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慧经禅师从十七岁始弃学,对世间功名之事,了无意趣,向道之心却日渐浓厚。二十一岁那一年,慧经禅师偶然来到一居士家,见案头上有一本《金刚经》,遂展卷阅读,忻然如获旧物。从此以后,他始断荤腥,决志出家。父母不能夺其志,遂从其愿。当时,蕴空常忠禅师正在本邑廪山法接众。慧经禅师于是投其座下,请求剃度。常忠禅师一见他,便道:“着急作么?待汝瞥地(指 三摩地

2018-07-20

如学禅师赞叹道:“真狮子儿,善能哮吼!”崇祯癸酉年(1633)年,如学禅师离沩山,移住金陵祇陀林,不久便圆寂。生前著有《五宗派叙》。 (原标题:450五峰如学禅师悟道因缘) 三摩地

2018-07-20

”从此以后,法藏禅师始行脚参方,遍扣名宿,时间长达八年之久。法藏禅师曾经参究过“万法归一,一归何处”之公案,可是未能彻旨。后来,他便隐居于虞山之三峰,“虚檐罅壁,草屋萝墙,床下水流,庭前草没,麦麸豆滓,掬水补衣。”在隐居期间,法藏禅师奋志用功,夜不倒单,历尽了千辛万苦。后来有一天,法藏禅师在庵中打坐,窗外有两位僧人正在编 三摩地

2018-07-20

双拳握著无他物,两眼睁没半人。言路穷时无可说,义途绝处句难成。从此十年埋影后,如云如雨遍乾坤。”圆悟禅师览其偈,便当众称赏。通忍禅师后入禅堂,参加打七。在打七期间,通忍禅师用功猛利,有所省发,遂作偈,入室呈师,偈云:“翰林学士浑身湿,兵部尚书彻骨寒。晤对不须频叫屈,一人有庆万民安。”为了勘验通忍禅师,一日,圆悟禅师问道:“山中 三摩地

2018-07-20

道忞禅师幼时即显宿慧,一日,读大慧宗杲语录,忽然回忆起前生云水参方之经过,历历如亲眼所见,于是便前往匡庐先寺,投智明法师座下落发出家。智明法师知道道忞禅师志在禅宗,遂为他举赵州和尚勘台山婆子之公案,道忞禅师一听,言下便悟得赵州意旨。后因父母执意要他还俗,不得已,道忞禅师便回家完婚,不久生一子。二十七岁时,道忞禅师又重新弃俗出家,从憨山德清禅师受具 三摩地

2018-07-20

后听说密云圆悟禅师在金粟法接众,通云禅师遂前往参礼。在圆悟禅师座下,通云禅师每次入室呈述自己的见地,都遭到圆悟禅师的棒喝。从此以后,通云禅师便放弃从文字经教中寻活路的做法,奋志用功,死心参究。一天晚上,通云禅师在黑地里行走,因为用心太专注,恰好与另外一位僧人劈面相撞。顿时,他的鼻子被碰破了,血流不止。通云禅师恍然有省,遂作偈呈圆悟禅师,偈云:&ldq 三摩地

2018-07-20

圆悟禅师瞟了一眼头的两句,便问:“即今事作么生?”通门禅师正要口应答,圆悟禅师举起菩提数珠,劈头就打。通门禅师于是便起身礼拜。圆悟禅师接着又朝他的背上筑了一拳,说道:“你若作打会,入地狱如箭射。”通门禅师一听,似有所省。过了几天,圆悟禅师上堂,举“薰风自南来,殿角生微凉”之话头,勘验大众。[“薰风自南来,殿角 三摩地

2018-07-20

始结夏安居的那一天,通奇禅师从大众走出,问圆悟禅师:“今日四海衲僧云集,各各壁立千仞,还许他诸人悟么?”圆悟禅师道:“你还梦见么?”通奇禅师道:“悟尚不悟,梦个甚么?”圆悟禅师拈起拄杖便打,说道:“你即今是迷是悟?”通奇禅师道:“学人不在迷悟里。”圆悟禅师进一步追问道:“且道打你在甚么处?&rd 三摩地

2018-07-20

从此以后,他始行脚游方,初礼博山来禅师,次参密云圆悟禅师。初至金粟,天色已晚。本豫禅师问圆悟禅师:“夜宿投人时如何?”圆悟禅师道:“者(这)里歇不得。”本豫禅师道:“岂无方便?”圆悟禅师拈拄杖要打。本豫禅师接过拄杖,往回一送,说道:“看破也。”说完,便退出。后听说天隐圆修禅师在磬山法接众,本豫禅师遂前往礼 三摩地

2018-07-20

圆修禅师一见,便问:“玄妙即不问,如何是隔底句?”通问禅师正要口拟对,圆悟禅师拈拄杖便打。通问禅师从此疑情顿起,如石头堵在胸中,郁郁不安。圆修禅师见通问禅师疑滞未消,便作颂示道:“千波万浪隔重重,识得源源处处通。根境脱然全体用,拈来物物始从容。”通问禅师看了圆修禅师所写的颂,心中也明白它的意思,只是临机不得活脱自由。后来有一 三摩地

