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若行施时于福田所生欢喜心:如诸福田所求功德,亦如是求之不息。施于妻、子、眷属、仆使,生怜愍心;施于贫穷,为坏苦恼;施时不求世间果报,破憍慢施,柔软心施,离诸有施,为求无上解脱故施,深观生死多过罪施,不观福田非福田施,若能如是行布施者,报逐是人如犊随母;若求果施,市易无异。】------《优婆塞戒经》卷五好!佛说:如果能以具足了色、声、香、味、触的这个物 三摩地

2018-07-22

因为他有德,所以布施;因为他是无德之人,就不布施。这是不对的。第二、布施的时候,不应该去说他人的善事与恶事。第三、布施的时候,不应该去选择对方的身分地位或者是出身种姓,来决定是否要布施。第四、布施的时候,不应该轻慢来求布施的人。第五、布施的时候,不应该恶口骂辱他人。布施本来是累积福德的善行,但是如果布施的时候,同时犯下了不好的事相,那么在未来 三摩地

2018-07-22

】这意思是说:怎样会造成果报决定呢?如果说,们在造作善恶业的时候,有下列五种心境之一的话,那么所得到的果报就会成为是决定报。第一种心境是:经常造作,而毫无悔意;第二种是:专心一意地去造作,而心不犹疑;第三种则是:喜欢作,所以乐于去造作;第四种是:发下誓愿,心意决定而去造作;第五种则是:造作之后,心中十分的欢喜快乐。如果们是以这五种心境去造业的话 三摩地

2018-07-22

们今天要说的故事是引用自《杂譬喻经》这一部经典,因为《杂譬喻经》相似的经名这样子的佛典有很多种,那这一部的话,特别是后汉大月支的沙门支娄迦谶所翻译的,这取自于这部经的第十一则。们来看看这个:【昔者兄弟二人居,大势富贵,资财无量。父母终亡,无所依仰,虽为兄弟,志念各异,兄好道谊,弟爱家业、官爵俸禄,贪世荣色。】(~《杂譬喻经》)这个意思是说:从前 三摩地

2018-07-22

们每一个人一辈子都为了赚钱养家活口,为了准备退休金而努力赚钱。古德云:人人知道有来年,个个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人为了明年、后年、晚年的生活都会努力存钱了,何况是未来世,更应该也要努力准备自己的福报。所以布施就像在投资一样,是为了修集未来世的福德;布施也像种田播种一样,果报收割是在未来世。现在多布施,未来世就能远离贫穷;就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们要劝请从事娼妓、屠宰、渔猎以及贩酒等佛教中认为不如法职业的,还是应该要信仰佛教,甚至于进一步来修学佛法。这样子经过闻熏正知见之后,有了正见,然后发起正思惟,进而就能够慢慢地来调整自己的职业。这样透过佛法的修学,闻熏解脱三界生死轮回的知见以及法门,渐渐地改变他的观念;然后再藉着因缘转变,调整他不如法的邪命为正命,当然也就进修佛菩提道,地地增 三摩地

2018-07-22

们在这个学佛历程中,有人是大富大贵,有人是贫贱,所以这样情况并不是适合每一位都统一作一个标准;而且佛陀也不希望世间上大家都作为苦行,来作为归依的一个要件,或是作为修行的一个标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而且们从世间上来看,真正的苦呢是在身心觉受上所受的苦。许多人从这个生老病死的苦并没有觉醒,然而在这过程中,也有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以及五阴不断 三摩地

2018-07-22

有人问到说:佛法之中求财富得财富,那不就没有因果了吗?看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曾经起了一个念头:为什么会这么问?后来想到世间法之中,不是也有求官不一定得到官,求如意郎君、美娇娘也不一定尽如人愿,甚至是求子嗣、求阖家平安等等,能否实现也都在未知之数;依于这样子的观念,所以有人会有这样子的看法。因为佛法之中说求财富得财富,那不就是没有因果了吗?会这样怀 三摩地

2018-07-22

布施除了未来果报好,在人间富裕或生天享福外,重要的是们还要听闻佛法熏习正知见,然后继续依照佛法的教导行布施之法,乃至证得解脱果及佛菩提果;因此听经闻法的功德很大,获得的利益是超越世间一切事物的,所以们应该也要排除万难来听导师讲经,因为大菩萨在世间弘法很难得,如果们错过了那就太可惜了。而佛陀也说听闻《法华经》的功德无量,福德超过布施给无量亿世界 三摩地

2018-07-22

有一天,波斯匿王对善光公主说:由于是的缘故,所以你才会得到宫里的人敬爱。善光公主回答波斯匿王说:是依靠自己的善业力,而得到大家的敬爱,而不是依靠父王而有。波斯匿王连续问了三次,公主都是这样回答;波斯匿王听了非常生气地说:今天就要试试你,到底你是依靠自己的善业力而有?还是依靠的善业力?波斯匿王便命令左右,在城中寻找一位最低下、最贫穷的乞丐;使 三摩地

