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从这里开始,世尊便详细的说明了佛所用的计量单位。一个洛*是十万,也就是10^5(10的5次方)。1.俱胝=100洛*=100x100000=10000000=10^7。(1千万)2.阿庾多=俱胝x俱胝=10^14=1的後面接14个0。3.那由他=阿庾多x阿庾多=10^28=1的後面接28个0。4.频婆罗=那由他x那由他=10^56=1的後面接56个0。列出来就是: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5.矜罗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如果从佛教的角度来看,有没有生命,是要以有无如来藏来判定,但如来藏无形无相,除非开悟的人能够一眼认出,一般人要如何去判断有没有生命呢?那麽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观察它有没有自我意识,因为除了入涅槃的阿罗汉外,所有的众生,第七识一定都还在,只要有第七识,就有自我意识,有自我意识,就必然有爱恨欣厌等情绪,连细菌或病毒都不能例外。近一步说,密宗的夺舍法或一些借尸还魂的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为人才明,达解深法,赞叹妙义开悟愚蒙,人闻其言莫不咨受,宣用为珍宝,从智慧中来。为人音声清彻,从歌咏三宝中来。为人洁净,无有疾病,从慈心中来。」】白话解释:佛陀跟阿难说:人如果培福的话,就像这棵树一样。它本来只种下一粒果核而已,后来渐渐长大,却能结成无量的果实。为人而能当国王、大臣、长者等,并且地位尊贵而有权势的人,都是从礼敬佛法僧三宝中来的。为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听过他的回答的居士们往往都觉得张居士的开示很有道理,并越发认为张居士可能是登地的大菩萨了,不同于一般的人。张居士平时常去家附近的一个朝鲜狗肉馆吃狗肉。前几日,他从外地回来,感到肚子饿了,就先去了那家朝鲜狗肉馆。老板热情地向张居士介绍,饭店今天又有一只刚刚弄来的狗,张居士听后很欢喜,于是要了一桌狗肉宴----炖的、煮的、红烧的样样具全,狗脑、狗皮、狗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卷六佛陀开示:如果我们受持五戒的话,就有五种善法围绕着我们,就像是河水一样,会绕在大城的大城门的四周,让善法能够常得滋润以及增长,也会像恒河水一样恒流不断;这五种就是慈、悲、喜、忍以及信。怎么叫作慈心呢?慈就是不杀戒,因为慈心就会让众生安乐。能够不窃盗众生的财物,就是悲心;因为众生在世间,依着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会产生深重的我所的念想,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佛对于太岁应该有怎么样的一个认知呢?佛对这一部分,又作了怎么样的开示呢?佛说:观星斗为四邪命食之一。什么叫作邪命?其实就是我们上一集里面所说的,这个叫作邪命活,这个叫作捨命占候;也就是说,他捨掉了正命,而去作占卜、作观星望斗的行为,这样子的话是佛所不许的,这个是属于四邪命食。什么叫作四邪命食?第一个叫作仰口食,第二个叫作维口食,第三个叫作方口食,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佛所宣说的佛法告诉我们,命运是你造的,过去生的你造作的种种善恶业行造就了你今生的重大命运(佛法中称为正报身和依报),从你生在哪个国度,哪户人家,生得美丑健康还是残障聋哑,到你今生是富有资财还是贫困无依,是眷属恩爱还是妻离子散,是无病长寿,还是疾病藏身、短命早夭,这些都是你过去世造作业行的果报,都是自作自受的结果,是你今生不得不受的命运;而与此同时呈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他让这位员工在公司自己开发的一个小区里任选一套。结果这位部下选了一个120平方的大套,让这位老板很是不爽。他以为这位部下会自觉地选择一个80平方的小套,没想到他这么贪。他改变主意,自作主张地送给这位部下一个80平方的小套。于是这位部下心怀不满,这位老板也失去了一个好员工。丹麦著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晚年想培养一个人,在众多候选者中,芬森选中了一个叫哈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在椅子上,在午后的阳光中懒懒的小憩着,心中什么念头和想法都没有,全部身心合一的存在着,不知何时有了一念,微细的一念,而开始感知,慢慢的感知到眼前的红、眼前的亮,心里更着又是一念想动一下,但身体还是没动,只是靠着,接着头脑中出现一个想法:如果把那个靠枕找来垫在腰下会更舒服些。于是慢慢起身去找靠枕,刚刚重新坐稳,还没来得及享受这份惬意,心中不禁又起一念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那为什么众生会去贪着佛法的功德呢?