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凡是从中华文化所普及地区,大家对于一些精神层次事情,往往也都有一致性熏习。比方说,我们在苏轼《前赤壁赋》里面,会读到这样字眼: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我想只要读过《前赤壁赋》人,几乎都会对这些文字以及里面所描绘出洒脱自在自境,而心怡不已。又譬如说,我们常常有听到所谓 三摩地

2018-07-22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谈到寂灭为乐时候,寂灭既然是一切诸行灭尽状况,如果是诸行灭尽,怎么会有乐可言呢?所以,当然在诸行灭尽无余涅槃境界里面,根本不会有所谓乐。因为如果我们谈到乐这件事情话,按照我们直觉想法是,乐了,那乐了之后,然后是不是接下来这个乐觉受是不是又会过去呢?由于乐本身本来就是跟苦相杂而存在,好,我们 三摩地

2018-07-22

在《大般涅槃经》里面佛陀在临涅槃时候,这样子给们开示,佛陀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佛陀接下来还说:汝等当知,一切诸行,皆悉无常。最后佛陀说:我今虽是金刚之体,亦复不免无常所迁。所以最后告诉大家说:生死之中极为可畏,汝等宜应勤行精进,速求离此生死火坑,此则是我最后教也。(《大般涅槃经》卷三)同样在另外一部经里面,《杂阿含经》里面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所教真理里面,还有另外一个更重要、更大范围叫作佛菩提道。佛菩提道范围谈到菩提,里面有菩提这两个字;关于菩提,我们说,我们可以用《心经》上面所讲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些叙述文字来描述菩提。其实菩提谈就是,我们在《心经》上面所看到,每一个人本来都具有清净本心。这个本心本来具有性质就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本心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东方人,特别是中华文化普及地区,一般人所习以为常所谓老庄道家,在老庄道家里面所讲这些真理。最主要是因为,佛教在最早开始约略在汉朝末年时候传入中国,当时其实在中国地区人们,对于佛教所谈许多观念跟名相,其实都不了解。所以对于这样一个从西方所传来这个教义,要理解方式,当然最直接方式,就是透过既有、固有文化思想内涵,然后把它 三摩地

2018-07-22

首先,我们给大家一个最根本判断标准,就是要用戒律来看;值得跟着他学习佛教教义善知识,必然是持戒清净,必然是持戒清净,他个人不能够违犯了佛教这些戒律。当然观众们可能有时候会听到说,有一些人会说,狮子跳跃地方,兔子不可以跟着跳。这个言下之意就是说,上师们所做任何光怪陆离事情,们都不应该用一般世俗眼光去看,因为修行证量还没有到那边。这 三摩地

2018-07-22

当然我们首先要讲是,那一定得要选择佛教道场。常常我们会看到说,有某个道道场往往在表相上面,看起来好像也是跟佛教道场一样;可是往往进到里面去之后,才跟大家说,这个是某某道道场,这样子话就不好了。基本上,我们按照道理来讲,要学佛法,当然就一定要找佛教道场。现在问题就是说,除了它是佛教道场之外,还应该要注意什么吗?我们给大家很简单很简单 三摩地

2018-07-22

佛陀先解说解脱道,并不是希望大家,一路从解脱道里面然后一路修,然后接着就修到阿罗汉,接下来就到无余涅槃境界去了,这个不是佛陀本意。因为一旦到了无余涅槃境界之后,这个人是没有办法继续再跟众生有任何接触了;因为无余涅槃就是灭尽了一切,出离三界了。所以从这点道理来看,佛陀教导解脱道,其实一方面在于说,告诉所有跟着修行佛,让大家看看解 三摩地

2018-07-22

整个完整佛法,除了解脱道之外,也必定会有佛菩提道。为什么这样讲呢?我们刚刚说过,修行解脱道最有利方式就是采用佛陀为我们所规划方式,也就是出家;如果你不按照这个方式话,当然困难就会比较高,但不是不可行,只是困难比较高。可是不可讳言,如果这个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出家了,每一个人都出家了之后,如果这个情况推到极致话,很显然这个社会上就不再有男女, 三摩地

2018-07-22

在佛教修行来讲,可以选择出家,也可以选择在家修行。以前我们曾经听到有部分团体在说:只有出家人才能修行,在家人只能够护持出家人,在家人这一辈子并不适宜直接修行。这种说法呢,其实是违背了佛教精神。因为光是在佛陀时代,在家修行菩萨就非常非常多;所以,绝对没有所谓在家人不能够修行,只能护持出家人道理。实际上应该是要讲,出家、在家是不同 三摩地

