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所想及悭贪想。如是迦叶。此阎浮提。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得此深经。书持读诵究竟通利广为人说。终不疲厌不疑不谤。以佛神力。常得自然如意供养。乃至菩提无乏无尽。除定报业。如持戒比丘。不缓持戒。终身天神随侍供养。若彼能于如是深经。乃至不起一念谤想。当得如来藏如来常住。常见诸佛亲近供养。如转轮圣王。凡所七宝常随。如是安慰说者所住之处。如是比经常与彼俱 三摩地

2018-07-21

大方等无想经卷第一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谶译大云初分大众健度第一如是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僧九万八千。大迦叶等而为上首。一切皆是大阿罗汉。诸漏已尽皆得自在。其心调柔如香象王。随顺善道心得解脱。智慧无碍舍离重担。所作已办永断诸有。所修禁戒清净微妙心到彼岸。威德巍巍有大名称。具足成就得八解脱。皆于晨朝从禅定起往至佛所。头面礼佛合掌恭敬右绕三 三摩地

2018-07-21

不可思议常乐净。善男子。若有受持书写读诵解说之者。则能破坏众生烦恼。断除一切贫穷困苦。若遭饥荒谷米勇贵。读诵是经则得丰壤。若时焰旱天则降雨。若有饥虚渴仰法食。读诵是经则得总持甘露法味。若欲具足大神通者。当受是经。欲雨法雨润渍枯槁。当读是经。若遭大病亦当受持。所以者何。此经即是一切大病之良药也。此经能断一切诸毒。大陀罗尼是大三昧。此经即是涂末烧香微 三摩地

2018-07-21

所密语所入行解脱门。可畏色不可畏色下色密语所入解脱门。贪求不得密语所入解脱门。断界有界密语门。有无明无无明有无无明密语门。有贪无贪者断贪密语门。有爱无爱者断爱密语门。有系无系者断系密语门。有嗔无嗔者断嗔密语门。有闇无闇有光密语门。有钝无钝有利大利密语门。有破有析有坏密语门。有苦有乐无有受者密语门。有慈无慈无愍密语门。有施无受者有大施主密语门。 三摩地

2018-07-21

今日敢生此问。愿二足尊哀矜宣说。说已当顶戴受持。时有天子名无尽意在大众中承佛威神。即为梵天而说偈言善哉大梵王问佛真实义佛当如实答广度诸众生应当至心听恭敬而尊重一一方等经恒沙义难解如来王广开阐法界佛得总持法非二乘所解大梵。大乘经义非惟一种乃至万种。假使有人智如阿难。所得寿命如恒河沙。不能受持知其义理。复使是人其舌辩利。数如恒沙说亦不尽。何以故。 三摩地

2018-07-21

诸毁禁戒时。遭值荒乱世人轻时。四部。不修身不修戒不修心不修慧。无明狂痴习放逸时。凡所造作同畜生时。不随和上师长教时。违反上座耆宿长老。当尔之时诸。于是经中不能信受。轻笑讥呵互相呰篾。云何邪见说为方等。剃头之人名为沙门。云何反读邪见经书。实非佛语为利养故说为佛语。公于众中唱如是言。如此经者真是邪见非佛所说。慎勿读诵书写受持。尔时大众即共答言。大德 三摩地

2018-07-21

身亦尔。何以故。身无无有所。无命无语无心无实无阴界入。犹如药树能除众生一切病苦。身亦尔。除灭众生无量病苦。何以故。身如幻故。复次善男子。譬如药树终不生念取叶莫取枝。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终不生念取手莫取足。何以故。是三昧力故。亦能除断一切众生贪欲嗔恚愚痴等病。住是三昧菩萨摩诃萨。无内身无外身无内外身。无死生身得甘露身。甘露身故。能断众生贪欲 三摩地

2018-07-21

生于谬想。非起于因假。因假存于名数。故至越名数而非无。越名数而非无。故能居自在之圣位。而非不能变。非净生于虚净。故真净水镜于万法。水镜于万法。故非净不能渝。是以斯经[角/牛]章叙常乐净为宗义之林。开究玄致为涅槃之原用。能阐秘藏于未闻。启灵管以通照。拯四重之痈疽。拔无间之疣赘。阐秘藏则畅群识之情。审妙之在已。启灵管则悟玄[火/几]之潜。映神珠 三摩地

2018-07-21

论说者悉无是处。若说无斯有是处。说着世法无有是处。若说大乘相续不绝斯有是处。若所受身有八万虫亦无是处。永离淫欲乃至梦中不失不净斯有是处。临终之日生怖畏者亦无是处。阿那含者为何谓也。是人不还如上所说。所有过患永不能污。往返周旋名为菩萨已得受记。不久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则名为第三人也第四人者名阿罗汉。阿罗汉者断诸烦恼舍于重担。逮得己利所作已办 三摩地

2018-07-21

今背痛。汝等当为大众说法。有二因缘则无病苦。何等为二。一者怜愍一切众生。二者给施病者医药。如来往昔已于无量万亿劫中修菩萨道。常行爱语利益众生不令苦恼。施疾病者种种医药。何缘于今自言有病。世尊。世有病人或坐或卧不安处所。或索饮食敕诫家属修治产业。何故如来默然而卧。不教弟子声闻人等。尸波罗蜜诸禅解脱三摩跋提修诸正勤。何缘不说如是甚深大乘经典。如来何故 三摩地

