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年龄小的时候觉得的世界光怪陆离,总有着数也数不清的逻辑让自己无法适从,长大后,却还是发现无法适应,于是不明就里地给自己安了一个天生幼稚的罪名。也许一直想找到在人群中游刃有余的那种惬意吧,但终究还是不能,也就认了。心情终于放松下来,也不想着向谁啊谁的靠拢,有了许多自己的逻辑,站在自己的逻辑上看别人的逻辑,倒很有趣。 又想起自己喜欢的一个比喻:神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乃至继续推广弘传数十年后,终能使中国成为全球最高阶层文化人士的皈依圣地、精神祖国;流风所及,百年之后遍于欧美社会各层面中广为弘传,则中国不唯民富国强,更是全球唯一的文化大国。如是复兴中国佛教文化之举,盼能获得广大佛四众之普遍认同,乃至广有众人付诸实证终得广为弘传,广利人天,其乐何如。——平实导师著《法华经讲义自序》(原标题:责任与义务不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问:何谓轮宝?何谓庄严报身?如果以天眼观之,是否与未证者不同?佛经上菩萨摩诃萨都有名号,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名号?佛菩萨或阿罗汉都有光环,那么入初地菩萨是否也有光环?种种细节,敬请明示。答:《明心与初地》是为会中已经明心,想要进修初地的人所说的法;因为在《成唯识论》课程中有极详细的解说,所以此书中只作补充的提示,因此较为简略。关于轮宝,请见《菩萨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就像一个清净的容器竟然里面放著脏东西,然后这两个又不能分离,因为这脏东西如果不放在这个容器里面,它没有地方放。因为我们烦恼的染污的脏东西,跟这个容器一定要一起;如果要把烦恼的脏东西离开这个容器,是没有办法的,因为除了这个容器之外,我们众生没有别的容器了。我们每个有情就只有这一个容器,每个人有一个自己这样的容器,而这个容器是清净的;可是我们七转识所运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第二类外道所误解的「无我」--常见论者的「无我」主张这一类「无我」的法师居士们常说:当你打坐到一念不生的时候,你不要对自己起执着,也不要去对世间的一切法起执着,然后你来反观你自己的心,也就是觉知心自己是空、无相,那就是空性了,这样就是证得真如法身了,不但是证得真如法身,而且是佛地的真如法身。然而他们所证得的真的是真如法身吗?当然不是。他们所证的真如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成唯识论》卷三【佛告迦叶菩萨言。善男子。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大般涅槃经》卷七【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佛性如是微细难知。云何肉眼而能得见。佛言。迦叶。善男子。如彼非想非非想天亦非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此处所说的菩萨受用一分的出世间的解脱之乐,是因为他能够在因地善观蕴处界的虚妄,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会对五欲有过分的贪着,所以一部分就显现在前面的知足常乐之中;但此时菩萨不但只是知足,进一步他还知道说,他并不需要那一分五欲之乐,因为是虚妄的。世间人往往当自己设定一个五欲的目标,或者设定一个人生的目标之后,就努力的去追求。能够获得相对的成果,当然是应 | 三摩地 2018-07-23 |
![]() |
70岁的母亲瘦瘦的,原本只有一米五的身高,被岁月又缩减了几厘米,看起来更加瘦小,面容却仍然光洁,不见太多沧桑的痕迹,头发亦未全白,些许黑发倔强地生长着。我们借了一辆车回去接她。她早把居住了几十年的老屋收拾妥当,整理好了自己的行李。那些行李中有两袋面,是她用家里的麦子专门为我们磨的,这种面有麦香。但那天,那两袋面我决定不带了,因为车的后备箱太小,我们要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他在佛门中享有一定的名声与地位,才被人称为名师,所以他座下一定有很多徒众,或者在国内、国外拥有许多金碧辉煌的道场。可是他所说的法,一定符合佛所说的吗?不尽然!说不一定他所说的法完全与佛所说的背道而驰,走上常见外道与断见外道中,乃至有人走入邪淫的外道中。故学人不能不慎啊!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怀疑:佛门中真的有常见外道、断见外道乃至邪淫外道吗?对此,后学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如果不一代接一代地努力破邪显正,佛法就不可能延续到七千年后,将会提早灭尽,所以破邪显正是每一个佛子的责任。这最后的认识很重要,不可以允许有人把外道法(如欲界之甘露及有为神通)拿到佛法里安置、说这就是佛法--将外道法来取代真正的佛法。佛也说过不可以执著无因论的缘起性空(如古天竺月称、宗喀巴,今印顺法师及),所以佛在经里说:若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责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间一切问题的答案都能从佛法中找到,我们要用佛家的智慧看待世间一切事,那么,清明节祭奠亲人烧纸钱,是为了在那个世界里依然生活富足,这样做管用吗?