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欢迎大家至各地正觉讲堂索取我们相关的书籍,那同时也配合三乘菩提、三乘经典来比对验证,这样就能够远离迷信而建立正见。如果你能够这样正确的吸收佛法正知见以后,就不会再落入被附佛法外道而误导落入迷信的偶像崇拜当中。——《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吗?》正伟法师开示【中国网】《正觉有约文化大讲堂》冀求广大佛门四众捐弃邪见,回归大乘绝妙而广大无垠之妙理,努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门中有一句名言,所谓「宁可将身入地狱、不把佛法作人情」。西方哲学也讲:「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所以在佛门中一旦涉及到第一义谛的真理时,你就要抛开人情,也包括亲情、友情、爱情。否则你在学佛法时,掺杂了个人「情感因素」在里面,皆不在「法理」上计较,而是在「情感」上计较,只在个人利益上计较,不在佛教前途大是大非上计较,常在心里面觉得「某师对我特别照顾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既然佛所认定的菩萨至少是明心见性的人,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探讨:菩萨到底有几个阶位?明心的菩萨在佛菩提道上究竟属哪一个阶位?佛曾开示,菩萨有五十二阶位,那就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所谓十信位,就是十种长养佛法信心的阶位,也就是听闻佛法的开示能够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的阶位;这样的阶位要经过一个大劫乃至一万个大劫,才能对佛的开示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法义辨正是纯粹从法上来讲,说你讲的这个法是对还是错;如果是对,为什么是对?如果是错,为什么错?要讲清楚,要有证据,要有正理;而不是像有些人只说你讲错了,却不举证说你什么地方错,为什么错,都不讲;他只是一味地说你错了,这样就不是法义辨正。得要举证人家错误的事实出来,再从理上来证实分辨,还得要引据经教来辨正,这样从理、教二方面都来作辨正,这才是真正的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是次第进修到佛地以后,佛世尊才能具足了知的;所以真心如来藏不称为空相,而称之为空性;因为祂有许多真实的法性存在,而且这些法性常住于世间及出世间境界中的缘故。若人在没有证悟之前,在阅读善知识的著作时,可能会变成这样子:那一段是那一段,这个法是这个法。不能连贯起来,得要真的悟了以后再来读,才能连贯起来。那么,真心既没有形、也没有色,妄心同样既没有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另外有一些众生,信受佛陀的教诲之后,很努力地精进;但是他想要求得自然慧,想要在无佛之世自己开悟因缘法,而成为「辟支佛」,这样的人就属于「缘觉乘」。辟支佛的智慧比声闻高一些,在他入涅槃以前,也会随缘以神通度化一些人,所以就以「鹿车」来作譬喻。另外还有一些众生,听佛陀说法之后能够发起大心,愿意长久地精勤修学。除了声闻乘的一切智,缘觉辟支佛乘的自然智之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做菩萨就是要坦坦荡荡,不怕别人挑错处,如果没错,就感谢别人的关照,然后继续欢喜地做菩萨,如果错了,就赶快忏悔,忏悔过后身心清净,仍然继续欢喜地做菩萨。我一直都记得张老师的这番嘱咐,她是那样一个温和简单如慈母般的人。其实要着手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有私心的,因为这几天在身边发生了一些事情,而我自认为自己被误会了,委屈至极,便忽然想起张老师的这番话。就私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般的众生大多是全心全意地忙碌世间的俗务,根本没有心思去想到解脱道,当他在有欠缺不足的情况下,没想到竟然有人会主动地提供资源以及关怀他,他感受到了这个施主是真的为他好,自然就会对施主很感恩,这时候就能够敞开心胸,听进平时听不进的善言。所以,这是一种摄受众生的方便,当他愿意欢喜接受的话,我们就可以为他说明三归依,当他理解之后,再帮他作三归依。等三归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寺庙仿佛变成了当地政府的摇钱树。所以,即使原来本没有的,后来也要造一个。有人说,这是一门新的生意,不要技术,不需厂房,打的是庙宇的主意,靠他人的虔诚和信仰攫取暴利。中国寺庙里的高消费如今中国的寺庙,只要稍微有点名气,尤其所谓景区中的,少有不收门票的!而且不仅收门票,庙里的高消费服务项目还很多。比如,烧香要买香,撞钟要花钱,求签要钱,解签也要钱等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否则,为什么要去拜求这些高高在上的神灵?!