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此刻正坐在由北到南的火车上,淄博到武汉,这980公里的距离便承载着思母之情的浓度。20年前,两周岁,父母因故离婚,法院把判由父亲扶养。按理说两岁多的孩子应该是不记事的,但是却清晰地记得与母亲分开之时她满眼的泪水和撕心裂肺的哭声。直到后来都在想,若是以眼泪的多少来衡量能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怕是三辈子也够了。后来上了大学,又因各种因缘去到 三摩地

2018-07-23

们前面所说的因认知而影响你的情绪那这个就是慧。所以出三界生死苦要以慧为体,是要由慧根所出生的,慧又是由定以及精进来出生,精进跟定又分别是要由信根跟念根所出生,所以说信、进、念、定、慧,在各自的增上广大之后,成为五根进而成为五力。这五根、五力熏修的过程,就代表佛法上所须的实修过程。尤其是学佛人对佛菩提真能够令人永远出离三界生死苦已生起信心了,也决心要努力 三摩地

2018-07-23

们经由念佛的事一心的功夫可以知道,从念佛的法门能够得到戒和定的那些过程和功德受用。有了这样的了知以后,那就有了慧,这个是属于事相上的世间的慧。由此可知,事一心中是可以让人由戒生定、由定发慧;难怪前面们所引的《长阿含经》里面,世尊要告诫们,要常念一心,不失威仪,来精进道业。这样虽然还只是事一心,还不是理一心,却已经有了殊胜的功德。例如,很多电视机 三摩地

2018-07-23

菩萨底忧郁CD歌词作词作曲:平实导师1、菩萨底忧郁佛地难思议,今在遥;心爱底您,多劫伴;而今去诚辽,祈愿路未迢。遥亿吾释尊,大慈大悲;愚鲁如,亦取无生;多情无欲无悔,愿您常相随。佛法虽易证,无明成障;千年血脉,脚步跄踉;不免神伤,何时返靖康?救护无明众,十万火急;每思髪白,时不予;诸师犹自顽愚,赤氛何时弭?菩萨道讴歌,盼除沉疴;常思念,转 三摩地

2018-07-23

因此释迦牟尼佛说:‘贪爱难断,不名为重烦恼;但是瞋恚心易断,名为重烦恼。’已经很清楚说明,菩萨宁愿起贪护念着众生,不愿意起瞋让众生远离。因为护念众生的缘故,众生很容易被菩萨度化,而且容易成就自己的佛国净土;如果菩萨起瞋,众生很容易捨离菩萨,而且菩萨未来要度化这位众生,将会花很多时间,大大延迟自己的成佛的时间。所以,经中曾记载,释迦牟尼佛 三摩地

2018-07-23

举例:「是净土宗」「修心而已」「福业自然成办不劳修习」「此法非再来人不堪任也」「会走火入魔」「身有宿障」「脚长、脚短」「肥、瘦」………。【注一】1.《大智度论》卷七载:「诸坐法中,结加趺坐,最安稳不疲极,此是坐禅人坐法。…于一切四种身仪中,最安稳。此是禅坐,取道法坐。魔王见之,其心忧怖。…在林树下,结加趺坐,众人见之, 三摩地

2018-07-23

《杂阿含经》卷四十五(佛光版第1182至1191经),分别述说诸比丘尼禅坐晏安,不受魔王波旬所娆乱:․如是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阿蔼毘比丘尼,住舍卫国王园精舍比丘尼众中。时,阿蔼毘比丘尼晨朝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食已,还精舍,举衣钵,洗足,持尼师坛,着右肩上,入安陀林坐禅。…․如是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时,有吉离舍瞿昙 三摩地

2018-07-23

怀让所以独肯费事于道一者,以难坐而彼能坐,知器具已成,可盛矣!辈幸勿沉缅于点睛时之妙趣,而贬废画龙所须之精工。3.言终日禅坐不能成佛者,是以悉达多太子于跏趺坐上成等正觉为非耶?抑质疑其所成者非佛耶?怀让岂会有此意!此必对机之权语也。语若对机,是醍醐;苟不对机,成毒药矣!可轻率自饮耶?更莫说「举杯相劝」,以百丈「野狐」之诫犹在也。4.退而言之,坐若不能 三摩地

2018-07-23

一位大德曾自剖白:『…是在乡下长大的孩子,由于生活的磨练,可以说是孔武有力,但一谈到打坐,那就没辄了,只要坐个五到十分钟,双腿就疼得受不了。但是告诉自己,既然都已经出了家,腿子的问题一定要降伏。当时与住同一个兰若,一起亲近恩师仁俊长老的有日X法师和惟X法师。每天下午六点到六点半,们都会在花园里散步,同时聆听师父的随缘开示。有一次听日X法师 三摩地

2018-07-23

虚云老和尚在云居山的事迹点滴绍云法师宣讲(1999年7月1〜2日于香港大屿山宝林禅寺及1999年7月10日于香港九龙钻石山志莲净苑) 各位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善信朋友们:是次,是应荃湾芙蓉山虚云和尚纪念堂住持济平法师之请,来香港参观的。适逢释迦牟尼佛诞及香港庆祝第一个佛诞假期的纪念日,同时,亦是佛牙舍利来港展览的大喜日子,本人由衷地随喜赞叹。香港是 三摩地

