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由于嫉妒的这一距离法则,成功者往往容易遭到他的同事、熟人乃至朋友的贬损,而在这个圈子之外却获得了承认,所谓墙内花墙外香遂成普遍现象。嫉妒基于竞争。领域相异,不成竞争,不易有嫉妒。所以,文人不嫉妒名角走红,演员不嫉妒巨商暴富。当然,如果这文人骨子里是演员,这演员骨子里是商人,他们又会嫉妒名角巨商,渴望走红暴富,因为都在名利场上,有了共同领域。在同一 三摩地

2018-07-22

接著我们再引用《大智度论》中龙树菩萨的示,来了解贪著五欲的种种过患。由于论中龙树菩萨的示简要明了且文辞易解,是故笔者只将论文作适当之断句并略述其要,余文读者稍作思惟即能理解,故于此不多赘言。首先来探讨如何观修贪著色法之过患,进而能厌离诸色。历史上倾国倾城的美女,往往是导致君王失去国家、失去城池乃至失去性命的祸端,因此贪著美色绝对是不好的,小则损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要解脱的话,就ㄧ定要解生死的系缚;那么任性的依照自己的烦恼习气去造作,这些烦恼习气正是生死因,正是绑在三界生死的系缚。那么要让自己自在,当然就是应该要不受生死的系缚才叫自在,因为有情没有这些解脱的观念,没有机会熏习佛法中什么是生死的苦恼?什么是生死苦?什么是解脱的清净智慧?所以说一定要经过教导。经过教导以后,在佛法中生起正信,长养善根;以生起 三摩地

2018-07-22

人活著要做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芸芸众生中,为何每个人的命不同呢?我存在的目的与价值又是什么呢?从有记忆以来,在与人聊天说笑时,我似乎很喜欢问别人:你觉得人活著的意义是什么呢?年少以来的自己,也许是家庭明、女儿多儿子少的环境关系,我的人生目标与价值并不是找一位家世好、多金、高学历、长的帅又高、爱我且钱都通通让我保管的老公,在家相夫教子当一名贤妻 三摩地

2018-07-22

根据善知识的示,修行就是在各种境界中转化第七识末那(注释¹)的习气,是要趋入无我。只有我才会拣择,修行不是趋吉避凶,修行甚至不是把生活过的更好,修行更不是我要怎样。而是坦然接受生命呈现给我们的一切,因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心如来藏所显现,如来藏本来无我,祂从不拣择,从不考虑要什么、不要什么,如此才是真随缘。若只是依照自己的性子在做,那只是随性而已, 三摩地

2018-07-22

一份爱,从来情有多深,承诺有多真,恨就会有多浓,毁灭自己、毁灭他人、毁灭世界的能量就有多大!这份无以言表的痛,竟然这样的触目惊心,这样地熟悉又熟悉,一定不止重复了一生又一生,曾经有多少世上演着这一幕一幕恨爱情仇——每一次每一次,牵手时爱的承诺,全变成了松手时恨的伏笔,承诺背后的系缚,一个又一个的结,爱恨情仇,绵绵不绝、生生世世把彼此系缚 三摩地

2018-07-22

忙,会忙—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们始强烈的区分出人我,然后有了人我的区分之后,然后我去要求社会上的人,然后人也要求我,所以因此让我们忙得不可交。我们后头也谈到了说,一种是知足常乐,一种是所谓的随缘因应。当然我们也跟大家提的就是说,少欲知足、随缘因应这个原则,的的确确就是许多人主张用这个方式,来帮助大家因应现在社会上忙的压力,甚至于因应社会上各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父母照顾我们,可是我们要照顾父母的时候,父母很快离人世;我们照顾了子女,让他长大,可是我们也不过就是照顾他那段时间,事实上我们要照顾他一辈子也不可得。同样的道理,众生呢,我们的父女乃至我们的亲朋好友都照顾我们,可是我们能够照顾他们极为有限。我们现见我们身边有很多的眷属,那其他的众生呢,也是我们过去或是未来的眷属。所以,我们过去世事实上对我们的 三摩地

2018-07-22

又譬如:有人因为看见人生有种种的生、老、病、死痛苦,想要脱离这些痛苦而始修行,在修行过程中他就会去探讨:我应该要如何修行才能离苦得乐呢?后来他发觉:原来人之所以受苦,是因为被贪、瞋、痴、慢、疑等错误的观念和执着所繫缚了,所以应该要离贪、瞋、痴、慢、疑等烦恼,就可以离苦得乐。那究竟是谁离贪、瞋、痴、慢、疑呢?原来是这个「觉知心的我」,只要觉知心 三摩地

2018-07-22

根据善知识的示,修行就是在各种境界中转化第七识末那(注释¹)的习气,是要趋入无我。只有我才会拣择,修行不是趋吉避凶,修行甚至不是把生活过的更好,修行更不是我要怎样。而是坦然接受生命呈现给我们的一切,因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心如来藏所显现,如来藏本来无我,祂从不拣择,从不考虑要什么、不要什么,如此才是真随缘。若只是依照自己的性子在做,那只是随性而已, 三摩地

