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在这个目标的状况下,我们根据佛所开示的圣教,来一步一步的从迷信、仰信、解信、证信,最后能够像佛一样,究竟的成佛。所以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就是因为佛是世间无上的正等正觉。在这个世间,无上正等正觉,也是我们未来可以成就的;所以我们每一位菩萨都是未来佛。过去有无量诸佛已经成佛,现在也有无量诸佛在说法,未来我们这些众生也可以成就佛道,所以佛法是非常非常公平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为什么归依三宝之后还要再受五戒呢?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中有解释说:归依三宝之后再受五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尊所开示的第一义正理,所以这时候五戒就称为第一义戒;而如果没有依于三宝来受戒的话,因为是依于世间凡夫的杂染妄想来受戒,所以就只能称为世间戒,那么就会有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觉观不净、念心不净以及果报不净等等的六种不净。所以,依于三宝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回向心、护心、戒心以及愿心等十种心。十信位修行需要多长的时间,则是要看众生心性的状况。善根好的,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够满足;善根差一些的,就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的要一万大劫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十信位要具备什么样的基础才能够开始修学呢?在《占察善恶业报经》当中,地藏王菩萨有一段开示说得非常清楚。是这样说的:【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说:在我们成为优婆塞之后,因为要亲近善友,所以我们出至——也就是要离开自己的家——到寺庙、到僧人所聚集的地方,到了以后,要亲近这些比丘,也就是僧宝;亲近了以后,要向这些僧宝咨问寻求法的义味,就是三乘佛菩提诸法,了解三乘法每一个法的真实义。既然已经亲近善友、听闻,就是佛经里面讲的谛听、谛闻;问了法以后,还要能够如理思量;能够忆念不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加上对佛法僧三宝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听闻了佛菩萨或者善知识的教导,接受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正理,并且已经了解到,只有佛菩提成佛之道才是世间最究竟无上的正道,那么,他就会乐于进入到佛门中成为佛,开始修学十信位的初信位,来修集对佛法以及三宝的信心。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从这个道理来说,科学家发现到这个现象之后,才去解决为什么它会这样子,才开始研究一些背后的道理。所以显然我们现在的人,对于科技所能够了解的是非常有限。那释迦牟尼佛祂有四智圆明的意思就是说,在当时如果佛陀要教大家制造飞机、太空船那可能要教很久,可是即使教会大家这些现代的科技,还是不能解决大家生死流转的问题,所以说真正有智慧的佛陀祂不会只是在帮我们解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十信位要具备什么样的基础才能够开始修学呢?在《占察善恶业报经》当中,地藏王菩萨有一段开示说得非常清楚。是这样说的:【地藏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若有众生欲向大乘者,应当先知最初所行根本之业。其最初所行根本业者,所谓依止一实境界以修信解,因信解力增长故,速疾得入菩萨种性。所言一实境界者,谓众生心体,从本以来,不生不灭,自性清净,无障无碍,犹如虚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学佛,当然是要作菩萨,菩萨五十二阶位,大部分的人在于初信到这十信位之间,以娑婆世界如此浊恶难当,应当发心让一切众生得闻阿弥陀佛的名号,让佛陀的度生誓愿可以方便成就,令一切信位菩萨可以在此无穷止尽的轮回岁月里面得到歇息!而我们又既然有缘接触到佛陀殊胜的大乘法义,就要确立行门阶位,应当以信位为首要,当对三宝有绝对的信受以后,善知识的话就会听进去,这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个位阶是从信(就是相信的信),信位开始的,所以我们今天课程的内容就是十信位单元。首先也许有菩萨会问:为什么要从信这个部分开始讲?我们常常在强调:世间尽管有许多的事物,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的宗教,也许讲到最后都会发现有许多的部分,是所谓迷信的成分,甚至有愚信盲信的成分在里面。佛教在这个部分是非常的清楚界定的。在佛教讲教理的时候,要求的是正信。