2018-07-23

老和尚时常开示们「修慧必须明理,修福莫如惜福」,意思是:修慧参禅一定要明白道理,道理就是路头;如果想参禅用工,但是路头摸不清楚,对参禅的道理未能领会,那么工夫便很难用得上了,所以古人说「修行无别路,贵在识路头;路头识得了,生死一齐休。」至于惜福,出家人在情理上那里有钱来培福呢?!其实「造福莫如惜福」,那就是要自己珍惜生活上的一切福德因缘。他经常训诫 三摩地

2018-07-23

一天,老和尚他忽然要到五老峰顶看地形,当时有晴空、净行、传印师和等一共六个人,们于是将一张靠背藤椅,用两根竹子起来,做了一个小轿子,让老和尚坐,而们就分了三班更替。出门时已将近九点,天气很热,太阳很猛,们心中暗想:『老和尚体质这么弱,天气又那么热,偏偏选上今天上五老峰顶,一定被太阳晒得很难受了。』奇怪的是,当们抬起轿子的时候,天空中飞来了 三摩地

2018-07-23

其中若有善愿善心,护持法,或护禁戒,随持戒人;或护神咒,随持咒者;或护禅定,保绥法忍,是等亲住如来座下。情想均等,不飞不坠,生于人间。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情多想少,流入横生。重为毛群,轻为羽族。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已,无食无饮,经百千劫。九情一想,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 三摩地

2018-07-23

甘愿做菩萨(一)——[]世间的过客在这个世间里,们等于是一个流浪者。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这个世间的所依,们从无始以来就都已经深深地误会了。都误会有一个,以这个来作为所依。因此现在就要转过来,知道们真正的所依是这个如来藏,而非是无始以来所认为的。可是要谈论到所依——如来藏的话呢,那如来藏祂有没有祂的体性呢?有!如来藏 三摩地

2018-07-23

如来藏不会像们一直反观自己是否存在,因为这一切们所知道的都是虚假的,祂不会想要怎样。如来藏不会生起这个念头,不会去反观、作意,然后思维有一个存在的要做什么?从来没有,祂也永远不会有。祂什么时候才会有念头?那个有,你也没办法想象,那是佛地的境界,那不是们所能够了解的法界实际——常乐净的境地。比如说,你长久以来,无始以来,不管以前多 三摩地

2018-07-23

甘愿做菩萨(九)——念念救护众生所以,这样来看的话呢,转依,它不是一个名相,说来似乎也不困难,就是们常说的,就是你要甘愿一点,就是要做菩萨啦!菩萨呢,就是坏事向自己,好事向他人。所以在这些次法上,佛经里就也不需要特别一条一条地来讲。但是如果讲菩萨的科目的话,还是会有的,但是一般你并不一定会去意会到。比如说经典说菩萨呢,第一条、第二条&helli 三摩地

2018-07-23

这样呢,要行刑的时候,有一个人起了悲悯心,就觉得这个人还是很可怜――还是很可怜哪,那这样的悲悯心,后来,未来未来未来世以后,他们再相逢,这个人呢――被行刑的A,就对对他生起悲悯心的B很好,这就是们说的一见如故,对这个B可真的是很好。可是们看看这件事情的因果,B有没有真的在那个过去做了些什么?没有啊,只是那个念头,这样的念头过去了而已,而且这过程中, 三摩地

2018-07-23

说会很好,是说真的是很好,会很好哦,然后呢,大家都比不上你。可是当你就是觉得自己修行真的很好的时候,那个念头,那个想,你要把它活生生地掐死,你要生起惭愧心,好好地忏悔,自己于出世间法中,这样生起贪染名誉的过失,生起轻慢自得的过失。出世间法的成就,就是不要世间法的恶法为伴,不是因为希求世间的赞誉,而来成就出世间法的。你要把这个爱嗔、毁誉的心,轻轻地 三摩地

2018-07-23

甘愿做菩萨(二十一)——细微观察降服贪嗔痴那因此不用说,们也知道,接下来,你一定呢,看到漂亮的东西,就会继续漂亮,你爱的东西,就是继续爱,就是说,你在那一刹那,在多刹那,甚至有几秒钟的时间,你可以决定,但你还是不决定,接下来,你一定会苦。那你说,这就有点跳得是不是太快了,没有错,身行的运作是很迅速的,接下来,你会去贪求那个东西,可是因为 三摩地

2018-07-23

们一般说的是,众生都可以成佛,而他说的是,斩钉截铁地要每个人都成佛。后来,这位菩萨终于成佛。那有人可能要问,他发的这个愿有没有兑现呢?经典上说,有。那时候所有人道的众生,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道的众生,都成佛。那你说,这因地菩萨的本愿是不是很了不起?因为他让所有的众生乘载他这个般若船,甚至是超越们现在二转法轮的般若船,直接成就了一切种智的大船,乘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