2018-07-22

更可笑的是,这些推翻《心经》说法的法师、居士们每天早上都还课诵《心经》,这不是很奇怪、很颠倒吗?可是他们都没有警觉到,反而将宣说《心经》真实内涵的真善知识说之为邪魔外道,其法义有毒!其心颠倒无以复加,真的让人感慨万千!既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乃至有人误解《心经》所说的真实义,今天刚好藉这个机会来说明:《心经》到底在说什么?《心经》全名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三摩地

2018-07-22

当肆意将外人给自己的伤害转移给配偶时,我们没有看到对方默默端来的一杯热茶中包含的关心;当不耐烦地打断父母善意的唠叨时,我们不曾看到老人无言地离,在屋子里悄悄伤怀。亲人们无怨无悔地承受我们的伤害,因为他们离我们最近,与我们最亲,能用爱包容我们。有网友曾算过一个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大概只有几十天到两百多天,与其他亲近的人在一起的宝贵时光也是有限的。所以 三摩地

2018-07-22

当我看到人们满腔仇恨,我很生气,因为它揭了我曾经的伤疤。如果我是明白人,我就会看到他们内心深受的伤害。当我看到人们冷酷强硬,我不舒服,因为这引起了我冰冷的回忆。如果我是明白人,我会看到他们其实是在担惊受怕。当我看到人们道德败坏,我很气愤,因为这触犯了我敏感的神经。如果我是明白人,我就会看到他们其实是缺乏自尊。当我看到人们自私索取,我很气愤,因为他 三摩地

2018-07-22

(一)为生苦,大意有两种;一种是说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承受种种痛苦,从一始你在妈妈的肚子里三个月后刚刚对外部环境有了知觉,就不得不忍受种种苦受;一会儿热(妈妈穿多了),一会儿冷(妈妈喜欢吹空调),一会儿饱一会儿饥,一会儿被挤压(妈妈睡眠时翻身),万一再遇到妈妈生病吃药,那就更惨了,住胎十月如同被关在黑暗中的地狱一般备受煎熬。有数不清的凶险在等着你 三摩地

2018-07-22

后来她最终无法坚持下去中途离,此后有人说这是冤家债主的障碍。再如我在06年10月参加一次打七时,也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就好像有两个自己似的,一个要这样做,另一个偏不这样做,始自己心里一惊,不理解是怎么回事,请教一位同修,他警告说不能再如此胡思乱想下去了,否则会精神。我当时心中很不认同,我想自己的思维是很清楚的,怎么会精神呢?后来经过思维整理肯定下来, 三摩地

2018-07-22

好不容易到了一个大站,下了一些乘客,他终于有了回转余地,愤怒地以皮鞋顶那刺人的雨伞尖,并转身以最严厉的表情怒视那个「不长眼」的乘客。结果他发现对方竟是一个盲人,刺到他脚踝的并非他想象的雨伞尖,而是她的拐杖!他心中原本难以扼抑的一股怒火突然消失无踪,而脚踝似乎也不再那么疼痛了。为什么整个感觉会突然转变呢?没错,是想法变了。表面看来,这个人的愤怒是起 三摩地

2018-07-22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说,假使我们拿个重物,左手拿了一个袋子,这个袋子有十几公斤重,右手也提了一个袋子,这个袋子也有十几公斤重,在路上刚好碰到一位好朋友,于是就始聊天,聊啊!聊啊!时间一久,我们就会觉得我们提的重物怎么越提越重,这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物品放下,我们就会觉得非常的轻松,所以这是有功德受用的。同样的,有些人在搬运公 三摩地

2018-07-22

经过七天这样的状况,这艘船只仍然在原来的地方没有办法移动分毫,后来海神就托梦给货主跟他说:你如果能够把那个穷人遗弃在海上,我便让你们的船离这里。这个货主从梦中醒来之后,神情当然就是很哀伤,内心也感到很悲痛,不知道怎么办,就跟其他的商人在暗中商议怎么解决这件事情。这个穷人、这位修行人,面对这样的景象详细地观察之后,就完全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就主动 三摩地

2018-07-22

1、对治法----大凡有心修学佛法之菩萨,经熏习佛法一段时间,略具知见与定力后,就可逐渐观行到自身七转识之粗重烦恼(微细之烦恼乃至随眠,待日久功深才能反观到)而生起忏悔心、反省心,想要汰除心中之贪瞋痴等染污种子,这是每位学人始想要面对自我、修正自我(以前看不到,或不愿意看自我之染污)之必经阶段,却也是最辛苦之时期,因为这是意识我和末那我两种力量之交战 三摩地

2018-07-22

一场吵架由此始了。我是为你好,如果你是别人,我才不理你!我们回嘴。问题是:我们自己的价值和喜好又是否真的高出一点呢?我们也许忘了,当我们怀念一个人的时候,怀念的并不是他的价值和喜好,而是他让我成为我自己。(文/张小娴)对一个人好其实并不容易。往往我们有对一个人好的发心,可是所采用的方式,所达到的效果,也许并没有真正让那个人好。我们很容易犯的错误就 三摩地

2018-07-22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