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菩萨优婆塞戒经》卷三)从这段开示我们知道,如来世尊修学空三昧等无边无量的三昧成就,因此诸佛如来所得的空三昧以及灭定三昧等种种三昧,乃是不同于二乘圣人所证得的三三昧,乃是超胜于甚多甚多;同样的道理,诸佛如来所证的四禅,也不同于二乘圣人所证得的;慈三昧以及悲三昧,更不是二乘圣人所能了知的;而且诸佛如来现观十二因缘,不是单单只有十二因缘而已,而是从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天帝又化为一个老人,干脆乞求把王位也布施给我吧!国王也答应,所以就把王位交给他之后,国王就率领着王后、王子,乘坐大车离开了这个国家。没想到半路上,这一位天帝又化现各种贫人,来要求车子、来要求布施王后、要求布施王子;然后再用各种手段去陷害,把王后卖为女仆,把王子卖为书僮;然后再偷走女主人的衣冠,来陷害王后,害死小主人来陷害王子;最后王后跟王子都进入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以佛菩提道又称为大菩提道,也就是含括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这二主要道的,菩萨修学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十信位经历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对佛法僧三宝以及因果法则的信心;有了信心以后才能进入初住位修集布施功德,二住位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修集忍辱功德,四住位则修集精进功德,五住位修集禅定功德,乃至到了六住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佛陀有时候也依于祂的悲愿----祂本来是可以有广大的受用,可以不受三界轮回、这种色法的境界的拘束----结果祂愿意来到这种五浊恶世,在古代的时候饮食是那么不好,环境是这么不好,结果祂还要打着赤脚走这么多路,来度化众生,这就是祂的悲愿!就好像天人升到天之后,都不愿来到人间了,结果伟大的世尊竟然愿意离开祂的自受用境界而来到人间,这就是因为祂的慈悲跟祂的愿力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走了七步示现之后,然后接下来开始完全把之前的一切都忘记,状似人间的婴儿一样。从我们刚才讲三地满心以后的菩萨就具有了正知出胎的能力之后,我们可以看得出来诸佛之所以要示现如同人类的婴孩一样,其实就是要告诉世间的人们,适当地唤醒人们的同理心,让大家感受到佛陀其实一开始也跟我们一样,是从什么都不懂的婴儿开始学习、开始修行,然后开始成道以至于成佛的。有了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特别要讲阿罗汉到底跟佛有没有差别,或者差别在哪里?我们之所以要特别在最后,要特别讲这个章节,最主要是因为我们常常听到有一些人,根据佛在刚开始初转法轮的时候,佛曾经说过:我也是阿罗汉。那有许多人就根据佛所说的我也是阿罗汉这个字眼,就认定说佛陀就只是等于阿罗汉(没有别的证量),可是各位菩萨如果愿意仔仔细细去看佛所留下来的三藏经典的话,可以发现佛地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关于这些等觉与佛地的境界,有许多的状况我们都是依照佛陀所开示的内容整理之后来跟大家说,当然对于里面许多非常微细的项目,我们是很难去思议的,所以只能说我们是依照佛陀所留下来经典的开示来跟大家说明。首先,十地菩萨在修行要入十地满心的时候,会断两种无明:当祂断除了大神通的随眠及无明,以及微细秘密的无明跟随眠的这两种状况之后,把它断了之后就入十地满心。这个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妙法莲华经》卷一)是说:诸佛世尊们,都是为了一件大事的因缘,所以出现在世间。舍利弗啊!什么是诸佛世尊为了这一件事来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常常看到经典中提到这十号的名称,例如在《阿含经》中的一段开示,我们举出来说明。《阿含经》这样讲:我今于此世作佛。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杂阿含经》卷十四)所以,佛陀的这个十号是:如来、应供阿罗汉、无上正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陀以及世尊。我们分别来说明一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过去九十一劫的波罗奈国,有一尊佛出世,名号为毘婆尸佛,当祂化度后就示现般涅槃,当时有一位国王叫作梵摩达多,他收集了毘婆尸佛的舍利,然后用四种珍宝建造了佛塔,来供养佛舍利;当时有一位小孩看见了佛塔,生起了喜乐爱乐之心,于是就出家学法,但是一直到老都无法证道,他非常自责,于是买了一些须曼花,用丝线贯穿起来,然后把它覆盖在佛塔上,并且立下了证道的誓愿,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诸佛的第八个名号叫作天人师,是说诸佛能教授一切天一切人,不论世间法、出世间法、世出世间法,诸佛都能开导一切众生的疑惑,使得众生了解甚深处的真实义。