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凉风吹扇令阎浮提其地皆净。尔时凉风吹阎浮提。其地净已中后半日。天雨种种佉陀尼食蒲阇尼食如是色食。所谓饭麨及以熟豆。雨如是等蒲阇那食佉陀尼者。所谓饼根茎叶华果及胡麻等。此佉陀尼如是复有油脂粔籹[nǚ]。此佉陀尼稻米末饼。此佉陀尼雨如是等种种食等。时金色王见如是事。心大欢喜踊悦无量善意心生。语诸大臣左右内外诸曹百官至眷属等。而作是语。卿等当看。卿等当看。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所以无论你做什么,随时随地要注意的就是自己的心念,看看自己的心念将来会感召什么后果?平素待人接物,你的心念是什么?妒忌、嗔恚、骄慢?我们要认真体会,认清楚,每消除一种不好的念头,你的境遇就会有相应的改变。没有嫉妒,你会恰当地赞美他人、没有嗔恚,你自然营造和睦的气氛、没有骄慢,会赢得他人的尊重。这都是由我们心念这个司令进行的调兵遣将。很常见的事情,平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小富由人,大富由天,命是定数,运是变数,我的一个朋友,五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发精品楼盘,一砖一石没有半点打折扣的地方,看到很多同起步的地产商都赚钱了,他还是坚持着,因为成本高,房子卖得不好,前年的时候基本已到了破产的边缘,记得也是这样一个深秋的时候,他说:下个月,货款利息再还不上,我可能就干不下去了。我当时听了真是觉得很伤感,这世界难道好人没有好报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因无当地户口,又兼右下肢残疾,五十多家单位面试,没有得到一个面试的机会。而且,当时我家里的经济状况,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连买土豆都要先赊着,而且家里还有十多万的外债。那一年的八月十五前夕,后学一念愚钝,吃下了很多,幸得佛祖慈悲,保佑我没有死掉。此后,我在街头跟一帮大学在校生一起,举着牌子做家教。当时的情况,现在想起来,真的不是辛酸所能形容的。偶尔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求男女得男女……那么声望、地位、功名等等,自然也就更不在话下了。《楞严经》更云,众生若能如实如理如法地按照佛经上讲的因果道理去做,求上述世间利益而不能满足者,则十方如来,皆成妄语,话说得多么斩钉截铁!真是把自己的退路都堵死了。末学读过很多宗教的经典,还从来没有看到哪部宗教的经典敢用这个口气说话的!末学相信,为发财而学佛的人很多,不为发财 | 三摩地 2018-07-22 |
![]() |
简单地说,就是要不违背佛陀所制定佛道修学所必须遵守的清净戒律。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出家人当然就是不淫),还有不妄语以及不酤酒,不论是归依时一并受持的五戒,或者是经过一段时间修学佛法之后,因缘成熟受持的菩萨戒中,都是列为重戒的。所以,从事屠宰或渔猎,会伤害众生的身体性命,是犯杀戒;贩酒就是卖酒,是犯酤酒戒;而娼妓则会引诱别人犯邪淫、犯淫戒。这些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是说布施了以后,看见受布施的人,他的身口意行不清净,或是把钱财用到不适当的地方去,受施了以后他反而去造恶业,所以来世将会遭受苦报;所以这位布施者,因此生起了后悔心。这叫作见受者过,所以生起了悔心。佛陀接着又说:另外还有三件事,也是会让人在布施以后产生后悔心:第一种,是畏他呵责。是说自己在财物上不自在,所以在布施以后,担心家人知道了会呵责他,所以心中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当你真的去诚实或忠诚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可能正面临下面这些情况:当你诚实地做报表时,上司要你修改数据,欺骗上级。当你与客户洽谈时,上司要求你行贿或做些****安排。当你埋头工作付出巨大的劳动,而在抬头喘息的片刻,发现提干或涨工资的事情已经过去,每个人都对你微笑,也都不对你提起这些事——你已经被排挤出局。诚实的劳动到底还有什么价值,你已经 | 三摩地 2018-07-22 |
![]() |
