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在南传佛教的《本生经》中,记载着这样的故事: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结夏安居的时候,王舍城里面,有一位看相算命的婆罗门,这一位婆罗门认为,被老鼠咬过的衣服是很不吉利的,而且还会带给人危险。不但自己不能穿,也不可以给别人穿,不能放在家里,更不能用手去碰触,如果不尽快的把它丢弃,就会给整个家族带来可怕的灾难。有一天这位婆罗门发现,自己箱子里的新的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佛教里面所讲的劫,有时候指的是灾厄或者是说灾难,有时候指的是时间。那在这里所说的在劫难逃的劫,指的是灾厄,对于时间的部分我们后面再来谈。首先,我们先来探讨在劫难逃。从字面上来看,什么叫作在劫难逃?就是说,一个人对于即将发生的灾厄他没有办法逃离,或者说一个人无法免除他所面临的灾厄,那这样的一个状态我们就说在劫难逃。譬如说,某一个人他明明不是要搭这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下来谈解心,学佛就是要能解心,这是学佛最根本的学养。解心二字,文字简略,但内涵深广,根本大论〈五识身相应地〉开讲,就是解心的起步。学佛要通达佛法,若不能解心,出入佛门持香跟着拜,求福、求财、求去灾、求解灾难,这是没有解心的信仰。有的将佛法作文字比较,或作西洋哲学比对、会通等现代式的佛学学术研究,这是把佛法当作世俗学问,来得名闻利养,是连对佛教信与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善知识的五十三参,使善财童子从凡夫位到达等觉位,是在一世之中完成的;如果有这样的机会,诸位愿意不愿意来修童子行?我想应该大家都愿意。也许女众们会这么说:童子行,我没办法修。那你们来世也可以修童女行,一样可以五十三参之后成佛啊!而且,来世是否还是女人身?也是不一定的。所以我想,你们应该也是愿意这样修的。童子、童女,是大乘法中的两种出家人,譬如文殊童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杂宝藏经》里面说到:有一次,佛出去托钵,在到了居荷罗这个国家,就在路上路边的一个树下坐下来;正好有一位老太太名字叫作迦旦遮罗,她是一个有钱人家的奴婢,这个时候她正提着水桶在路边的水井上面打水。佛就告诉阿难:你去跟那位老太太要一点水来。然后阿难就这样子做。这个时候呢,这位老太太听说佛要跟她要水,她就自己担着水的这个桶子,然后到了佛的面前;一见到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很多人担心的是:你们学佛人所关心的,就是要吃素,那我就是不喜欢吃素,那怎么办呢?是不是我就不能学佛啦?其实也不是如此。在古时候为了这样的事情,龙树菩萨也有根据这六斋日,然后来说一个六斋法。六斋日就是每个月选六天来吃素。那你想这样是不是一个文化传统?是的。实际上六斋日,在中国是由皇帝所钦定的,这事情很难理解吧!不过古时候确实是如此。当魏晋南北朝的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位当事者问到,她有过堕胎、还有流产,这样的话,如何消除这些业报呢?我们这里要回答的是:对于一个人来说,她已经警觉到,她伤害到一些众生、伤害到一些有情,这样就是已经在悔改,就是发起了惭愧这样的善根了。惭和愧是两个善法,她就知道说:以后我不要这样继续做。因此接下来的过程中,只要自己能够如实的忏悔,然后对这件事情就不要一直记挂,她还是要继续面对自己的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今天要回答的问题是:出家人为何要受供养托钵?何不自食其力?若哪一天所有人都出家了,这社会要如何运作?基本上这一个问题,我们说它不是正问,不是正确的一个问题,原因如下:第一个、很简单的,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会出家。因为出家,最简单的你要断除人世间的财色名食睡;既然财色名食睡,世俗人来讲样样都想要,样样都片刻脱离不了,那您怎么可能会说有这样子一个问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首先定义什么是自杀与杀生,然后再举生活上一些错误的观念来详细说明。所谓的自杀,通常是指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使自己与这个世间隔离;像这样用方法将自己的生命结束,不让自己在这个世间存活,名为自杀。然而自杀并不是人类的专利品,它包括了傍生有情在内。后学曾看过两篇文章报导:第一篇文章曾报导,澳洲有一只袋鼠走入海中,将自己的生命结束;第二篇文章报导动物集体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以前我是学真佛宗,经过真佛宗上师超度的亡者,往往烧出舍利子,许多师兄弟认为这是真佛密法可以度众的证据。我曾向正觉的师兄提问过,他们总是说:我们不修这种法。言下之意,好像不肯定也不否定?到底舍利子在佛法上有何意义?超度法有应验,是否表示行者已有佛法上的证量?答:同修会并不是以超度亡者之法为主修,为了避免不当或错误的评论,故多数师兄保持缄默,不肯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卷1)有的菩萨他生起悲心的原因,是因为看见众生五根不具足,他的生活很惨淡。五根不具足的人——例如盲、聋、瘖、哑,这些大多都是过去世谤法的地狱罪等等所剩下来的余报势力;当他五根不具足的时候,他的意识功能是会降低,他谋生的时候也会增加很多的困难度。