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等到这些出家师父结束打坐,看见祖师在做这样奇怪的动作,就好奇地问他:您这是在做什么?祖师反问:你们打坐在做什么?当出家人回答坐禅成佛的时候,接着祖师很精彩的回答是:如果可以坐禅成佛,那我也可以磨瓦成镜了。您相信瓦可以磨成镜吗?没有人会相信,可是同样道理放到参禅这件事情上,却有很多人被笼罩。可见,从古到今,以打坐当作成佛之路的错误见解,是从来都不曾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编注:我们理应尊重与信奉佛经,更要有善根福德因缘值遇真正有修有证的善知识,依之修学,建立佛法的正知正见,从而有能力拣择佛经的真伪,懂得对照真经来拣择法师居士所言所教是否契符佛陀本怀,是否契符佛经真义。如是信受佛经,方是正信而非迷信的佛子!)末学从心中心出来后,还没怀疑藏密,也是因为藏密里也教授很多汉传佛经啊!那时,虽然藏密的某些法王甚至被称为大菩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每到这天,我会想起七年前那个午后,那些瞬间消失的生命。就在今天中午,尼泊尔又发生了7.5级地震,同样有生命顷刻离去。每次灾难,都促人愈发珍爱生命。我也会想,生命之于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想到你时,尤为困惑。你,虽然于震灾中逃脱得以保全性命,却在此后的生活中,极不轻松。下午朋友转给我一篇文章,题目是《汶川地震后,范跑跑的这七年》。一看标题,我心里就堵了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极容易嫉妒近在眼前的人,但不会嫉妒古人或遥远的陌生人。一个渴望往上爬的小职员并不嫉妒某个美国人一夜之间登上了总统宝座,对他的同事晋升科长却耿耿于怀了。一个财迷并不嫉妒世上许多亿万富翁,见他的邻居发了小财却寝食不安了。一个爱出风头的作家并不嫉妒曹雪芹和莎士比亚,因他的朋友一举成名却愤愤不平了。由于嫉妒的这一距离法则,成功者往往容易遭到他的同事、熟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波斯匿王只好在国内招募:若有穷寒孤独的族姓长者之子,仰仗大家带来见我!当时城市边,有一长者子,孤单一个人,靠着乞讨过活;负责招募的人见了,便把他带来见国王。国王将这个人,带到王宫后园,对他说:我有一个女儿,形貌丑恶,所以从来不曾在大庭广众前示人。现在想把她许配给你,不知你肯不肯?长者子禀白国王说:我王所约勅的,假使是狗,犹不推辞,何况是大王的女儿,哪有不能答应的呢?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就想:是不是佛法中可以通融,把善的标准稍微降低一下?或是说我这样做是不是违背了善法?是不是以后会遭到恶果?于是就引生第二个问题是:我怎样去看待世间的人?为什么有的人好象是一个好人,但会遭到不好的报应呢?许多人很奉公守法,不是好人,也不是坏人。有的人在奉公守法之上,非常地热心帮助世间人,照顾家庭,照顾邻居,热心公益,超越一般的循规蹈矩的人。即使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我看完之后却感同身受,且看到那些攻击她的话语之后心疼不已。或许在这样一个繁杂不清世界里,所有涉世不深的心灵都不能被人接受和懂得。所以没有人懂得许晴那番话想要表达的含义,也没有人懂得我为什么要逃走,因为在他们眼中,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好像我们都不可理喻。晚饭我妈炸了盐焗豆腐,我一边吃一边冒出这些七七八八的想法。吃着吃着,我妈忽然盯着鱼缸旁边的地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解脱道是佛世尊为了接引畏惧生死轮回,而急切想要解脱分段生死轮回的二乘人,而从佛法中,把较易成就之出离三界生死的方法抽出来先行宣讲,先让有缘的众生可以亲自证实而出离三界生死,也让其他佛相信出离三界生死是可实证的,所以就专教他们出三界的方法,这就是二乘菩提;亦即是阿含解脱道的义理与行门,也就是断我执烦恼而取证解脱果的法门,亦是佛世尊在初转法轮时所教授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编者小语:端午小假刚要过去,一年一度的高考分数马上要揭晓,今天正好看到这样一篇文章,与大家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启益!也许您今年不是考生,也不是考生的父母,依然相信这篇文章会引发您思索!听闻麻省理工学院某中国籍学生的消息时,我正在公交车站无聊地翻着手机。曼哈顿的灯光已经开始照耀在这个全世界最神奇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是纽约最平凡不过的一个夜晚。这个28岁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其次,我们可以从上述的说明中进一步了解说,会产生嗔恚的对象,有时候是因为人、有时候是因为事。因人的缘故,所以当自己不喜欢的某甲不管是做了善事、不管是做了恶事,你都有说词,反正就是要把对方说成不对的状况;甚至于说,某甲什么事情也没做,你看到他就是很讨厌!因事的缘故,所以当自己不喜欢的某一件事情,不管是你喜欢的某甲做的,或者是你讨厌的某乙做的,你一概都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菩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自观己身如四毒蛇。