基于这种期待,拜求者就在人、神之间自觉不自觉地建构起一种交换关系,认为能够实现这种交换关系的,就是值得拜求的神灵,否则就不值得去拜求。近日,河北一位男子因求姻缘未成,失望之际,三次到庙里拜求神灵。可是,三次拜求之后,他的美好姻缘依然未能达成。这位男子竟然迁怒于庙中神像,入庙砸烂众多神像,造成寺庙损失万余元。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教主这么喜欢生人,把人出生以后,却没有好好地来教养,那你说没有好好地来教养,是怎么一回事呢?理由很简单,也就是说:第一,可能是你品管不良。那你说什么叫品管不良?就是你不会生人,你没有生人的技巧,你在出生人这个种类的时候,你的能力是失败的,你的能力是有瑕疵的。所以你把人生成有世间所能看到的好人、坏人,还有身体健康的人,还有身体残缺的人。第二,如果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一颗炸弹掉下来,炸死的都是恶人吗?世间上的人很难要求自己在每一个境地之下,都可以完全达到一个完美的善的标准。因此大家就想:是不是佛法中可以通融,把善的标准稍微降低一下?或是说我这样做是不是违背了善法?是不是变成了以后会遭到恶果?也就是说,我是不是触到恶的底线呢?在那种情况下就引生第二个问题是:我怎样去看待世间上的人?为什么有的人我觉得说他好象是一个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是入地菩萨于五地菩萨位所应当成满的功德,五地菩萨对于这世间,他自知他了解得不多,所以他会启动他的意生身,去无量无边的世界,来了解世间一切有情的作息,一切世间有情的许许多多的根器。他是透过这个方式来了解他们在做什么?他们会的是什么?然后有没有一些工巧的一些技艺,这些诸明(诸明就是明白这个事情的道理)需要他来学习,所以他一切究竟了知。所以佛法是反过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开示说:如果有人能够受三归依,应知他所得的福报不可穷尽啊!佛又举例说:迦陵伽国有七宝的宝藏,这宝藏的地点名称叫作宾伽罗,迦陵伽国人民不管大小男女,有人七天之中以车子或象马驼驴来挑担回去,有人七个月之中每天这样来搬取,有人七年之中每天这样搬取,仍然无穷无尽,显然这个七宝之藏它宝物非常多,但如果有一个人能以至诚心受三归依及八戒斋,他所得到的功德果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谓三恶道,就是饿鬼、畜生、地狱道去,所以真是令人哀悯。——摘录自《三乘菩提之学佛释疑(三)》第3集佛教天堂与耶稣教天堂的差异 (原标题:天人的最终归宿是哪里?)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不但不是他的愿望,因为他想说佛法中说众生平等,而阎罗王菩萨能够作这样示现,我当然也可以这样;因为他是真切地发了众生无边誓愿度的大愿,他怎么会这样就舍弃众生、不顾众生而一走了之呢?所以,他左思右想之下,开始寻寻觅觅。因为佛开示说,有一个法它是本然就自在解脱,为众生的万法所依,却也不禁制万法;亲证转依之后,证得解脱的同时,也不妨能够在世间示现。福德因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2〈报恩品第2之上〉: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经典中说,如何是世间最富有的呢?如何又是世间最贫穷的呢?慈悲的母亲还在家中的时候名之为富有,慈悲的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至恶处,生地狱中;来生人间,无有财物。所以者何?此道受无财物,谓男子女人不作施主,不行布施。摩纳!当知此业有如是报也。摩纳!何因、何缘男子女人多有财物?若有男子女人作施主,行布施,彼施与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饮食、衣被、花鬘、涂香、屋舍、床榻、明灯、给使,彼受此业,作具足已,身坏命终,必升善处,生于天中;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学佛是要让众生能够普济,能够普度一切的众生,不论他现在在哪一个恶道里面,不论他在哪一个善道里面,都能够究竟地利益。所以说即使你说,自己的修行能够多好,可以當到天人,然后可以过着永久快乐,在那个梦幻世界里面安住,这样还是无法的。没有世间,没有这样究竟的法,所以应当要来学佛。另外有的人,他心目中有一个想法,他说:实际上,我做人也不是坏人啊,其实我算起来 | 三摩地 2018-07-23 |
![]() |
3、杏仁有益大脑杏仁中含有的维生素E,可有效地延缓大脑因年龄导致的衰老问题。一般每天摄取两盎司就够了。科学家还认为,杏仁巧克力之所以对大脑有益,心理原因也不能忽视。在感到焦虑,忧郁或心情不佳时,吃几颗杏仁无疑是对自己小小的宠爱和嘉奖。4、蔬菜和关节炎希腊的科学家最近做的实验表明:绿色蔬菜吃得越多,患关节炎的可能性就越小。这是科学家针对330人进行的试验中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