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建议4、想从贵站购买到讲座文字资料和台版书,现在都是千辛万苦不公地从一些经营台版书的淘宝店才零星买到。答:您找一下当地的推广组或直接从网上请购。 建议5、希望能多登载一些能够帮助大众快速提升无相念佛定力的文献或者视频,因为大部分人还是很难以成就此法,感恩善知识,随喜赞叹!答:如发现会里有新公的相关文献或者视频,本站会上线的。会里关于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结果就荒废了我们的功夫及参禅的那些境界,使我们离了禅法,使我们心散乱。我们渐渐又会乐于世间的各种法,出离心便渐渐淡薄,乃至消失掉了。但是有一种人却反过来─必须去修各种的福报、福业。有的人在学佛的过程里面,布施、起造佛寺、供养三宝、救济、劝募,做各种的福业,一直都很顺利。当他有一天始修禅的时候,种种的逆境就出现了,家庭、事业、人际关系,都出现问题。 三摩地

2018-07-20

"光悲泪曰:"惟愿和尚慈悲,甘露门,广度群品。"祖曰:"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冀真乘,徒劳勤苦。"光闻祖诲励,潜取利刀,自断左臂,置于祖前。祖知是法器,乃曰:"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汝今断臂吾前,求亦可在。"祖遂与易名曰"慧可"。 诸佛无上妙道,旷劫精勤,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岂以小德小智,轻心慢心,欲 三摩地

2018-07-20

余则缘于往世之愿,现在家身于此世,故一向拒绝种种供养,而作如是示:“护持‘空、竟’了义者,即是供养平实;此是对平实之无上供养,不需别作任何财利供养。”以余此世已具世财,复又节俭自活,亦有能力行檀,何需受供?复因此世已是第二世现居士身,既为在家菩萨,本不应受供,免去稗贩如来之嫌,以免招致信未具足者之诬谤,亦免导致受累;此界是堪忍 三摩地

2018-07-20

”以谈“闭口修行”,示云:《平常人我相处,最忌的就是谈论别人的是非、说人长短,说来说去只有自己遭殃,因此佛教里就教我们“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因为……。我们闭口藏舌,不说是非闲话,却不是要我们连好话也不说。一般人自赞诽他,当然不可以;一般人自谦、赞美别人,我想这是非常好的。……我们每天对人说了 三摩地

2018-07-20

”曰:“不病底,莫是智头陀否?”师曰:“病与不病,总不事,急道!急道!”星云法师示“性海自足”之义云:《在佛教的唯识家把心叫做“识”,就是认识的“识”。我们人有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更有末那识、阿赖耶识,可以去分别世间、认识世间。这八识比作田地,在八识田中可以生长各种的植物、稻谷米麦。另外,&ld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示“修心”之义云:《在佛经里面有一个故事:有一位富翁娶了四个老婆,……(以上寓言,略而不录)。故事中第四个太太就是我们的身体,平常吃饭化妆,爱护到最后,不是我们的;第三个太太就是财富,生前我们拥有的黄金钞票,到了最后还是别人的;第二个太太就是我们的亲戚朋友,到了我们要死的时候,我们的亲戚朋友顶多替我们上个香;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举偈:“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用干戈定太平”,便示云:《我们一个人求学也好、工作也好、学道修行也好,就好像卫士保护自己的城池,不管白天夜晚,时时都要警觉到恐怕有敌人来侵略。其实,我们的城池就是指我们的身体。……。我们怎样来保护我们自己的城池、的村庄?要紧的是要把我们主人翁叫醒,也就 三摩地

2018-07-20

》随后示云:《……。有两句话说:“今晚脱下袜和鞋,不知明日穿不穿。”今天晚上都不知道明日能不能起来,在这样无常的人生岁月里,哪里有时间去论长道短呢?》(台视文化公司《禅诗偈语》页36~37)平实云:既然如是,则星云法师应当专心致志于临济禅之宗门证悟,应当如救头燃,汲汲营营、如丧考妣而参究之,何须以凡夫身分而顾虑一世之名闻利养,见 三摩地

2018-07-20

如是,由星云此一段示语中,已证实星云其实根本未悟,自身之真如何在?体性如何?皆未曾证知;自身之佛性何在?体性如何?见时是如何见?见后是何境界?亦未证知;如是未知未证之人,乃是凡夫俗子,而竟因为贪著于名闻利养之故,无根诽谤真悟之贤圣为邪魔外道,无根诽谤真悟贤圣所说完全同于佛说之法为有毒之法,诽谤真悟贤圣宣说种智妙法之正行为必下地狱之邪行。如是无根诽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解说“死生觉悟”之道理,举偈示云:《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蒙胧又是谁?这是清朝顺治皇帝的诗偈。他说,哪一个人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父母未生我之前,谁是本来的我?我出生了以后,我是什么?不知道。“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蒙胧又是谁?”人家添丁、生孩子,我们恭喜恭喜;人家死人了,我们悲伤,所以生之 三摩地

