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至于出世间八正道之实践,且举尊者舍梨子在《中阿含经》卷七《分别圣谛经》中的开示,可以显示出八正道之真实义:诸贤!云何苦灭道圣谛?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云何正见?谓圣念苦时,习是习、灭是灭;念道是道时,或观本所作,或学念诸行,或见诸行灾患,或见涅槃止息,或无着念观、善心解脱时,于中,择、遍择、次择,择法视、遍视,观察明达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请各位菩萨翻开课本《成佛之道》第13页。佛菩提有二个主要道——解脱道、佛菩提道,它含摄三乘菩提——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与佛菩提。声闻菩提是以四圣谛为主旨,以四念处观为观行的法门,以八正道为实施的方法,进而观察蕴处界,了知蕴处界虚妄以后,就将我见、疑见、戒禁取见这三缚结断除,成为初果的须陀洹,乃至将我所执、我执断除而成为四果的阿罗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引子,从地藏经所附的觉林菩萨偈开始引出三界六道的根源一切唯心造,而此心所指为何呢?当知此心即是如来藏涅槃妙心。 引子------觉林菩萨偈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譬如工画师.分布诸彩色.虚妄取异相.大种无差别.大种中无色.色中无大种.亦不离大种.而有色可得.心中无彩画.彩画中无心.然不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菩提之修证,从熏习外门六度万行开始;经由四加行断除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空;进而求大乘见道——证得第八识如来藏(也称阿赖耶识、法身、本来面目,有时也方便称为真如),明了一切有情本具之实相心,通达般若总相智;再阅读般若系诸经,通达般若之别相智;此后断掉异生性(凡夫性),发起金刚心,进修种智——研修三转法轮诸唯识系经典;次第进修十地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总不会希望,去修学去探讨生命实相的内容,结果都是错误的,都不符合实相;如果不符合实相,又如何顺于解脱呢?要能够解脱于三界,成就佛道,一定是符合法界的实相,一定是具有知识性、智能性;如果没有智能、知识,那如何能够顺于解脱,如何能够成就佛道呢?在《增一阿含经》中佛陀开示说,祂自己有六个法,没有厌足,其中第五个是将护众生没有厌足。也就是说,佛陀对于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地自开裂,生七宝牙。童子处胎十月,然后诞生。形体支分端正具足,一切众宝自然出现,一切库藏悉皆充满。以此事故,父母亲属及善相师,共呼此儿,名曰善财。后因文殊师利菩萨,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为众说法。善财与五百童子,诣文殊所,顶礼其足,白言:惟愿圣者广为我说,菩萨应云何学菩萨道,乃至应云何令普贤行,速得。文殊告言:善男子,汝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以一大事因缘示现于人间,而其所流传下来的法语,被记载成为「佛经」,这些对后世学佛的人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得我们可以从这些经典中观察到佛陀的言行举止,祂所开示悟入晓谕大众的法语,而了解到何谓生命的实相,存在的实相。而对于不接受这生命实相看法的人,佛陀以善巧方便开演了人天乘,让大众安止于善法,不堕入三恶道中,以维持「后有」在这三善道中,等待未来的缘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翻阅大乘经典,从一开始在序分的时候,就必须以第一人称「如是我闻」来演述莅临的诸大菩萨的功德,这不是直接由法主佛陀而说的话,而是必须第一人称者以适当言语来赞叹诸大菩萨的证量与功德,如是要二乘人加上几句根本自己都无法实证的证量来称赞菩萨,请问这样的评论,哪一位小乘圣人可以来作?不要说现前正觉讲堂的诸君已经开悟明心见性的菩萨们都没有办法,即使是八地满心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对于只会想到自己,乃至以意识为我,到处都是不离开我的众生来说,也无法相信会有人愿意这样去求大乘菩萨来编纂经典,可是如果真的实义菩萨如大迦叶菩萨,当然就会,他已经实证了这个实相心,又断了见思二惑,对于大乘唯识的道理也经过熏习,所以不是一般的小乘圣者,因此即使他会去央求修证诸地的菩萨们来编纂菩萨藏,当然如此,而且也不会是去找一般的几地菩萨,当然是去找大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若以三教来说,是从《阿含经》开始,即是第一时教;《阿含经》讲的是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二乘的解脱道,让众生了解断见思惑烦恼可以出离三界,舍寿可以入涅盘;同时,《阿含经》也说,二乘入涅盘不是所有的法都灭掉,佛说灭掉十八界进入无余涅盘中,还有一个「实际」不灭;这个「实际」是各个众生从无始以来本来就存在,是不生不灭的,涅盘则是依祂的不生不灭而施设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权教是方便权巧之教义,譬如佛地的境界甚深难证,众生难以了知及实证,所以方便开出快速解脱的教理,就是二乘教的解脱道;利根人可以在一世中就证得阿罗汉果而出三界生死痛苦;这本是佛的方便权巧而从大乘圆教中施设出来的教法,称为权教。