2018-07-22

所有修行其实如果从解脱立场来看,不外乎是要排除烦恼、对治烦恼,那么烦恼有许多时候都是由于贪欲所引起;所以,其实在世间许多宗教,只要谈到所谓烦恼这些事情时候,也都是以贪欲作为要对治目标。比方说一神教来讲,比方说教、天主教。他们也在教信徒,希望信徒不要完全着重在世间这些荣华富贵,而是要把天上所谓上帝身边这些荣华富贵,当成真正荣华富 三摩地

2018-07-22

某些爱吃肉者会很无厘头地说:植物也有生命啊!所以你们吃素人也在杀生。但这样说法是错误,因为植物其实是无情生。所谓有情六道轮回是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傍生道、鬼道和地狱道,也就是说我们无始劫来只可能投生在这六道众生之中,不会投生为植物、山川河沼(zhǎo)乃至日月星辰。因为人和动物等其他有情是有情识,也都是有第八识如来藏——真如佛性 三摩地

2018-07-22

答︰夜间做梦醒来以后,有时不记得,是因为你意识当时已经判断︰这个梦不重要,不太须要记住。所以你醒过来以后就不太记得。有时记得很清楚,是因为你意识当时认为这个梦是重要,应该记住它;就像计算机存盘一样,因为你认为不可以忘记它,所以就自动把它记住了,醒来时候就会记得。这是因为意识判断,认为必须记住它,末那了解了、同意了,就会在这件事上用心, 三摩地

2018-07-22

佛教中所说法,是指三界当中所有事物统统都是法,法也是五蕴——又叫五阴。法又分为色法与心法,色法是色蕴,而心法则是识蕴、受蕴、想蕴及行蕴。对我们来说,所有一切法都是由我们眼识、耳识、鼻识乃至意识所感知而形成,所以法也就是我们六识所成境界。而六个识都各有其根、尘、识三者和合运作,所以总共就是十八界,因此法又叫十八界。我们透过五根 三摩地

2018-07-22

今天我们要讲问题是—切肉、烧菜以及犯戒。这个是有一位当事者他问到,他要替家人来切肉、烧菜,问这样是不是有犯戒。我们可以想象这个人应当是一个学佛人,所以他因为自己本身可能也有持守一些戒律,可能是五戒或是菩萨戒,所以他就要担心是不是会有这样问题。那我们这里回答是:即使你做了许许多多业行,为自身或是为他人,本身都会有业果,只是说这业果到底是 三摩地

2018-07-22

在修行过程中,初学佛人常常会碰到一些问题,譬如可以买乐透来赌博吗?诸如等等着实让初学佛人困扰不少,因为他们对赌博认识,本来就不是很清楚,对佛法根本道理也不懂,更不用说对佛戒律能够深入了知而不犯戒。今天刚好借着这个机会来探讨:学佛人可以赌博吗?......首先谈是:什么是赌博?赌博,就是拿有价值东西。譬如现金、支票等去作赌注,去赌输赢一种游戏 三摩地

2018-07-22

在修行过程中,初学佛人常常会碰到一些问题,譬如可以占卜算命吗?着实让初学佛人困扰不少,因为他们对占卜算命认识,本来就不是很清楚,对佛法根本道理也不懂,更不用说对佛戒律能够深入了知而不犯戒。今天刚好借着这个机会来探讨:学佛人可以占卜、算命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探讨是:什么是占卜?什么是算命?为什么人们喜欢占卜算命?再来探讨学佛人可不可 三摩地

2018-07-22

在国人传统文化里面,有一部分人有人死为鬼观念。例如:在古代《说文解字》这本书里面,鬼有人所归为鬼这样意思。因此认为人死后归趣就是鬼道,这样说法是古人对于生死现象一种观察与推论而得到结论;但是因为缺乏正确佛法知见,也没有办法对于六道轮回现象有完整观察,因此便有人死为鬼这种观念产生。如果有正确佛法知见,就会知道有六道轮回;因此人 三摩地

2018-07-22

他说:之前没钱时候,想着办法要拼命赚到钱,以为赚到钱以后就可以享福了。可是,赚到钱后发现更愁。因为担心资产贬值,又要找各种各样方法使自己资产可以保值甚至增值。所以,感觉无论有钱没钱,都有好多烦心事,永远没有消停时候。是呀。没钱时候烦,有钱时候也烦。那到底为什么是我们总有这么多烦恼呢?佛经中开示:欲界众生受制于三大:一个是饮食欲,就是众生 三摩地

2018-07-22

许多学佛者都有诵经习惯,因此,如果能多了解有关诵经相关知见,在修行上也会有直接帮助。首先我们来了解读诵意思。我们引用正觉同修会平实导师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五辑中,对于读诵解释:读是了解经中义理;诵是读不懂,而把它作为早晚课诵内容。所以读诵包括了解经中义理与课诵。即使是课诵,一般人在诵经过程当中,也多少会同时思惟其中法义,因此除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