众生会贪着佛法的功德就是想不劳而获、就是想不修行,那你死的时候只要烧一烧东西给你,你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烧一烧东西给你你就能够离开三恶道的痛苦,你就能够离开世间法的痛苦,乃至于这样子你就能够解脱。这个叫作妄想、这个叫作痴心妄想,痴心妄想就是想不劳而获。众生都是这个样子,众生都是想说平常都不用修行,到最后的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就如世尊开示说:【若父丧已,堕饿鬼中;子为追福,当知即得。若生天中,都不思念人中之物,何以故?天上成就胜妙宝故。若入地狱,身受苦恼,不暇思念,是故不得;畜生人中,亦复如是。】(《优婆塞戒经》卷五)世尊开示这段经文的意思是说,往生的长辈、亲人,除非他是落入饿鬼道中,我们为他追福才有用;如果他是往生到天界、人间或者地狱、畜生道的话,那么为他作追福供养,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像释迦牟尼佛在阿含部的《尼拘陀梵志经》中就自己说:【我常作是说,或有正士,不谄、不曲,及不虚诳,正修行者,我即为彼说法教示,如应开导。】不谄一定是正直的人,即使是面对真善知识而意欲求法时,也仍然没有谄媚心,只有恭敬奉侍的心。不曲是正直而行的人,一定不会应行而不行,不应行而行。不虚诳则是说话诚实都不遮隐、都不假说,也不会只说一半,或是掐头去尾只说中间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细菌为什么是有情呢?现在医学已经证明了;医学家用一些药来试验,同一批细菌,他用一种它没接触过的药放进去,这些细菌会过来接触,接触后赶快游开了;第二次再把它放进去,他们都懂得躲开了,不会再来接触然后才离开;这表示它也有简单的记忆,既然有记忆,那一定是有情啊!植物不会懂得要躲开的,植物不会有讨厌或喜欢的情绪,它只是随着因缘漂流发展而已嘛!所以,可见细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先说五施,佛陀是这样的开示的,佛陀说:【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优婆塞戒经》卷六佛陀的开示是说:一切世间的布施,以无畏施是最为第一的,因为众生所重视的就是他的生命,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欲界是这样子,色界天他们虽然离开了抟食,可是他们以触食、意思食还有识食作为饮食;乃至无色界,他们也有他们的饮食,他们以禅定中的触食、意思食跟识食作为存活。所以说,不同的境界的众生,都会有他四种食的食用,而使得众生安住在他的世间的境界里面而长存着。如果这个因缘中断了,他的食中断了,他就继续转生而轮回生死,在不同的境界里面。我们说佛的饮食观,就要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外佛在戒律也开示过:菩萨看见众生,有急难需要布施时而不布施,那是犯戒的。所以菩萨应该去布施,更何况五元、十元对菩萨而言是小钱,千万不要吝惜,如果这个人真的是骗你的,你只不过损失五元、十元而已,不是吗?更何况你也成就布施的功德,未来这个人,他连同本金利息一起奉还给你,有什么不好的?所以有智慧的人,身边会准备一些小钱,随时随地准备去布施,如果看见有人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当阿难一说完,那位女子便拒绝阿难的请求,并恶言恶语的要阿难赶快离开。阿难回去向佛禀白后,佛反而叫迦叶尊者去化缘。当时,迦叶在佛旁听到阿难化缘不成的消息,也觉得自己没有多大的把握;但是佛陀吩咐了,不得不去化缘。当迦叶来到瓜田时,女子一看见迦叶,很高兴的站起来,向尊者顶礼,并频频询问尊者从哪里来?要去哪里?是否需要食物充饥等等。而且不待迦叶开口,主动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像《毘耶娑问经》中世尊开示:如是施报不离施主,未熟不受;命行不尽,不得施报。譬如树王尼拘陀子,其子微细,种之在地则不可见,至树生时方乃可见。施主施福亦复如是,和合熟时乃得果报。(《毘耶娑问经》卷1)必须等到尼拘陀树种子消失,新树才显现出来。布施的福报也是一样,必须今生舍报——五蕴消失了,来生的五蕴现前之后才会受报。所以佛法中讲因果,是讲三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并且特地打开车门让我快下,他反复指给我看,直到我下了车,还看见他隔着玻璃向我指方向,内心感动得呀!我在这里得到过很多本地人的帮助,点点滴滴不胜枚举。我的中医医生,刚认识她的时候,曾经为钱的事情发生过不快,我发现她每次都收我诊费22元,而收别人只8元10元。问她的时候,她很诚恳地告诉我:我看病是量力收钱,有些附近的居民我认得,知道他们景况不好,我就少收, | 三摩地 2018-07-22 |
|
|
137.供养法师,流通大乘经,宣讲如来秘密法藏,使大众开心眼,得无量福报。138.供养菩萨诸佛,福报无尽。139.供养父母或布施病人,也得无尽福报。140.今生帮众僧洗浴,来生面目端正,众人敬仰。141.今生喜欢赞叹读通经法人,来生音声优雅美妙,令人听到心生欢喜。142.今生喜欢持戒,来生身相端正。143.今生造井供人水,种道树给人遮荫,来生作人王饮食丰足。144.今生喜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