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莲花,大家一听到莲花,如果说你学的是净土的,你是想要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你就可能想到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当中的莲花。那西方极乐世界七宝池当中的莲花是怎么来的?那它又代表的是什么样的意涵?我们首先来看说:这一朵莲花是怎么来的?那我们必须探讨、回头探讨说,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叫作阿弥陀佛,祂在还没成佛的时候祂发了四十八个大愿;当中的第十八个愿跟我们有关,跟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事实上在现在的社会环境里面,会选择素食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了。那我们佛教徒为什么要选择素食呢?那是因为长养慈悲心的关系。可是,在我们刚修学佛法的时候,在佛教的立场并没有要求每一个佛教徒都一定要先吃素。所以说,如果有人刚开始接受佛法,他受三归依——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他受了归依之后,他并不需要马上立即吃素;乃至如果说三归依之后,他又受了五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谓的结缘,就是与众生结的是善缘或者是恶缘。善缘就是好的缘或者对别人有益的缘,使得他人对你产生好感。譬如,你曾布施钱财给别人,使他能度过难关,因而他对你心存感激,心有好感;或者有人介绍你去受五戒,未来可以保住人身,不会下堕三恶道;或者有人为你介绍团体,让你可以在团体修学,未来有因缘破参了,第一个想要感恩的人一定是介绍你进入团体的人,因为他介绍你进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受三归五戒的前提,就是要信受敬重真实的佛法僧三宝,要知道说佛法僧三宝是清净,它是解脱的,它是不贪染世间的。那因为能够依止于真正的中的三宝来归依,同时也来受持五戒,受持五戒就是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如果说对这个五戒,了解这个内容以后,觉得说那我来受持,认真的受持五戒,可以得到二十五位善神的守护;这二十五位善神都是属于四天王天的善神,他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悉达多太子出世之前,人世间是纯然没有佛法、没有菩萨的吗?一定不是嘛!在世尊出世之前,世尊与有缘的们会先将这个地方,也就是印度跟世尊未来弘法有关的地区,好好地作准备,作一番改造,将这些地方建造成世尊能够来下生弘法的条件。不论是在人心、文化、道德、世间的果报等等,必须要将一切的化缘都先准备妥当,这样子世尊下生人间的因缘才能成熟。所以有无数的菩萨,包括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教它并不是不重视神通,神通在佛道修学中有它的必要性,但却不是修学的究竟目标;而且要有智慧与禅定的基础,再来修学神通,才会事半功倍,也才不会为鬼神所利用而障碍了佛道的修学。佛教将神通分为六种,就是神足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天眼通以及漏尽通,简称为六神通。神足通又称为神境智通,或者称为神如意通、神境通,或者就简称为身通。这个神足通就是,身能飞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什么是业障?业障通常指的乃是因为过去、现在的种种业行熏习势力与果报现行,而对于修学佛法的增上产生了障碍,名之为业障。业障则是因为往世迷理、迷事而造作了恶业,业种会障碍菩萨行道,也会障碍初学菩萨修学佛法;这都是因为往世所造恶业种子的现行,而使得新学菩萨学佛时处处产生了障碍,这就是业障。业障未必是恶业,有时善、无记业亦成业障,有时候善业障碍佛道的增上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提婆达多而言,大乘佛法很清楚地说明其为菩萨摩诃萨,但是经教阅读不多的人,就以为一切都是他的智慧可以「想当然尔」,以为一切佛语都只是他说话的「脚注」,对于佛世如何如何,都是以自己的意识情想来妄想推测,以为我就是会如此,因此佛陀也会如此,如此真是过于大胆!过于愚痴!这是恶世,如果没有障碍,如何算是五浊恶世!所以佛陀降世,来到人间,便要随缘示现诸苦,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众生之所以轮回,就是在五阴十八界上面建立了身见,意识这一个妄心在执着色身为我,依于我有色身,一切有情有受、有色身,所以建立了人相、我相、众生相;众生也好、他人也好、自我自己也好,都有不断地造作运动,这些都有在时空当中的流转,这就是所谓的寿者相,具足了四相就具足了轮回,无边地一个又一个的生死流转,众生如此。菩萨要以断我见,就是要以未到地定为基础,而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加持是否真的有作用呢?我们相信这也是许多学佛人所亟欲了解的疑惑。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世尊的法教包含有哪些呢?世尊的法教除了包含我们所耳熟能详的解脱道与佛菩提道之外,还包含了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和菩萨乘等总共五乘法道。