但因为印顺私心中认为阿罗汉的证境同于佛陀,所以他不认同声闻法是权教的说法,他认为声闻法解脱道是究竟教。真实的法教(实教)则是佛菩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古来证悟之道便不是断除烦恼之道,这在理上没有淆讹之处,证悟的道理还是衔接上大乘法义,以大乘所说的实际,这第一义谛,这实际理地,这真正的真如缘起,这二乘人所不知道的也无法亲证的法界实相心:如来藏来作真正的缘起,只有这个无有生灭的永恒实际,藉由其支持三界诸法体现的功能体性,所以三界诸法皆可说是其功能体性的体现,所以诸蕴的实际相可说是如来藏相,即使以烦恼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连听闻都没有的人,根本不知道这中的道理,这中的实义,又如何去修,又如何去证呢?这样说要了解这生命中的实相,岂不是缘木求鱼!如同有人以为这生命中的实相,是在不断地打坐中,就可以得到,不断地到一念不生,这样就可以得到,如是的虚妄!以没有一个念头生起,又如何去观察一个真正的实相,实相要能被观察,如是的「不相在」,至少也要有可以想要观察的,这样这个被观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来、他们可不想修习三乘菩提深妙法道,他们需要既快速又简单的法可以即身成佛,而三乘菩提中连最粗浅的声闻菩提断我见,在经典中说都需要作勇猛的四加行,如此思惟观行精进不懈,然而藏传佛教的学人于过去生熏习的佛法正见很少,对于三乘菩提的义理难以接受,心中疑见不断,当然全都无力修习,更别说是实证了;即使当他们开始实修三乘菩提,不论是哪一乘,都必须断除我见,必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以佛菩提道又称为大菩提道,也就是含括了佛菩提道与解脱道这二主要道的,菩萨修学成佛所必须经历的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的五十二阶位来说,十信位经历一劫乃至一万劫,修集对佛法僧三宝以及因果法则的信心;有了信心以后才能进入初住位修集布施功德,二住位修集持戒功德,三住位修集忍辱功德,四住位则修集精进功德,五住位修集禅定功德,乃至到了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开始唯识行之人,才是修道位的圣者。五者究竟位。谓具足果地智及果地断,究竟无余,故名究竟位,即是唯识果也。从上面的述说便可大概了知成佛之道之过程阶段。第三位的胜解行位涵盖的范围很广,初从明心亲证如来藏之七住位开始,末至初地之入地心皆是胜解行位,又名见道位。此位之开始就必须亲证自心如来藏,才能够能于三乘诸经渐起胜解及胜行,接着才可以进入内门修行六度万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问:鬼讲那一种语言呢?答:世界刚形成,可以住众生的劫初,鬼和人一样都说梵天的语言,后来人类的语言开始有种种变化,鬼的语言也就随之而变。也有人说,鬼从那里死,就保持那一道的形体及语言。有人批评这种说法不对,因为如果无色界的众生若是死了的话,不是就无形体也无语言了吗?因此应该说,众生死了之后,投胎到那一道,就讲那一道的语言,及变成那一道的形体。四、饿鬼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陀一再开示诸比丘,要他们不断修习四圣谛,如果能真正理解四圣谛,实践八正道,经由四圣谛和八正道,就可建立阿罗汉的解脱知见和一切胜行,因此而证得圣果。关于四圣谛的义理,且引《中阿含经》卷七《象迹喻经》而说:尔时尊者舍梨子告诸比丘:诸贤!若有无量善法,彼一切法皆四圣谛所摄,来入四圣谛中,谓四圣谛于一切法最为第一;所以者何?摄受一切众善法故。诸贤!犹如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由此又产生另一个问题:佛教传入锡兰时,是二部兼有?还是独其一部?早于玄奘的法显于西元399年离开中国去印度求法,于五世纪初期到达当时的锡兰(师子国),并居留两年(411-413),著有《佛国记》(又名《高僧法显传》),其中并没有记载关于锡兰佛教部派的任何描述。此后的玄奘(627-645年求学印度)在《慈恩寺三藏法师》记载:[是时闻海中有僧伽罗国(此云执师子也)。有明上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不过如果有缘,将来你离开了表相佛法而走上了实证的佛法,当你实证了自己身中的造物主,你就会相信我今天所说的确实是丝毫无诳,完全如实。第三点我想要提示大家的是:你愿意被误导吗?这个问题很重要!因为后面所说的,对于第一次来听我演讲的诸位来说,应该是有一些麻辣的!但不会很麻、也不会很辣!刚好是你可以接受的地步。可是我先要提示诸位:你愿意被误导吗?我想,每一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