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可是问题来了,既然菩萨也证得这样的三昧,为什么还会有生生世世继续在三界利乐有情的事实?而定性声闻人却都是要入无余涅槃的,到底这个差异在哪里?前面说过,菩萨也证得如同二乘人所证的出世间法的三三昧,却又证得另外一个层次的出世间法,称为世出世间法。换句话说,正在世间示现的时候,祂本然就是出世间法,所以称为世出世间法。菩萨证得这个层次的三三昧,却是不共二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解脱道者谓:断除我见及我执,于声闻法中即是初果至四果所断之烦恼也。初果所断之烦恼为三缚结,即是我见、疑见、戒禁驭见;二果所断烦恼为减低欲界项恼之贪著,令贪瞋痴淡薄,名为薄贪瞋痴;三果所断烦恼为五下分结,即是欲贪、瞋恚、我见、戒禁取见、疑见,四果所断烦恼为五上分结,即是色界贪、无色界贪、掉举、慢、无明。(摘录自平宝导师著,《甘露法雨》,自序,页1,佛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谓的世俗僧,是指剃发、著染衣、受声闻别解脱戒的出家人,本身持戒清净,亦名清净僧。如果能够供养胜义僧及世俗僧,可以获得很大的福德,如经中开示:若施畜生得百倍报,施破戒者得千倍报,施持戒者得十万报,施外道离欲得百万报,施向道者得千亿报,施须陀洹得无量报,向斯陀含亦无量报,乃至成佛亦无量报。(《优婆塞戒经》卷5)佛开示:布施给畜生,尚且得百倍报,更何况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若是你度他在大乘法中悟了,这才是真正的大利益,不但得到声闻初果,而且还证得法界的实相,这个智慧种子在他心里面,未来无量世都得到了受用。即使被度的人不能证得如来藏,但是断我见、断了三缚结后,最多不过七次的人天往返,也可以成为人天应供。何况是度众生证得法界实相呢,怎么不是大利益?能让人成就声闻初果是人间最大的利益;帮助众生证得法界实相,那利益可就更大了 | admin 2018-07-23 |
![]() |
谓声闻缘觉诸修行者。知人无我。见自他身骨锁相连。皆是无常、苦、不净相。如是观察。坚著不舍。渐次增胜。至无想灭定。是名愚夫所行禅。大意是:这是二乘修观行的人,知人无我,见自己和他人的五蕴、十八界、十二处,皆是无常、苦、空、不净之相。一心专注,观察不舍,得初静虑。渐次转胜至无想灭定,受灭尽三昧。因此种禅定不了法无我,不离相故,名为愚夫所行禅。云何观察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而五利使之根源即是我见,我见若断,五利使随之皆断,成大乘通教中之初果菩萨,即是声闻教之初果圣者,但通教初果人之心量广大而无声闻初果人之自利心态。所谓我见,略述如下:一者,断续分别我见,即是声闻法中初果人所断之我见也。谓如凡夫、外道之误认意识心为常住不断法者,皆属我见未断之人;或谓南传佛法中错悟二乘菩提者,同以种种变相境界之意识心作为涅槃心者,即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再者说,难道佛法就只有解脱果吗?而声闻人的解脱果,乃至说他证了四果,真的是究竟的解脱吗?以断我见为基础而开始进一步去求参禅明心,那才是菩萨的七住位,后面还得要满足十住位,然后十住位之后还有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等等这么多的菩萨阶位,要一一去修证。这个初分证出家法,还真的是基础而已! (原标题:真求出离三界法,不在身相作文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谓声闻道及菩萨道。彼声闻道者。谓八圣道。菩萨道者。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阿含部《央掘魔罗经》【谓过去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不可得。】——阿含部《央掘魔罗经》【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m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子们!如果是真想学佛而不只是学声闻、缘觉,想在此一生当中找到回家的路,那就得寻找明心与见性的方法,因为明心与见性才是回到本乡的唯一道路;如果不能明心,将会永远都是在外门修学佛法,入不了真正佛法门的。假使是求往生极乐世界,是求上品上生或是上品中生……乃至中品下生,也都得先做深入的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自己的目标,然后努力去修。但是学佛之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遇之师皆自称禅宗正统,亦有显赫传承,然观其禅法:或以定为禅,或以无念为禅,或以见闻觉知之灵觉心为禅,或以声闻禅为禅,皆非菩萨。此际真善知识难求是第四难也。五者末法佛子,世智辨聪,慢心深重者甚多,苟无显赫传承及大名声,虽有方便善巧及真实修证亦不被信受。为有此五难,故余多年以来,凡遇学佛人,多劝其念佛,求生极乐。《央掘摩罗经》云:更有第一难事,谓于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方广如来藏经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胪卿肃国公食邑三千户赐紫赠司空谥大鉴正号大广智大兴善寺三藏沙门不空奉诏译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住灵鹫山宝盖鹿母宅,于栴檀藏大楼阁中成等正觉,十年之后,当热时际,与大苾刍众千人俱,有学、无学、声闻、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皆得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获得正智。