是身常为无量诸虫之所唼食。是身臭秽贪欲狱缚。是身可恶犹如死狗。是身不净九孔常流。是身如城。血肉筋骨皮裹其上。手足以为却敌楼橹。目为窍孔。头为殿堂。心王处中。如是身城诸佛世尊之所弃舍。凡夫愚人常所味着。贪淫嗔恚愚痴罗刹止住其中。是身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一天国王向四方顶礼后,便发大誓愿:愿我死后成为一只大鱼,以此身肉救济国中一切有情,得以免于饥馑之灾。发誓愿已,国王便上树端,自投于地而死,死后化为一只大鱼,有五百由旬。当时国中有木工五人,各拿刀斧到河边砍伐树木,大鱼看到这五个人便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肚子饿了,想要吃的话可以取我身上的肉,如果吃饱了可以拿一些回家;今天你们五个人吃我身上的肉得以饱食,未来我成佛以后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曾提起祂自己过去无量劫以前所经历的故事:我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劫以前修菩萨道,因为没有机会听闻佛法,所以跟随外道修苦行,怎么修苦行呢?以灰涂在自己身上;每天只吃胡麻一粒、小豆一粒、粳米一粒、粟米一粒、稻子一粒来对治饥饿之苦;夜晚睡在很硬的木头上,或者睡在地上及石头上,来对治自己贪着之苦;生病的时候以牛屎、牛粪为药来治病;于盛夏的时候,在身体四周燃烧烈火,使自己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题记我曾经遇到一个人,我遇见他的时候是在一个课堂上,他作为协助老师正温和地给大家讲解上课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用一个词形容,叫暖男。可是这年头早已暖男泛滥,所以当旁边的同学毫不吝啬地对他洋溢赞美之词的时候,我也只是微微一僵尸笑,点头附和。后来也不知道是过了十几分钟还是几十分钟,我偶然一抬头,正看到他在扬手指挥后面的工作人员,眼神坚定,手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告诉我们,一切都是自作自受,无人能够代替。所以佛教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之根本戒。作为一个学佛之修行人,是要去除如来藏中的染污的种子,使之变为清净之种子,走上成佛之道。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把心放在佛法上,小处不要随便,把心安住于佛法上,随缘努力修习六度,修行一切善法,实践一切善法。从起心动念处,发起善法欲,生起善法,熏习善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天放学后,泰迪•斯托达德说了一句话才走:汤普森夫人,今天你身上味道就像我妈妈以前一样。孩子们走后,她哭了至少一个小时。就从那一天起,她不再研究怎样教阅读、写作和算数,而是研究怎样教育孩子们。汤普森夫人开始特别关注泰迪。与她一起学习时,他的大脑便显得灵活起来,她越鼓励他,他的反应就越快。到了这年年末,泰迪已经成为班上最聪明的孩子,尽管她说过会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众生成就之时,就是菩萨成佛之时要探讨这个问题,必须先确认: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学佛的人生态度,被认为消极、避俗。当然!如果是因为自己在事业或情感上遇到重大挫折而无法排解,为了逃避现实才转而学佛,一心想着要遁入空门,不是为了探讨生命的实相、万法的本源而学佛,那就是不折不扣的消极了。然而学佛,尤其是修学大乘佛菩提道的修行人,心中应该建立远大的目标&md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法句譬喻经》里面有这样一则故事:有梵志(佛教以外的出家修道人)四兄弟,他们这四兄弟都具备五种神通,因而能够知道自己的过去与未来,一天这四兄弟运用神通知道自己七天之后都会命终,于是他们就说:我们有五通之力,可以翻覆天地,手摸日月、移山挡海,无所不能!难道我们就不能躲过这一死劫吗?于是这四个人就各显神通来想法躲避无常杀鬼,一人想要躲到大海里,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有一次血糖低晕倒,倒下后我能看见我的头发变得越来越粗越来越清晰,明晃晃深褐色的头发一根一根在一个白色背景里晃动,每一根都有手指那么粗。现在想想当时的眼睛肯定是没有黑眼珠了,大面积的眼白布满血丝,只剩一个瞳孔聚集的一个小黑点。晕了大概有几秒钟,等起来后坐在沙发上,恍惚地认为,我刚才一定是死过了。 第一次感受死亡,倒到也没什么,有些后怕,没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当然不是什么神仙,但在平日的生活中常被频繁切换在公说公有理与婆说婆有理的两种相克状态之下,时间长了,也慢慢地不再紊乱,而是当作一种脑筋急转弯练习。当公说公有理的时候,会暗自忖度,嗯,太有道理了,简直无懈可击!但对方会怎样反驳呢?凭我的脑残水平肯定不行,好在接下来婆说婆有理的反方一定会给我脑洞大开的机会。这里有一个现成的例子。柴静关于雾霾的记录片一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