也许有人说:我们很少看见五根不具的人啊!其实我们是常常看见而不知道那就是五根不具。五根不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现在还没有办法完全懂得经中的道理,当然继续读诵,还是有很大的利益。首先我们可以了解,诵经本身就是一种修定的方式。在诵经的时候,我们的心是安住在及相应的义理上面,因此不会跟平常一样,到处攀缘六尘与五欲境界,也不会一直想东想西,妄念不止;因此诵经,可以让我们的心安止下来,这本身就已经有很大的利益了。而且愿意经常诵经,代表他对于佛法有信心,也因为常常诵经的关系,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正觉同修各位大德:你们好!在此,致以新年最美好的问候!我与我的同修们有若干困扰的问题,希望各位大德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难题:(1)吃素的人可以吃鸡蛋吗?(2)修习萧老师这个法门是否不能吃鸡蛋?(3)机械化养鸡场的蛋(蛋内没有受精卵)也不能吃吗?答:《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之下〉说:「夫食肉者断大慈悲佛性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知见立知这四个字是从《楞严经》里面所提出来的。在《楞严经》卷五里面说:【佛告阿难:根尘同源,缚脱无二;识性虚妄,犹如空花。阿难!由尘发知,因根有相;相见无性,同于交芦。是故汝今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云何是中更容他物?】(《楞严经》卷五)所以,知见立知,是无明本,这个是从《楞严经》里面提出来的。那我刚刚所念的这段,因为意思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整个法界来说,众生自无始来便有;既然是无始,便没有所谓的第一位众生可言;因为如来藏为自在之法而本来存在,依如来藏而有的众生也无始劫来就不断的出生与死亡,而有轮回不已的现象出生,因此一切众生都是无始的,不能说有开始的时候,即无第一位众生可言。至于第一个众生的说法乃是三位差别的心不相应法,此乃假施设法。所以,从整个法界实相的角度来看,无法用假施设法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一切诸法缘起性空,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者可以成佛吗?是否罪性本空?答:若基于六识论而说一切诸法缘起性空,那是断灭论的邪见,当以八识论的立场来说蕴处界一切诸法乃是缘起性空,这是学人应该要有的前提知见。虽然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者属于极重的五逆罪,但是因众生都有佛性(成佛之性)的关系,所以在受完五逆罪报后,经由无量劫的修学佛法熏习转变,最后仍然可以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佛的差别体现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为什么不能称为佛呢?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佛的差别无量无边,本章根据佛陀开示的原典,详细的阐述了声闻圣人、缘觉圣人(辟支佛)和佛的十八种差别。一、证悟菩提方式不同佛在《优婆塞戒经》卷1〈5三种菩提品〉说:善男子!菩提有三种:一者从闻而得,二者从思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人问:何谓天魔、阴魔、烦恼魔?那么对于在世间,随顺于苦乐追求五欲,而不知生死苦者而言,本身他就是处于天魔、阴魔与烦恼魔的掌控中,因此并不知道有天魔、阴魔与烦恼魔的存在。就好像苏东坡讲过一句话: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人是在庐山里面,当然就没办法看到庐山整个面目。如果说你是处于天魔、阴魔、烦恼魔中,就不会察觉说有这所谓的天魔、阴魔、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学佛的目的,就是要实证三乘菩提,就是要永远的出离三界轮回之苦,也就是要证得解脱的智慧以及实相的智慧,最后要成就佛果。这些果德的亲证,都必须要经历长时期实修的过程,因此佛法当中,施设了很多让修学的人能够一步一步实修亲证的次第。我们就用信、进、念、定、慧,这个五根、五力来加以说明。首先是信,信是说对于佛的,能够生起信心。相信三乘菩提是真实能够亲证的,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金刚经》〈无得无说分〉第七讲记:「须菩提啊!你的意下如何呢?如来有得到无上正等正觉吗?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回答说:「如果我真的了解佛陀所说的真实义理,并没有什么一定的某个法可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亦没有哪个一定的法是如来可以解说的。为何这么说呢?如来所说的法,全都不可执取、不可明说,不是法、也不是非法。为何如此呢?因为一切贤圣全都是由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