2018-07-21

’《心经》全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佛开示说:每一位有情都有一个唯独尊的真心。《心经》是可以让众生智慧到彼岸的一部经。这部经可以让学人成就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与佛菩提。(声闻菩提,乃是声闻人所觉悟的法道。也是声闻人听闻世尊的开示,用四圣谛、四念处观、八正道等法来观察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等法虚妄,因此断了三缚结,见、疑见、戒禁 三摩地

2018-07-21

这个道理与佛在《杂阿含经》卷3中开示的一样,如下:是故,比丘!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非、非异、不相在。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杂阿含经》卷3)解释如下:所以,多闻圣看见种种的色法,譬如已经过去的色法、未来会出现的色法、现前的色法、五脏六腑等内色、山河大地等外色、粗糙的色法、微 三摩地

2018-07-21

因为这样的缘故,声闻透过佛语开示,以及缘觉观察蕴处界之外真实有一个本际存在——也就是佛所说的真心,所以二乘人知道灭尽自己的蕴处界入无余涅槃并不是断灭空,还有无余涅槃的本际存在,因而断除三缚结成为初果乃至成为四果的阿罗汉,于舍寿时,愿意灭尽自己的蕴处界、愿意自消失入无余涅槃,处于极寂静的境界中。而菩萨则透过参禅的方式,于一念相应慧亲证一切 三摩地

2018-07-21

也证成《金刚三昧经》所说真心无所得的道理,经中心王菩萨向世尊禀白:尊者!无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菩提性中无得无失,无觉无知、无分别相,无分别中即清净性。性无间杂,无有言说,非有非无,非知非不知。(《金刚三昧经》)从心王菩萨开示可以得到下列两个重点:第一个重点,真心离见闻觉知、不分别六尘,就是真心清净的体性。心王菩萨叙述真心的体性是:没有得 三摩地

2018-07-21

三乘佛法都说无,然而无的真实义往往被错会了。认为佛法讲无,就是讲缘起性空、一切法空,因为空所以无;如果听到了有人说有不空的如来藏,便会诬蔑这个人是同于梵、神的外道,诽谤这个人所说的法义不是佛法,说这个人所弘传的甚深微妙是不符合原始佛教的。然而原始佛教的四阿含诸经中,固然说无法,可是又处处说;把这个有时候说为涅槃的本际,或者说为诸法 三摩地

2018-07-21

一个人究竟有几个心?现代科学家把人类的心智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和层次,您可知道,释迦牟尼佛是怎么说的吗?根据释迦牟尼佛的教导,们每个人都有八个心,在佛经里,这八个心通常被称为『八识』。『识』是指能够认知的功能:眼识是视觉功能,能分辨色彩。耳识是听觉功能,能分辨声音。鼻识是嗅觉功能,能分辨气味。舌识是味觉功能,能分辨味道。身识是触觉功能,能分辨身体的各 三摩地

2018-07-21

们上次讲到是菩萨咒陀罗尼,们再给大家复习一下。弥勒菩萨说:菩萨由等持自在而宣说,能除有情灾患之章句,令彼章句悉皆神验无所唐捐。结果们上次请大家特别注意的,就是说菩萨会宣说这样的章句,透过自己的定力与神通的力量,然后令这些章句能够在有情对方在持诵这些章句的时候,有所神验。们上次有特别提醒大家,这个之所以能够神验,其实是菩萨宣说这个章句的菩萨他 三摩地

2018-07-21

所以未来的科技要怎么发展,们现在虽然不能确定,但却一定是无可限量的,因为心的种子无可限量,所以未来世的科技发展,也将同样是无可限量的、没有限制的;差别的只是:们将来能够看见科技发展到什么地步而已。想象未来的科技,是没有办法具足勾勒出来的。就如以前的人能够想象到今日会有人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吗?以前的人能想象现在在这边装一个这么小麦克风,传递到那么远 三摩地

2018-07-21

】(《大乘起信论》卷1)而所谓的妄念之相,其实所说的就是们众生的虚妄想,这个妄念的无相,指的就是说,对于法界实相的虚妄想,完全灭除了。也就是说,众生对于法界实相到底是如何?为什么会有们这个器世间?为什么会有们众生?为什么会有们这样的生命现象?其实这是法界里面最大的一个秘密,也是所谓的妄念之相。一个菩萨如果能够实证了第八识如来藏,能够知道法界的 三摩地

2018-07-21

必须是菩萨见道所起之妙观察智,方能与大乘之法空观相应;二乘所得妙观察智,不能与大乘之法空观相应,唯与大乘生空观相应,依人空而观十八界俱皆无常空故,非由法界万法实相根源之阿赖耶识常恒而现观万法皆空故;由是缘故,二乘人不得大乘平等性智,唯得小乘平等性智,唯能现观一切有情皆是虚幻无故,不能证知法界实相悉皆平等故;由是缘故,二乘人于解脱道之见道位中,不 三摩地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