2018-07-22

这四件事情就如同一把椅子的四支脚,一定要齐头并进;哪一支脚长一些或短一些,这一把椅子都会摇晃不稳,们一坐上去就会摔下来。大家都知道世尊在世的时候,教团中最笨的人叫作周利盘特。在《增壹阿含经》跟《法句经》里面都提到过他,说到:佛在舍卫国的时候,有一位比丘叫作周利盘特,他是到了年老才出家,智慧非常的闇塞;于是佛就叫五百位阿罗汉,轮流的去教导周利盘特。 三摩地

2018-07-22

在商场上,正当与不正当的求财,或者是说之中,也有运用种种的手段来求财,这一些们都先不说它;单单来看,为什么现在大街小巷之中有那么多的彩劵行,就可以明白求财的人真的是很多。然而是不是每一人都可以中大奖呢?当然不是嘛!那表示说,不是每一个人都有那个福报;换句话说,不是求财富就一定可以得财富,因为没有过去世那一分福业的因来作为依凭,又加上今世其他的缘不 三摩地

2018-07-22

们每一个人一辈子都为了赚钱养家活口,为了准备退休金而努力赚钱。古德云:人人知道有来年,个个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人为了明年、后年、晚年的生活都会努力存钱了,何况是未来世,更应该也要努力准备自己的福报。所以布施就像在投资一样,是为了修集未来世的福德;布施也像种田播种一样,果报收割是在未来世。现在多布施,未来世就能远离贫穷;就 三摩地

2018-07-22

们每一个人一辈子都为了赚钱养家活口,为了准备退休金而努力赚钱。古德云:人人知道有来年,个个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人为了明年、后年、晚年的生活都会努力存钱了,何况是未来世,更应该也要努力准备自己的福报。所以布施就像在投资一样,是为了修集未来世的福德;布施也像种田播种一样,果报收割是在未来世。现在多布施,未来世就能远离贫穷;就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实现福报的三种方法!有的菩萨是因为继承父母的财产所以福报很好!有的菩萨是因为婚姻,也就是老公或老婆很会赚钱所以福报很好!那也有些菩萨是靠自己努力赚钱,不论是自己本业或做生意或开公司或投资而赚大钱的!们人生活在世间都需要钱,都需要为三餐奔忙!俗话说:「钱非万能,但没有钱万万不能!」没有钱的话那可能就会饿死,或者每天为五斗米折腰而没时间学法,因此 三摩地

2018-07-22

们来谈谈佛教徒是否可以参与军事工作这个问题。在佛法当中,最根本的教义就是,一切有情众生都有真如心,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而凡夫众生与佛陀的真心本体是没有差别的,譬如《华严经》当中所说的:“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十)所不同的,只是凡夫众生的真心当中所含藏的无量种子还有染污,还没有完成三大无量数劫的修行而把这些种子 三摩地

2018-07-22

二乘解脱道主要是要克期取证无余涅槃,出离三界生死,所以除了维持色身的基本需求之外,其余的时间就须大多用在经行、禅坐、专精观行、思惟法义上面,以看穿世间五蕴十八界等法的虚妄无常,努力证得初果,断除见等三缚结,乃至于证得四果阿罗汉,出离三界,安处于涅槃之中,不受后有。只要够精进,当生就可以取证初果乃至四果阿罗汉,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所以在佛世时,证得初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见到了菩提达摩祖师从印度来,他想跟祖师夸示,想要别人来赞叹他,所以他就问达摩祖师:朕作皇帝以来,建了很多寺庙,印了很多经典,度了很多人出家,这样子有多少功德呢?他想向达摩祖师表示自己是非常有功德的,想要让达摩祖师来赞叹他。可是达摩祖师却说:如此并没有功德。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皇帝要的是福德,不是功德。福德是有所限量的世间法,会有用完的一天;而功 三摩地

2018-07-22

于今者。发于无上大菩提心。愿于众生安乐解脱生死系缚。今愿以财物库藏金银之属。分为三分。一分奉施如来世尊及比丘众。一分施与舍卫城中贫穷苦恼无依怙者。一分财物留资国用。------------------------------------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中于是须达闻法,踊跃无量,身心清净,得〔阿那含道〕!唯有五金钱。一日持一钱施佛。一钱施法。一钱施僧。一钱自食。一钱作本。日日如是。 三摩地

2018-07-22

什么让你兴奋?你喜欢什么样的生活?当AlanWatts作为职业导师的时候,学生总喜欢问他毕业后应该干什么?而他总是问学生:如果钱不是问题,你想干什么?你真正想要怎样度过你的一生?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回答:们想成为诗人,们想成为画家,们想成为作家……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你不能以此为生。还有一位学生说,想在野外生活,然后骑马。AlanWatts问他是否想在骑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