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菩萨优婆塞戒经》〈八戒斋品〉第二十一语译:善生菩萨为我们请问:世尊!如果有人能受三皈斋的戒法,未来将会得到什么样的果报?佛开示说:善男子啊!如果有人能够受三皈依,应知他所得的福报不可穷尽啊!佛又举例说:迦陵伽国有七宝的宝藏,这宝藏的地点名称叫作宾伽罗,迦陵伽国人民不管大小男女,有人七天之中以车子或象马驼驴来挑担回去,有人七个月之中每天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今天我们要来跟大家探讨的一个题目是: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那么我们就分两个部分,分成消灾跟延生两个部分,来跟大家谈一谈。消灾指的应当是说,希望能够消除可能发生的灾祸或者是灾难。但是假如说平常烦恼染污很重,所造作的身口意业都与烦恼相应,这样的情况之下,假如说饮酒,因为饮酒容易让人放逸,因为饮酒它会让这个意识失去理智的;因为意识失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五停心观就是:心容易散乱的就修数息观,贪欲心多的就要修不净观,瞋恚心多的那就修慈悲观,如果愚痴无明多的就修因缘观,乃至于我见、我执障碍多的就要修界分别观,去现观五阴十八界十二处我的虚幻不实。八正道的第八项就是正定,就是要离诸散乱,一心安住于真空之理,决定不移。从上面所说八正道当中的正命可以知道,佛教中是要以正当而如法的职业营生活命、安身立命,过正当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么为什么布施是所有修行的第一课呢?佛陀说,这是为了让我们远离贫穷的缘故,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毕定品〉当中,世尊有为我们开示说:应当要行布施,因为贫穷是苦恼法,贫穷的人不能够利益自己,更何况利益他人呢?因此,你们应当努力精勤地布施,这样自己的身心才能得乐,也能够让他人得到快乐;不要因为贫穷的缘故而互相的杀害、吃掉对方,因此而无法离开三恶道。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许有人想:如果是小恶业,往生到畜生道去,我们帮他追福,能不能得到?一样是得不到!因为生到畜生道去,和重新出生为人是一样的,因为他的正报得不到你为他追福的福果。譬如他投胎为人时,你帮他烧很多的纸钱、弄一大桌饭菜作冥供,他完全得不到,因为他在人间而不在鬼道嘛!怎么可能得到?同理,生到畜生道去也是得不到的,因为他的正报使他无法得到冥界众生应得的供养,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此部经称为轮转五道,意思就是指我们众生时常在五道中轮转。一般来说我们常听到六道轮回、或五道轮回,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分类不同而已。五道就是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而六道是加了阿修罗道,因为阿修罗道遍布在五道中,因此也可以称为五道轮转。《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的白话翻译如下:我阿难是这么听佛说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是否有着各自不同的命运,还是只是漫无目的的到处随风飘荡……为了追求安身立命之道,许多人走入佛法修学,想要解脱、想要觉醒!如果这一生不想要悟道解脱,只想要过著幸福快乐的生活呢?那还是要有基本当人的福报,而这些福报,在佛法中而言,是摄属于次法的福德之中;有了次法的基础才能实现世间有为诸法。次法概略来说就是施论、戒论、生天之论等福德之基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若是将财产分给子孙,算不算布施种福田?另外,若被政府扣了一半遗产税,那些税金算不算种福田?因为自己并未享用福报,而是给别人拿去用了,故来世能得更大福报?答:子孙算是「我所」的一种,将财产分给子孙,是「我所执」。将来虽亦会得果报,但只是从我所执而产生继续轮回生死的果报;子孙也不属于福田,不会转化为来世更大的福报,他们只是依自己的福德来接收此世应有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本篇将提到菩萨实现福报的三种方法!有的菩萨是因为继承父母的财产所以福报很好!有的菩萨是因为婚姻,也就是老公或老婆很会赚钱所以福报很好!那也有些菩萨是靠自己努力赚钱,不论是自己本业或做生意或开公司或投资而赚大钱的!我们人生活在世间都需要钱,都需要为三餐奔忙!俗话说:「钱非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没有钱的话那可能就会饿死,或者每天为五斗米折腰而没时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什么发起了菩提心可以增长寿命、增长财富呢?因为我们从前面的说明已经明白,发菩提心是为了安立一切众生,为了实证无上菩提,而这些都必须以无量福德为支柱才能成办。所以发菩提心后就要开始行菩萨道,而菩萨学事就是六度波罗蜜,六度又以起始的布施以及持戒二度为基础。龙树菩萨就说:檀、尸波罗蜜,是名‘菩提心’。所以者何?