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梦中曾亲近观音菩萨多次,在福慧两足尊的观音菩萨座前,就像个乖小孩,眼睛瞪着大大,静静听着观音菩萨演说佛法。亲眼目睹观音菩萨庄严法相的当下,是非常难升起一丝丝不好的心行的,这是观音菩萨的威德力使然,而观音菩萨无比庄严之三十二大人相,更是三大无量数劫修行而来,绝非一世两世,一劫两劫修行就可成就的。以「目绀青色相」为例,在《大方便佛报恩经》卷7〈9亲 三摩地

2018-07-22

一位朋友告诉过:「她老师的教导:抿着嘴唇,用眼睛听别人说话。」由于工作需要,这阵子常跟人们直接接触,面对面语言沟通,在频繁人际互动中,无意间发现一种有趣的现象:一.一般人不想听别人说话,只要别人听自己说话。往往有人淊淊不绝地倾诉着一己的想法,轮到别人说话,却没耐心「听闻其详」;经常打断他人的叙述,让人无法将事情讲完,或者挿话表示意见,抢回发言机会 三摩地

2018-07-22

(若得本心,狂心即歇的故事)而们要怎么面对和解决爱别离苦呢?葛格记得以前在看正觉电视弘法有提到一个故事是在「三乘菩提学佛正见一第43集─大乘是佛说-三乘同闻大乘经典」连结网址请看:这个故事在《杂阿含经》卷四十四,大意是在说一位婆罗门女她六个孩子都往生了,她因此而发疯狂走,披头散发、不穿衣服,有一天她走着走着看到世尊在说法,她远远的看到世尊就「即得本 三摩地

2018-07-22

终于有一天在父亲生病而因年数已高不能手术时,在地藏菩萨像前发愿:从今以后不再杀生,不再吃众生肉,吃他们的肉,如吃父母的肉,如吃兄弟姊妹的肉,如同类的肉。愿以此功德回向给今生的父亲,愿他色身康泰,无疾病侵扰,晚年幸福。愿力如此神奇,从此以后真的不再想吃肉了,不是以前的克制,而是没有了吃的。父亲也如愿,虽然因八十多岁不能手术去除病根,但也与它 三摩地

2018-07-22

生活中的佛法-面子在人生学习过程中,现在可是听到最多的为他人设想、成就他人的名言,诸如「四摄法」、「六度波罗蜜」、「十度波罗蜜」、「自利利他」、「行菩萨道」、「入廛垂手」…等等,这是在人生中心存「以真实的生命智慧服务人们」的智能型过客所「无限甘愿」付出的心行;然而身为服务人群的「无限甘愿」这类智慧行者,深知骄慢的过患,所以在修学过程中,向来看 三摩地

2018-07-22

生活中的佛法~人生的探讨们不妨试着这样推敲,若这世界上都是假的,佛家不是说有轮回吗?而且在这个世界上,也有某些特异功能或利用摧眠确实知道自己所经历的前生往事?所以说轮回是被证明不可推翻的,那表示在众生轮回的循环里必然是有一个可以将有情生命相接续的东西存在,才会有众生轮回的现象存在了?不是这样吗?那众生无始来轮回的生命如何相续呢?相续不断的生命是以 三摩地

2018-07-22

愿诸菩萨们绝对不要放弃今生可以开悟的机会,尤其特别是护教的师兄们,今生的道业必定成就,绝对不要退转,要思考诸难:佛世难遇、难闻、怖心难生、中国难生、人身难得、诸根难具,虽然对于们今日而言,不觉得有何困难,然而天中天世尊所说,岂有虚语,所以轮回的苦痛应当今生了结,应当勤修菩提心,决定发愿成佛,救护众生,以发菩提心的功德,可以尽未来际,必定成就佛道, 三摩地

2018-07-22

们拥有彼此,这是真的吗?今年春晚上有一个节目,一对小年轻为让母亲同意他们的婚事,而向朋友借房,最后母亲同意了他们婚事,他们高兴的跳起来了,这一瞬间让觉得不知是喜还是忧,剧情中的他们或许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未来究竟是什么。年前,姚晨离婚了。诚如她在《非诚勿扰2》中所说的:散买卖,不散交情。7年了,也该散了。姚晨、凌潇肃的分手让很多姚晨的粉丝大跌眼镜,又 三摩地

2018-07-22

本文开始:(略谈中国人饮酒文化)中国人的饮酒文化,对于后代的们,一直存有深远的影响,从大众婚丧喜庆,到自的喜怒哀乐,皆离不开酒。诸位来看几段诗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四座且勿语,听醉中吟…】(辛弃疾-水调歌头)、【…把酒黄昏后…莫道不销魂…】(李清照-醉花阴)、【…殷勤花下同携手,再尽杯中酒,美人不 三摩地

2018-07-22

再者,对初学佛者来说,们建议得要从「信受因果」入手,再来得要有「发菩提心成就佛道」之愿,然后确实履践之。因为,们是「学佛」而不是「学罗汉、学缘觉」,这就是大小乘种性不同的差异,故于大乘之法要「信、愿、行」是非常的重要。然而,诸佛弟子却应当以智慧检查所信之法真实否?所发之菩提愿是否符合佛所开示之真义?所作之身口意行是否符合菩萨道之精神?而非外道攀 三摩地