这个正信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加上对佛法僧三宝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听闻了佛菩萨或者善知识的教导,接受欲为不净、上漏为患、出要为上的正理,并且已经了解到,只有佛菩提成佛之道才是世间最究竟无上的正道,那么,他就会乐于进入到佛门中成为佛,开始修学十信位的初信位,来修集对佛法以及三宝的信心。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如果离开了实相心如来藏,就没有佛菩提道的修证可说,当然也就没有佛果可成了。这是因为如来藏心含藏一切法种,祂可以贯通三世而又永不间断,使有情可以透过一世又一世的熏习和修行,渐渐净化如来藏中所含藏的染污种子,乃至究竟清净而成就佛道。接下来,我们就依三种波罗蜜多,为大家介绍佛菩提道的阶段差别。我们先来说说什么叫作波罗蜜多?《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十二云:【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那么这个布施行呢,今天既然说是要为了开悟证般若说要修集福德资粮,你想要自己能够开悟证悟般若;那你当然所要行布施的,就是能让你实证、让你开悟证般若的地方,才是你布施的地方,才是你布施的法。如果说你今天想要开悟证般若,可是你去布施的对方,却不是能让你能够开悟证般若,那么这样的福德资粮的因果就不相称了。所以说,为了自己想要求开悟证般若所要修集的福德资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在《菩萨璎珞本业经》里面,有开示十信位所应该学习具备的十种心,也就是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迴向心、护心、戒心以及愿心等十种心。十信位修行需要多长的时间,则是要看众生心性的状况。善根好的,要一劫或二劫就能够满足;善根差一些的,就会不断地进进退退,时间拉得很长,最差的要一万大劫才能够满足十信位。如果十信位修学的话,就能够发起大菩提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再来是十回向位:第三十一参夜天婆娑婆陀、三十二参夜天甚深妙德离垢光明、三十三参夜天喜目观察众生、三十四参夜天妙德救护众生、三十五参夜天寂静音、三十六参夜天妙德守护诸城、三十七参夜天开敷树华、三十八参夜天愿勇光明守护众生、三十九参林天妙德、四十参童女释迦瞿夷。善财大士所参访的十地菩萨们是:第四十一参佛母摩耶夫人、四十二参三十三天正念天王中的天女天主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于五欲中开示过患令离染着故说施论。于彼恶趣欲令出离故说戒论。欲令离下生上净天故说修定生天之论。二说出世法中。初说四谛论。(-----《瑜伽论记》释遁伦集撰)于是如来告女人曰。若汝欲得阿难比丘以为夫者。宜应出家学其容饰。答曰。唯然敬承尊教佛言善来便成沙门。鬓发自落。法衣在身。即为说法。示教利喜。所谓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不净出要最善。又此欲者。众苦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称赞完以后就从他的家中离开,赶快朝向给孤独园走过来。这时候世尊仍然在为无量的大众说法,远远地又看到了这个都提来了,就问比丘:你们现在有没有看到那位都提又来啦?大家就回答:有!看见了。佛陀就说:这一位都提如果现在命终的话,在一瞬间他就会往生到善处,为什么呢?因为他对于我非常的生起了善心,如果有众生生起了善心,身坏命终,由于对佛生起善心的缘故,就一定会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而这个般若的开悟,是参禅时一念相应突然找到的,不是靠思惟来整理才渐渐显露出来。譬如一颗芒果,它的香味,它的甜味、酸味,假使没有亲手拿在手上,送进口里来吃,任凭别人怎么样解说,自己怎么样揣摩想象,终究无法真正了解;众生听了很多芒果大概多大、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味道是如何,他听了很多,可是他从来不知道哪个是芒果的味道。一大堆的水果,他都要每一种去拿来尝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引导学人快速开悟是破坏佛的正法——开悟须具备之因缘条件——平实导师有云:“真开悟,须转依真如之清净涅槃自性,使我见我执及种种烦恼不能再影响到自己,有解脱的正受,智能的正受,对此真如有忍法生起,才是开悟圣人。纵使知道密意,而无此功德,仍然不是真正开悟。”缘于末法之世,有善知识平实导师,秉佛慈命、续佛法脉,创立佛教正觉同修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一个人参禅,悟明真如,能够时时体验觉知真如的空与不空,时时体验真如的真实存在、不生不灭的缘故,所以我见身见同时断除,那么当下就离开了四相。声闻初果向断身见以后,还有受、想、行、识的我在。有受、想、行、识存在,就有果可证。有受、想、行、识存在,就有我、有人、有众生、有寿者等四相。必须再转入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观行,才能断尽我见,才入初果;而仍不明中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