譬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五百零二〈称扬功德品〉中说:世间所有人乘、天乘、若声闻乘、若独觉乘、若无上乘,皆从菩萨摩诃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弘法多年以来,看到许多初机学佛人,由于对佛门中的事相不了解,心里有疑问,常常担心会触犯禁忌而遭来噩运,所以对学佛这一件事往往裹足不前。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蒐集了许多您可能产生的疑问,将以问答的方式来呈现,希望帮助您早日消除学佛的障碍和罣碍。现在我们就开始来解说这些问题。问题一、请问家里香炉中的香棒是否每天应该要清理呢?我们的回答是: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問、蕭老師在《楞伽經詳解》曾有言:證得初果的人,心中必定不會升起「我得了初果」的念頭,否則就是三縛結沒有真實斷除。末學百思不解,難道對證得初果的人來說,沒有「自己」、「我」的存在嗎?如果沒有,那麼擁有喜怒哀樂的是誰?沒有「我」,那麼為了什麼修行呢?不就是讓「自己」消除煩惱,學得自在快樂嗎?避免惡業,不也是要讓來世的「自己」好過嗎?如果沒有自我,何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而学佛修行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证得佛果,而娑婆世界是个五浊恶世,尤其是命浊,只短短数十年之寿命,是无法一生成就即身成佛的。如果不修行念佛法门先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等到临命终时,不知轮回那一道。纵使是三善道,也因为有隔阴之迷而忘了继续修行;如果不幸堕入三恶道,更是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总而言之,学佛修道者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时间而言,须历经三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基于六识论而说「一切诸法缘起性空」,那是断灭论的邪见,当以八识论的立场来说蕴处界一切诸法乃是缘起性空,这是学人应该要有的前提知见。虽然杀父、杀母、杀阿罗汉者属于极重的五逆罪,但是因众生都有佛性(成佛之性)的关系,所以在受完五逆罪报后,经由无量劫的修学佛法熏习转变,最后仍然可以成佛。但是造下五逆罪者,在无间地狱需要长劫受苦,等到罪报受尽后仍然需要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附身之事有层次上的差别:低等鬼神附身后,是无法开口说话,但会让身体发抖的现象;中等的鬼神虽会开口但身体仍会抖;高等的鬼神附身时,看起来如一般人一样身体不会抖,与其对话如一个人一样;另外高等的神明附身时一般被附身着的意识是三分醒.知道自己被控制,但其神所讲的话大都会知道;不过有些时候其神也会让被附身者无法知道所讲的内容;又神明也会换人做的,比如说某某神.其实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吃素学佛人不吃五辛(葱、蒜、洋葱、韭菜)的原因为什么吃素学佛人不能吃五辛呢?最主要是因为吃五辛者「善神远离、饿鬼舔唇」,还有「熟食发淫,生啖增恚。」所以佛陀除了在《楞伽经》中说佛因为大悲心不得食肉外,也说不能吃五辛,原因就在此!因此受菩萨戒的人更不能吃五辛,《梵网经》卷2:「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蕖,是五种一切食中不得食。若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临终助念真的有用吗?答:助念者对于临终者的帮助真实有用,不是只有帮助往生者提起佛念而已,还有忆佛念佛及助念清净共业功德的回向与摄受,因此不同证量的助念者,其助念功德对往生极乐者的帮助亦有差异。虽然临终助念时也需要往生者的配合念佛,乃至下品下生者之十念称佛名号,虽然已非念佛,仍需要往生者自己信愿之成就,加上善知识开示方能致之。但是莲友助念时,以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最近一个月内把金庸小说的射雕三部曲和笑傲江湖这四套都看完了,四套总共十六本书葛格我一个月就念完了,可见葛格我最近真是懈怠!忏悔忏悔!不过看金庸小说也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像是学习中国文学,小说中的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但毕竟是在描写人,在这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心行,有各式各样的个性,菩萨道要学习佛陀的「世间解」,所以看小说也可以稍微了解一下人性吧!话说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自从受了本会的菩萨戒以后,末学就一直有一些困扰:第一、每二个月要诵一次菩萨戒,末学在第一次诵戒时却忘了,成为违犯小戒;从此以后,常常为了恐怕忘记诵戒,心里就很惶恐,不知该怎么办?第二、有人说:「菩萨戒应该每半个月就诵一次,但我们二个月才诵一次,不如法。」学生因此觉得很惶恐,不知道我们这样是否真的不如法?是否违犯戒律了?末学是否应该考虑舍戒?第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一、学佛一定得要持禁杀的戒吗?那么蚊虫、苍蝇、蚂蚁、蟑螂、鼠辈危害人类怎么办?学佛一定要素食吗?药的成份如果有荤食的成份,素食者可以食用吗?(本文内容为、正觉电子报66期——般若信箱)答:1.关于杀戒的部分分为三点说明:(1)蚊虫、苍蝇、蚂蚁、蟑螂、鼠辈等虽然可能有损人类之健康或生命,惟此乃业力使然,致令其色身之长养与存活必依现行方式而得,并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