我们知道人有六道轮回,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鬼道和地狱道。如果亲人死后生到了天道,天界一切不缺,比我们人富足百倍,当然不会需要我们的钱财;如果他投生在人间也收不到,有谁听说一个人睡醒一睁眼忽然看到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用片言只语地写下了自己在死亡的阴影下对生活的思考。当我那辆租来的车子拐上莫里在波士顿一个僻静的郊区西纽顿的那条街时,我手里握着一杯咖啡,肩膀和耳朵间夹着一部手机。突然,那幢房子跃入了我的眼帘。我踩下刹车,咖啡晃出了杯子。车停下后,我瞥见了车道上的那棵日本大槭树和它旁边坐着的三个人。坐在两边的是一个年轻人和一个中年妇女,中间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老人&mda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师不论是晚上睡觉或是早上起来、又或是写字读书,都能做到心不离佛,他这样非常积极地念佛,透过念佛法门而成就了非常殊胜的念佛功德,在净土宗上成就卓著。鉴真和尚,(688~763),唐朝僧人,律宗南山宗传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meng),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天宝元年(742),受日本佛教界和政府之邀,鉴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这第二种的情形就像这样子:他看到了镜子里面的影像,但他没有看到镜子,他知道影像是生灭的,但是他不知道镜子在哪个地方。那么还有第三种情形,就是他看到了影像也看到了镜子,他知道这个影像其实是这个镜子所显现出来的。那么以这三种情形来看现实中相应的三种人,当然第一种人是最愚痴、最没有智慧的,因为他连镜子当中的影像是不真实的都不晓得;第二种人他知道镜子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重点不是剪完之后好不好看,重点是我觉得我特别狠心,为了找新感觉就这样决绝地把陪伴了我三年的长发抛弃了,甚至失去它的当下我都没有一点点的心疼,我怎么可以这样呢?作家王尔德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习惯,后来是习惯造就我们。它陪伴了我三年,1086个日夜,我细心呵护它的光泽和分叉,它给我随风飞扬的温柔和潇洒,就算是个人,也没有这么亲密无间过吧!细想来,怎能不责怪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人间如此,地狱、饿鬼、畜生、修罗、色界天、无色界天也都是如是,都是因为如来藏之本来存在,永不坏灭,能集藏一切善恶业种子,所以使业种可以现行,而去到未来世受种种的善恶业果报。譬如有人造了十善业而不犯众生者,可以生到欲界六天,享受欲界天的胜妙五欲;但是造了十善业以后,如果因为无知、迷信而诽谤、破坏,就必须先下堕地狱受长劫尤重纯苦,苦报受完以后,才能转生到欲界天中享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世亲菩萨听了以后,内心感到十分的震惊和恐惧,马上敦请无着菩萨为他解说大乘佛法,譬如《华严经》的〈十地品〉等大乘经典。由于世亲菩萨一向聪颖睿智,一听立刻领悟到大乘教理确实是超越于小乘,因此转而信奉大乘。从此以后便在无着菩萨的座下遍学大乘法,凡为解说无不通达,这才知道自己从前谬赞小乘,毁谤大乘,误人误己,实在是罪业深重,于是便在无着菩萨面前发露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今时佛教有大患存焉,谓外道化、世俗化、法义浅化、密意失传、悟后进修诸地之道次第混淆,此五乃佛教未来弘传之大患也。大意摘要:1、佛教之密教化,消灭佛教于众人不知不觉间;2、佛教世俗化、浅化后,则与外教之行善无异,则佛教之胜妙、了义、究竟之特质便随之消失;3、佛学之学术研究,唯能增长意识思惟,唯能令行者意识执著性增长;唯能令诸破坏佛教之欧美研究佛教者,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亲爱的儿子:我有时候会叫你大哥,你知道为什么吗?当你在产房门口被推出来时,我以为我会很激动,我以为你也会像电视里演的那样,哭得惊天动地,向这个世界宣告着你的光临。但其实不是,根据当时的录相记载,你很淡然的看了我一眼,眼神既不熟悉也不陌生。这让我想起大概6个月前,我在不丹见到的那个年轻的转世的样子,他只有十六七岁,却是六七十岁人的神情,我看见你的时候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她找到一个位子,坐了下来,专心致志地读起了书。突然间,她发现坐在身旁的一个青年男子伸出手,毫无顾忌地抓起放在两人中间的那个盒子里的饼干吃了起来。她不想惹事,便视而不见。这位心怀不悦的女士也开始从那个盒子里拿饼干吃。她看了看表,同时用眼角的余光看到那个偷饼干的人居然也在做同样的动作。她更生气了,暗自思忖:如果我不是这么好心,这么有教养的话,我早就把这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