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在《瑜伽师地论》当中,它对于绮语有作了十种的分类,它是这样的分类:第一种的绮语情形就是非时语;所谓的非时语,就是这个话不应该是在这个时间说的,但是我们不会看时机,然后我们去说它;例如说:大家正在很伤心的时候,你却在那边讲笑话,那就是时机不对了。第二种也是非实语;这个实是老实、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讲这个话是不如实的话,这个话与事实不相符的话,这也是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要如何守护口业?虽然心是造业的根本因素,但是如果没有言语还有行为的执行,单单只有我们的心中的意念呈现,这样所产生的一个业,它的一个现行是非常的微弱的。譬如,我们对一个人是非常非常的怨恨,这样的一个怨恨的念头,是在我们的心中,乃至于说,我们对这样的一个怨恨,我们产生了恨不得要把他给杀了!但是我们没有说出口,我们也没有去做,所以这样的一个失控的念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些年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因为酒后驾车、酒后争执,造成许多严重的伤亡事故,使得许多家庭在瞬间破碎,更造成家属哀痛、子女失养等身心创伤以及社会问题。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施设不饮酒戒的必要性了。反过来说,持守五戒则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果一个人受持五戒的话,就可以不堕入三途恶道之中;所以一般来说,持五戒至少可以得人身。接下来我们再来谈十善业,也就是生天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杀生,通常我们说杀人,杀人就是夺取别人的生命,我们就称它作杀人;所以杀生,杀生就是夺取众生的生命,我们就叫作杀生。但是众生不是只有人,不是人的部分,还有六道轮迴的众生,所以说有人、有非人的部分;那非人的部分呢,有天、阿修罗、地狱、鬼还有畜生。天、阿修罗、地狱跟鬼,事实上我们是杀不到的,不是人的部分我们能杀到他的,只有畜生;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制戒的原理,也就是这个戒的原理是怎么来的。佛在《优婆塞戒经》卷7里面有提到:【何因缘故得名为戒?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之法,故得名制。又复戒者名曰迮隘,虽有恶法,性不能容,故名迫迮。又复戒者名曰清凉,遮烦恼热,不令得入,是故名凉。又复戒者名上,能上天上,至无上道,是故名上。又复戒者名学,学调伏心智慧诸根,是故名学。】佛在《优婆塞戒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实知见故便能起厌,能起厌故,便得离染,由离染故,证得解脱,……乃至我能于无余依般涅槃界,当般涅槃。”(《瑜伽师地论》卷22)在这弥勒菩萨整个开示的过程当中,由戒的受持而能够无悔,由无悔能够起欢喜心,有欢喜心就能够得轻安,有了轻安就能够产生胜乐,乃至于安住于定中。也因为有了定,能够如实知、如实见;也因为能够有了如实见的智慧,所以对于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戒到底有哪几种?我们分别以在家众及出家众来介绍。在家众受戒的种类有:三归五戒,也有八关斋戒(或者称为八关戒斋)以及菩萨戒。出家众就分为:沙弥跟沙弥尼戒,还有式叉摩尼戒,还有比丘尼戒跟比丘戒以及菩萨戒。所以菩萨戒是在家众跟出家众都可以受戒的。那三归五戒呢?一般学佛概都很清楚,三归当然就是: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五戒就是:戒杀、戒盗、戒淫、戒妄跟戒酒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着我们就来看看邪淫的果报,《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云:复次,邪欲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欲心炽盛,二、妻不贞良,三、不善增长,四、善法消灭,五、男女纵逸,六、资财密散,七、心多疑虑,八、远离善友,九、亲族不信,十、命终三涂。邪淫的果报就是淫欲心会越来越强,未来世自己的配偶会不贞洁、也常常会到处拈花惹草或红杏出墙。因为邪淫外遇的关系,会远离善友,资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今天佛典故事要讲的是一个持戒的故事,贫穷的人因为守戒,然后修善,能够免除灾难,得到福报的故事。我们这个故事,就来跟大家说明一下:从前有一位菩萨,因为家境贫穷的关系,生活困苦就接受商人的雇用,乘船只出海作贸易,想要采集更多有利润的货物。那出海之后,这个船只就在海中突然就静止不动,没办法继续航行;因为无风的话就没办法动,这个时候船上的大小商家都很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愿我共十方一切众生。早度生死烦恼大海。到涅盘彼岸。三愿我与法界众生。通达十二部。经文义了了分明。一切善法因戒增长。具足六波罗蜜三十七品。得深禅定。起六神通。放大光明。得一切种智。五眼具足。成就佛道故。 -----微信公众号《真如与佛性》2016-04-27(原标题:菩萨戒之八种殊胜)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发露忏悔毕,各回本座后,同忏往世余业:)四、忏悔偈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诵三遍,每遍一拜后起立合掌。)五、炉香赞 炉香乍爇(ruò)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n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梵网经菩萨戒本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我今卢舍那,方坐莲花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千百亿释迦,各接微尘众,俱来至我所,听我诵佛戒,甘露门即开,是时千百亿,还至本道场,各坐菩提树,诵我本师戒,十重四十八。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是卢舍那诵,我亦如是诵;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酒非荤腥之食,本身又没有罪恶,为什么佛教禁止喝酒?因为有人就认为说:酒也不是荤食,也不是腥食,那为什么它也不会吃了以后有杀生的这样子的罪过,为什么佛教要禁止喝酒呢?甚至于有一些错误的观念说:酒肉穿肠过,我佛心中有,你们看人家以前济公,不是都吃肉、喝酒!这个其实都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甚至于古时候的一些文人士子,虽然他也有学佛,但是他一样是喝酒吟诗;甚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世尊就将鬼子母最小的儿子装在钵底,使得鬼子母寻找七日都找不到,心里非常著急;后来听闻他人说,世尊有一切种智,能够解决众生的烦恼,于是来到世尊的处所问佛:我的最小儿子到底在哪里?佛告诉鬼子母:你有一万个儿子,仅失去了一个儿子,何必忧愁苦恼而到处寻找呢!世间的人民或有一个儿子,或有三个、五个,而你却杀害了他们。鬼子母向佛禀白:如果今天,我能够找到最小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今欲说诸佛大戒序。众集默然听。自知有罪当忏悔。忏悔即安乐。不忏悔罪益深。无罪者默然。默然故当知众清净。诸大德优婆塞优婆夷等谛听。佛灭度后于像法中。应当尊敬波罗提木叉。波罗提木叉者即是此戒。持此戒时如暗遇明如贫得宝如病得差如囚系出狱如远行者得归。当知此则是众等大师。若佛住世无异此也。怖心难生善心难发。故经云。勿轻小罪以为无殃。水滴虽微渐盈大器。刹那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先说五施,佛陀是这样的开示的,佛陀说:【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优婆塞戒经》卷六佛陀的开示是说:一切世间的布施,以无畏施是最为第一的,因为众生所重视的就是他的生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有说言‘先不归依佛法僧宝,当知是人不得戒’者,是义不然,何以故?如我先说‘善来比丘’,是竟未得归依三宝,而其戒律悉得具足。或有说言:‘若不具受则不得戒,八戒斋法亦复如是。’是义不然,何以故?若‘不具受不得戒’者,求有优婆塞,云何得戒?实是得戒,但不具足八戒斋法;若不具受,虽不名斋,可得名善。〗讲记佛说:若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也许有人想:我有见过,我在家具店看到国王尺寸的床铺,真大!但那仍不是高广大床,高广大床不是指睡觉用的床。古印度的高广大床,你是爬不上去的,要乘坐大象,站在大象上走上去坐,高坐在上而接待贵宾,不是讲睡觉用的床铺。一般贵族接待贵宾用的大床就低而小一些,凡是接待宾客时主人所坐的座位都称之为床。若是禅师坐的就称为禅床。有时国王的高广大床并不是床,而是在墙壁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同理,戒要制止我见存在,也要制止我执存在,更要制止我所的贪着,心既然不愿意放弃戒,又不许在这上面攀缘,当然要离开这些烦恼,烦恼离开了以后心自然就不热而清凉了,就会觉得无所事事。无所事事时就好读经、参禅、打坐修定、思惟诸佛法了!所以戒能遮除烦恼热,所以又叫作清凉。第四、戒又名为上,不是低下之法;因为持戒的缘故,能使人上生欲界天;乃至由于持声闻戒或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十受章〉第二经文:【尔时胜鬘闻受记已,恭敬而立,受十大受:“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所受戒不起犯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尊长不起慢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诸众生不起恚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他身色及外众具不起嫉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于内外法不起悭心。世尊!我从今日乃至菩提,不自为己受畜财物;凡有所受,悉为成熟贫苦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