2018-07-20

使用得纯熟,若到力忘于己,手忘于心,目前不见有可之田,脚下不见有可立之地,猛然锄转山河大地,百杂碎,露出当人双眼睛。大众,即今把柄在阿谁手里?”说到这里,通际禅师蓦地掷拄杖云:“当阳拈出大家看。”崇祯戊寅年(1638),通际禅师登南岳,见祝融这个地方风景秀丽,遂于掷钵峰下结庵而居。此地乃虎穴,多有猛兽出没。通际禅师了不为意。后来桂林王 三摩地

2018-07-20

”通授禅师因参赵州狗子无佛性之公案而悟,后来他曾就此公案,提唱云:“赵州这个无字,十人五双疑著。可怜自家性命且无知,犹向狗边讨是非。”通授禅师性情恬淡,厌于应对。在磬山住持不久,即辞去法席,隐居于苏州阳山。因为他所隐居之处,幽远深僻,人迹罕至,故前来问道者希。曾有《三玄三要颂》传世。468.慈舟方念禅师悟道因缘北京大觉慈舟方念禅师,西 三摩地

2018-07-20

”从此,钟英居士始游方参学,曾入都门礼谒智空禅师,相谈甚契。后听说大千常润禅师奉命入都,驻锡大悲禅寺,钟英居士遂前往投其门下咨决,凡三载。一日,钟英居士入室请益,问道:“如何是自己清净法身?”常润禅师道:“四肢百骸,九窍六脏,备赅而存焉,又不许向这里会取。限三日,道得契即为授记。”钟英居士遂礼拜而退。回到寮房,钟英居士即 三摩地

2018-07-20

圆澄禅师少时从玉峰禅师出家,始读书识字。一日,圆澄禅师来到丈室,请求玉峰禅师传授他经典。玉峰禅师喝斥道:“丁字不识,不作苦行,求甚么经?”圆澄禅师道:“尚求参悟大事,何事区区文字?!”玉峰禅师一听,非常诧异,于是送给他一本《法华经》,嘱咐道:“此诸佛骨髓。珍重熟读,自有得。”圆澄禅师后辞玉峰禅师,投隐峰禅师座下参学。 三摩地

2018-07-20

刚到峨嵋,适逢慧经禅师正要下地劳作,荷锄戴笠,状如农夫,元来禅师对他的修为颇为怀疑,当即便离了峨嵋山,来到福建光泽县的白云峰,卓庵隐修三年。在这期间,元来禅师写成《心经指南》,让人捎给慧经禅师。慧经禅师阅后,写信告诉他说,所著“非其第一义”。元来禅师羞愧万分,于是将其手稿付之一炬,然后向慧经禅师所在的方向,焚香遥拜,决心从此以后放弃文字 三摩地

2018-07-20

万历三十一年(1603),无经禅师法于董岩,门庭兴盛。元贤禅师于是以居士的身份前往参学。初见慧经禅师,慧经禅师便对元贤禅师反复诘问,元贤禅师大呈口舌之能。慧经禅师道:“此事不可以意解,须力参乃契。”于是令他看干屎橛之话头。“干屎橛”之话头在临济、德山、云门等大德的语录中曾多次出现过。如,有僧问云门文偃禅师:“如何何是佛?&rdqu 三摩地

2018-07-20

”无念禅师正要口拟对,李卓吾居士忽然推了一下无念禅师怕膝盖,说道:“这个聻(呢)?”无念禅师当即猛然省悟。原来,“十地菩萨,梦见众生身堕大河,欲救度故,起勇猛心,发大精进,人法两空,始得入门,全无交涉”。于是作偈云:“四十余年不住功,穷来穷去转无踪。而今穷到无依倚,始悔从前错用功。”无念禅师后出世于瑞州黄檗。下 三摩地

2018-07-20

广印禅师于是为他示了念佛成佛之道理。道霈禅师一听,即谛信不疑。广印禅师知道霈禅师是个不可多得的法器,遂令他参礼永觉元贤禅师。道霈禅师于是投元贤禅师座下,充当侍者,服勤左右,并依元贤禅师之教,专看赵州和尚“庭前柏树子”之公案。崇祯七年(1634),元贤禅师应邀移居鼓山,道霈禅师亦随而前往。在那里,道霈禅师精勤参修了四年,可是仍然一无所得。不得 三摩地

2018-07-20

始,天慧禅师还能勉强静心打坐,可是过了几天,却仍然了无消息。这一下,他越发着急了,神经绷得紧紧的。不得已,他只好在禅堂里跑圈子。到了第七天,天慧禅师因为跑得太急,不小心一下子撞在柱子上,终于豁然大悟。于是,天慧禅师走出禅堂,求见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一见他,便道:“且喜你已识得国师宗旨。”天慧禅师后呈颂三章,其一云:“拳头不唤作拳头, 三摩地

2018-07-20

但是他始的时候,多从知解的角度来解读禅宗公案,因此对禅宗颇为轻视,认为“如来正教不应如是”。后因得到章嘉呼土克图的指点,才重视禅宗,并奋力参究,得透三关,终于契入宗门妙旨。关于雍正皇帝的悟道因缘,《御选语录》卷十七有明确的记载——康熙五十一年壬辰(1712)正月,雍正邀请禅僧入宫参加禅七。在第三个禅七的最后两天,雍正前来随喜,同坐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