犹如大龙所作已办,舍弃重担逮得已利,尽诸有结到于彼岸。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以用奉献一一如来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以如是事普为一切过恒河沙现在诸佛。如是次第乃至过五十恒沙众宝台阁。以用供养过五十恒沙现在诸佛及诸菩萨声闻大众。乃至无量百千万劫。金刚慧。不如有人乐喜菩提。于如来藏经受持读诵书写供养乃至一譬喻者。金刚慧。此善男子。于诸佛所种诸善根福虽无量。比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尔时世尊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不遇声闻缘觉师.愿我得遇菩萨僧.受学大乘第一义.不久见道证真如.随度重关见佛性.随我导师入宗门.亲证三乘人无我.愿具妙慧勇摧邪.救护佛子向正道.普入大乘第一义.受学究竟微妙理.愿随导师学种智.通达初地法无我.修除性障起圣性.发十无尽大愿王.愿我依佛微妙慧.善修菩萨十度行.无生法忍增上修.地地转进无障碍.乃至究竟菩提果.不舍众生永无尽.愿我世尊恒慈愍.冥佑弟子成大愿.南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云何智胜?如来所有四无碍智,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智胜。云何具足胜?如来具足行命戒见,是名具足胜。云何行处胜?如来世尊修三三昧、九次第等,非诸声闻缘觉所及,是名行处胜。云何不可思议胜?如来所有六种神通,亦非声闻缘觉所及,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是名不可思议胜。云何解脱胜?如来具足二种解脱胜,除智慧障及烦恼障,永断一切烦恼习气,智缘二事俱得自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二谓声闻菩提无我之实证正理,大悖众生执我、贪我邪见故,极难弘传。三谓缘觉菩提缘起正理深妙难知,基于信受深妙难证之本识始能成观,非末法众生所能相应故。四谓实相般若甚深极甚深,明心之后方能实证,声闻、缘觉所不能知,能相应之菩萨远少于二乘学人,住持宗门正法实难故。五谓增上慧学一切种智之弘扬与住持,倍难于实相般若之弘传与住持,欲令多劫相随之往世亲人悉入种智 | admin 2018-07-23 |
![]() |
已经证得阿赖耶识的人,就能现观阿赖耶识确实是有这种本觉,但是从来没有对六尘的见闻觉知;能够这样亲证的人,就是始觉位的菩萨,同时也是声闻初果的实证者,因为在证得本觉的时候,必定同时也断除了我见。阿赖耶识心体本就具足一切法,也就是一切有情因地本有的心第一义性;证悟这个从来不起妄念的第一义性心的人,就名为觉者、名为始觉。如果一个还没有证悟这个真实心,却把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意即:觉悟声闻菩提者,即成声闻乘的圣人;觉悟缘觉菩提者,即成缘觉乘的圣人;觉悟佛菩提者,即成贤位或圣位菩萨乃至成究竟佛。然而此中异同,错综复杂,绝非三言两语便可厘清。末法时期,由于一般修学佛法之人,对于三乘菩提普遍缺乏正知见,无法了知三乘菩提之异同;对于三乘菩提之共道与不共道懵无所知,因此导致久修佛法而不能突破、甚至停滞不前的情况,可谓彼彼皆是;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谓声闻道及菩萨道。彼声闻道者。谓八圣道。菩萨道者。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藏。】——阿含部《央掘魔罗经》【谓过去一切诸佛世尊。于一切众生所极方便求无如来藏不可得。】——阿含部《央掘魔罗经》【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m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菩萨还有另外一种生于安乐,不但不共于一般人,也不共于声闻人,那叫作法乐。因为菩萨从证得法界实相之后,而得到这种法乐;而声闻人不证法界实相,所以不得这种法乐。为什么说菩萨有这种法乐?因为他从证得法界实相的人无我开始,乃至法无我的过程中,他越来越明白:原来生活就是佛法!而不是像一般人所说的,要把佛法用到生活之中。世间的种种事情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不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也就是说,在佛法上不仅能够教导学人实证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而了生脱死,而且能够教导学人亲证生命实相乃至圆成佛道,这样的人就是明师。这样的明师,从明心的菩萨开始一直到佛,都属于明师所摄。依此标准来衡量、简择诸方大师说法,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不是明师了。譬如,有人主张意识是常住法,你知道这个人一定是常见外道。如果有人主张不需要有第八识就能出生万法,而且缘起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