《阿含经》中就记载,佛陀精舍中夜以后一片光明,因为有天人来向佛请法,或来赞颂佛。诸佛的第九个名号叫作佛,佛这个名号在佛门中是非常敬重的;譬如,如果在板凳上写个佛字,肯定没有一个三宝敢坐上去,可以想见佛是如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不要以为别的山头大师的眷属欲不如她,别的大山头,有的并不是想要像慈济功德会那样的眷属;其中有些大山头的大师,想要的法眷属是要像家眷一样;所以如果哪个出家女想要离开了,就赶快把她找来,想办法跟她合修一次,那个出家就永远跑不掉了,因为已经成为一家人了。我这话绝对不是危言耸听,这是事实。如果得手以后,人家发觉他的法义确实有大问题,就会觉得是被性侵害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再过来,我们也顺便要提醒大家,按照佛陀的开示的话,下一尊成佛的即将就是弥勒佛。所以,从我们知道现在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之外,下一尊佛就只会是弥勒佛;从释迦牟尼佛到弥勒佛之间,按照正确的佛经解释,中间是没有任何——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没有任何一尊佛会出现的。所以各位观众,如果您在外面经常听到有许多人号称他已经成佛的话,建议您要回头来比对佛经,去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不可能离开清净法身如来藏,而说有报身或是应化身的。佛世尊既然有正遍知的法号,对于世间以及出世间的万法,当然都能够正确而又普遍的了知,所以才又称为法王。因此,法王这个称号是不能乱用的。例如世尊在《妙法莲华经》中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安隐众生,故现于世。(《妙法莲华经》卷二)就连七佛之师的文殊师利菩萨,都只能称为法王子,不能称作为法王,可见法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告诉你,你将无法修三种增上学,只能够修一般的慧学、定学、戒学,谈不到增上学,增上是指初地开始所修的三学。从初地开始,绝不会起过一念为了自己而求进步,他想的只是为了佛教、为了众生,想去把它;不会想要先把自己的目标达成再来为众生、为佛教做事。除非为佛教、为众生所应做的种种事都已经有人在做了,用不着他了,他才会乐得清闲而为自己修道。如果需要用得着他,绝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当人间因缘成熟时,释迦牟尼佛降生到人间,方便示现八相成道,所谓八相:从兜率天宫下来,这是第一相;示现入母胎,选择一对身世清净的父母入胎,这是第二相;入胎之后,示现如同凡夫在母胎中安住,这是住胎,是第三相;然后示现出胎,意生身(注1)从右胁下出生,自行七步,指天指地,告一切人天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然后把往世的一切事情都忘掉、示同凡夫(这只有诸佛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68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意涵(五)》正圜老师开示 (原标题:真如无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陀开示说:菩萨摩诃萨修一一相,以百福德而为围绕。修心五十、具心五十,是则名为百种福德。这个是说:如果要修学三十二大人相的业的时候,每一个大人相的修集,都要以百种福德来作为围绕。也就是每一个大人相要能够的时候,事实上要有百福庄严;也就是说每一个相要有百福庄严,才能够最后成就菩萨的身力,来使得菩萨所显现的三十二大人相能够异于转轮圣王,乃至超越转轮圣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当代有些名声响亮的大法师们胆子很大,把佛所传的如来藏否定了,说如来藏只是个名言施设,公开宣称没有如来藏这个心可证;但其实,如来藏是确实存在的,也是可以实证的,而我们正觉同修会中已经有很多人实证了。那么如来藏是有自性的,因为祂出生了山河大地,出生了我们的五阴十八界,所以有自性;而这些自性也能由亲证如来藏的菩萨们,透过现前观察而证实祂能生万法的自性。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然而化佛为度众生,依法身佛自觉圣智所缘境界而次第开示菩萨六度,由布施植福乃至真心般若智慧,离五阴十八界六入而说真心般若,说解脱七转识之阿赖耶解脱相,不依阴界入之无常空而说解脱相,依此观察而建立菩萨六度修行次第相;超越一切外道见解,超越一切误计无色定境界为涅槃者之邪见;一切外道及一切未悟大乘之佛子等,悉不能知、不能摧坏。有时应化身佛具足三身,有时唯是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