檀波罗蜜因缘故,得大富无所乏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有人问到说佛教是不是有谈到命相呢?风水呢?那为什么有一些出家法师也在帮人家看命呢?在帮人家看风水呢?这个是如法的吗?我们先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出家法师为人看命、看风水堪舆学,这个是不如法的,而且是违反戒律的。那佛教对于命相跟风水的看法是怎么样呢?命相跟风水其实是跟我们的福德有关系的。也就是说,跟你的生生世世所累积的福德、跟你生生世世所作的布施,是有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而且当我们明了了持戒的意义之后,就能够防止身、口、意再去造作恶业,乃至于逐渐开始修学善法。世尊在《大般涅槃经》当中就有开示说:【戒是一切善法梯隥,亦是一切善法根本。……是诸善根之导首,……戒能永断一切恶业及三恶道,……戒是生死险道资粮。】(《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一般来说,五戒十善也是通于外道的世间善法。五戒是指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各位觉得一位阿罗汉堪作「人天之师」,是「天人应供」,供养他有无量无边的福德;那这一个阿罗汉自己的福德是不是也应该很大?如果我说,有阿罗汉尚且一生潦倒,没有一天不挨饿,这一辈子没有吃过一餐饱饭,所以根本也不会有余力学习大乘法——各位相信吗?我们来看一个令人泪流不止的故事。在拘萨罗国中有一个小渔村,村民有一千人,裡面有一位娄沙迦,在过去生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然后范围再缩小一点,我们亚洲,现在的首富是李嘉诚。他也同样乐善不止,经常拿出大笔的钱来上供下施,救助贫困、捐助教育等,并将自己三分之一的家产捐赠给慈善事业。通过以上这些例子足以看出,佛陀说发财的因不是别的,而是布施,这句话确实真实不虚。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舍不得、舍不得,不舍则不得。然而,如今的人们,不太明白因果的取舍关系。原本发财需要布施之因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曾经有那么一天,在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一部出家众的往生以及追忆其平生的记录片,这位出家众在四十年前追随她的师父,后来从事济贫救苦的各种志业,不断无私地行善,成就了许多的功德和福报,委实令人由衷地赞叹和钦佩!后来当她病危入院时,她师父到病床开示,其所说的话,真的是令我心如刀割,莫知所以;所说的大略如是:「师父四十年来所教的,所说的,您自己也听过了,也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要说明这一点,我想先对“佛”下个简单的定义。通常我们简称释迦牟尼佛为佛。在历史学家的眼光里,释迦牟尼佛是二千五百余年前印度的一位思想家;在佛教徒的心里,释迦牟尼佛是这个世界里佛教的创始人或教主,可是在佛法里,释迦牟尼佛是万万千千,在无尽世界中,无量诸佛中的一位佛。我这里所要向各位介绍的“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以衣服布施,未来世可得到上妙色身;如果是以食物布施,未来世可得到超越于常人的力气;如果以灯明布施,未来世可得清净妙眼;如果以车乘布施,未来世色身会得到安乐;如果以房舍布施,未来世所需要的生活用品都不会缺乏;施主既可得到这样的善报,怎么可以说布施以后,受施者以财物做恶就使他得到恶果呢?因此只要如法布施就好,不管受施者以获得财物去做什么恶事,都与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今怜愍彼金色王为作利益。我今当往取金色王一食而食。时辟支佛缘觉世尊。即以神通飞空而去。自现其身令人得见。如舍居尼鸟身神通。向金色王饶金城都。时金色王住在楼上。五千大臣一切皆见彼辟支佛缘觉世尊。诸大臣中有一大臣。于先遥见彼辟支佛缘觉世尊。在于远处渐欲来近。如是见已向余大臣如是说言。君等皆看。君等皆看。于彼远处有一赤翅舍居尼鸟向此而来。第二大臣看已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供花的时候,他想,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智慧的,佛是福慧两足尊的,佛一定能加持我,他是以这样诚心供养花。供养完了,他说:我供养花究竟有好大功德呢?心里衡量供养这朵花的功德,他自己不知道,就找一位比丘问,他说:大德啊,我刚才以这样一个心情,我身上有这么一个反应,以这么一朵花供养佛,功德有好大呢?我将来要得好大的果报?这位比丘说:我刚出家受戒不久,只知道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是一个简单的表述,实际上因缘是十分复杂的,因为我们每个身语意业,都是一个因,也同样可以成为其他因的缘。也就是说,种种缘其实也是因。故此大家经常听到的是因缘同用。每个人的生活境遇,都是由这种种的因缘聚合而成。《占察善恶业报经》中有句话,说:现在苦乐吉凶等事。缘合故有,缘尽则灭,业集随心,相现果起,不失不坏,相应不差。说的真是太好了。十分精彩。把我们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