2018-07-20

若道得,老僧便粥饭,相伴过夏,速道!速道!”洞山曰:“太尊贵生!”师乃粥共过一夏。星云法师举古德偈:“理事圆融泯自他,白云飞去了无遮;海纳百川流不尽,空容万象是吾家。”宣说“有容乃大”之理云:《这个世间上,无论什么方面的事情,讲究的要理事圆融。有的人说话做事有理没有事,有的人有事没有理、不合理,有的空谈、无事 三摩地

2018-07-20

”星云法师以“口号”为题示云:《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地用功夫;若要纸上谈人我,笔影蘸乾洞庭湖。达摩祖师当初从西天印度到我们中国来,是带著心里的禅道来的,他没有带语言文字。要紧的是禅和道不在语言文字上,是在心地来用功。比方我们讲修行,修行不是嘴上喊口号,也不是身体上在那里做个样子的打坐礼拜,那只是一种形式;形式固然有需要,最主要还 三摩地

2018-07-20

若驰求知解义句,即万里乡关去也!珍重!”星云法师举古德偈:“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示人”,示“自度度人”之意云:《佛法普遍存在“虚空”之中,佛陀的色身当然也有生老病死,但佛陀的精神慧命、法身,流于大化之间横遍十方竖穷三际,无处不在、无处没有。“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 三摩地

2018-07-20

福州普光和尚有僧立次,师以手胸云:“还委老僧事么?”僧云:“犹有遮个在!”师却掩胸云:“不妨太显。”僧云:“有什么避处?”师云:“的是无避处。”僧云:“即今作么生?”师便打。星云法师举古德偈:“坐破不用功,何时及第悟心空?真是一番齐著力,桃花三月看飞红。”示学佛应当“用 三摩地

2018-07-20

”以“灵山莫远求”为题而示徒众云:《当初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成道,然后在灵山说法,上百万人在那里跟随佛陀学道。我们现在的佛陀在哪里?你以为佛陀还在灵山吗?灵山在哪里?你以为灵山是在印度的国土里面吗?其实不然,灵山在我们的心里。人人都有一个灵山塔,有个真如自性、一个佛性,我们也可以向灵山塔下修。这一首诗偈使我想起:当初普陀山的 三摩地

2018-07-20

示信众“信仰与实践”云:《你要学道吗?要学佛法吗?学什么经论吗?学参禅打坐、学念佛诵经吗?学道很容易,只是悟道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但是,如果学道而不悟道的话,是很可惜的。而你不下工夫来悟道、不下工夫潜心修行、不能吃苦,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有人说我们只要相信就好了,但光是相信是不够的,信而后要起行,所谓要“知行合一、 三摩地

2018-07-20

僧曰:“某甲始礼拜,为什么便打?”师曰:“待汝口,堪作什么?”师令侍者唤义存(编案:即是雪峰义存禅师),存上来,师曰:“我自唤义存,汝又来作什么?”存无对。师见僧来,乃闭门,其僧敲门,师曰:“阿谁?”曰:“师子儿!”师乃门,僧礼拜,师便骑项曰:“遮畜生,什么处去来?”星云法师举偈:&ldq 三摩地

2018-07-20

如何是一大事因缘?”师曰:“尹司空为老僧堂。”问:“和尚未见先师如何?”师曰:“通身不奈何。”曰:“见先师后如何?”师曰:“通身扑不碎。”曰:“还从师得也无?”师曰:“终不相孤负。”曰:“恁么即从师得也!”师曰:“自著眼趁取。”曰:“恁么即孤负先师 三摩地

2018-07-20

然而星云法师随后又将如是世俗法上之种种事相之观察与应对等事理,加以附会为佛法中悟、证悟之事理,则有大过也!彼作是说:【其实,迷悟只在一念之间!一念迷,愁云惨雾;一念悟,慧日高悬。正如经云:“烦恼即菩提,菩提即烦恼。”凤梨、葡萄的酸涩,经由阳光的照射、和风的吹拂,酸涩就可以成为甜蜜的滋味。所以,能把迷的酸涩,经过一些自我的省思、观照,当下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