2018-07-22

从六道中各道转生为人,都带来了一些独特的习气,通过这些习气们就可以判断自己或他人究竟是从哪一道投胎转世而来。关于这些习气,在《大宝积经》卷第七十二中有详细记载:外道谛听,彼人若从地狱终来生人中者,当有是相,智者应知:其声嘶破,骡声、匆急声、怖畏声、高声、浅声,小心常怖,数数战悚,其毛数竖,梦中多见大火炽然,或见山走,或见火聚,或见釜镬沸涌,或见有 三摩地

2018-07-22

一切众生之所以会有不同的异熟果报,都是从意识和意根而来,所以说一切摸画,无胜于意,为什么叫摸?又为什么称为画?们先把《华严经》中佛的开示说明了,诸位就懂得为什么叫摸与画。华严中佛有开示说: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是说们的真心如来藏,就像一个很善于画工笔画的画师。中国画若大略来说有两种画法:一种画法是写意的、泼墨式的,大笔一挥一洒,山就画成了;若 三摩地

2018-07-22

错误的开示有一位居士说到:「们这个念头感觉,知觉,等于一股流水,前面一个烙头过去了,不要管,后面一个浪头没有来,没有来,也不去堵住它,也不去欢迎它,它自然慢慢来的少了。那么两头水流一齐切开,中间就是空的,就是现空的状态,然后经常把握这个空的境界,全在这个空的境界上。一切神通,一切智慧,都从空中发起。」居士说:「这叫当下即空」,「就是现在这一下现一 三摩地

2018-07-22

所以佛说:由于这个缘故,在十二部经中说定和慧是不相同的,因此止——定——是第五度,毘婆舍那的观是智慧,所以属于第六度,因此一定有六波罗蜜,不应该把持戒和忍辱混为一度,不应该把禅定和般若混为一度,所以一定有六波罗蜜。由于这个缘故,所以释迦如来最初先讲布施波罗蜜。 (原标题:对无分别智的误解) 三摩地

2018-07-22

无论从历史、文化,还是民情风俗的角度而言,们都应对佛教知识有正确和基本的了解。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存在着大大小小的宗教派别有成千上万种,但是,公认的世界宗教只有三种,即佛教、教和伊斯兰教。在这三大世界宗教中,起源最早的是佛教,已经有2500多年的历史。二、佛教产生的社会根源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左右的古印度,创立人名悉达多,姓乔达摩。因为他出身于释迦 三摩地

2018-07-22

要说明这一点,想先对佛下个简单的定义。通常们简称释迦牟尼佛为佛。在历史学家的眼光里,释迦牟尼佛是二千五百余年前印度的一位思想家;在佛的心里,释迦牟尼佛是这个世界里佛教的创始人或教主,可是在佛法里,释迦牟尼佛是万万千千,在无尽世界中,无量诸佛中的一位佛。这里所要向各位介绍的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达到最境地的人 三摩地

2018-07-22

至于一般人对佛教的种种误解,把它归纳为八项,以便加以叙述说明:第一佛教是智信而非迷信的在还没有讨论到本题之前,们要对「智信」与「迷信」先下个定义。简单的说;凡不是经过慎密的思考与明确地观察之前,就盲目信仰的就是「迷信」。反之;凡是能经过「慎思」、「明辨」的功夫,才去信仰的就是「智信」。而现在一般人,在指责佛教为「迷信」之先,只要看到佛教一些肤浅 三摩地

2018-07-22

自己在尚未修学佛法时,很喜欢听或唱诵一些,如:大悲咒、心经,尤其以简短的六字大明咒最为喜爱,市面上也有女明星,出版唱诵且配乐优美的六字大明咒,而受到许多大众的青睐,几乎人人都会唱念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哞它真正的意思是甚么?生在的们个个莫灾央,只是不断被教育,念这咒语可以避邪、消灾、求财,这种一呼百应的咒语,深得大众的爱戴,如果票选第 三摩地

2018-07-22

尚未见道的凡夫,只要世间五欲的烦恼很少,有时也能烧出舍利子,不一定要断见以上的圣者才能烧出舍利子;所以有些八哥鸟类,被教导念佛数年以后,死后也烧出舍利子;有的人五欲烦恼很少,虽然没有学佛,死后也烧出舍利子,外道修行者,如果对世间的五欲贪着减少了,或者断除了,虽然还没有断见,还不是佛法中的圣者,死后也能烧出舍利子。所以舍利子的生成,是因为世间欲的 三摩地

2018-07-22

胎儿一开始从受精卵开始的时候,根本只有意根和如来藏安住,这时如何有上辈子的意识和新的意识,如果有,意识在作什么?安住于受精卵中吗?事实上,们的意识心根本无法这样安住的。5.五胜义根的地方,是现代科学说的脑部,当然更应该包括诸神经系统从扶尘根一直到脑部的部分,这胜义根都是和意识心,以及记忆息息相关,如来藏在制造这个身根的时候,给了们的意识和意根许多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