这个如来藏祂在凡夫位以及在解脱道的有学位当中呢,称祂为阿赖耶识;如果说修学到无学位了,也就是说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了,那就改称为异熟识;乃至于菩萨修学证到了极果,也就是到达了佛地的时候,又改名为无垢识,也称为真如。那么不管这些名称怎么样的改变,可是都是只有改变名称而已,祂的本体仍然是同一个。这第八识祂是前七识的所依,祂是万法的根源,祂不会在六尘上面起分 | admin 2018-07-21 |
![]() |
又名执持识(音译为阿陀那识),因为它能够执持色身使其不会坏烂,同时也执持种子与器世间(草木、山河大地等无情)。我们的如来藏拥有无量无边的功德,是我们需要在证解如来藏之后逐步修学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楞伽经》中开示说如来藏具有七种性自性:集性自性,性自性,相性自性,大种性自性,因性自性,缘性自性,成性自性。七种性自性已经属于佛法中甚深的法义,末学并无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是即使成为阿罗汉了,却仍然无法成佛,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在大乘法中,菩萨除了修学解脱的法门之外,还必须要修学佛菩提,然后再历经菩萨五十二阶位的修证之后,一切种智具足,才能成就佛地的大菩萨果。基本上解脱道它是三乘的共道,但是其中也有不同的地方。譬如说二乘解脱道,它仅能证得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而大乘菩提的解脱道,则可以证得四种涅槃!而除了可以证得二乘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超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比丘!若于此法增上智慧思惟、观察、忍,是名随法行。超昇离生,越凡夫地,未得须陀洹果,中间不死,必得须陀洹果。比丘!于此法如实正慧等见,三结尽断知,谓身见、戒取、疑。比丘!是名须陀洹果,不堕恶道,必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然后究竟苦边。】(《杂阿含经》卷三)意思就是说,对于五阴是无常、苦、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说"心性无见,则无不见,即于真如立遍照法界义",若是说佛子悟到的心,是能离六尘觉观的第八识,则对真悟者来说,此第八识又有完全不同于前七识的能见性,可知解悟与证悟非常不同,毫釐之差,天地悬隔。此如来藏,能生出每个有情的六根,六尘,六识,十八界具足,但祂自己却如痴如呆,远离六尘中的觉知性,但祂却有另一种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了别性,因此维摩诘经说:"知是菩提,了众生心行故",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说这个梵他是全世界之主,是天地的护持者,宇宙形成的时候,梵创造了诸天神只,生出了种姓,掌管天、地、空三界。就是相信宇宙一切万法都是由梵这个造物主所创造的,每一个有情最初也都是由梵这个造物主所创造的;个体的生命并不是从有归于无的历程,而是一世又一世从这个世界迁移到另一个世界的历程;就好像有一种寄生在树木之间,而以枝叶花果为食物的叫作尺蠖的这个蛾的幼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因为为了不让阿罗汉退转,所以祂必须施设一个中间一个让他能够休息的地方,让他以为说佛法走到这边就是了,但是因为祂做了一个化城让他能够休息。但是当他休息以后,佛就说:汝等当前进,此是化城耳。我见汝疲极,中路欲退还;故以方便力,权化作此城。汝等勤精进,当共至宝所。(《妙法莲华经》卷三)也就是说,我们从这段话我们就可以知道,如果你一口气要成佛,那么你中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以很多人就说,《心经》里面讲的空是缘起性空,如果是缘起性空,那一切法都不得成;没有如来藏,地、水、火、风、空这些都没办法组成,因为地、水、火、风、空都要靠如来藏来组合。所以龙树菩萨对于这个空,祂指的是如来藏。接下来我们要讲的另外一段,是在讲中道。我们来看下一段: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一段话在指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殊不知小乘佛法中,也已经在在处处隐说不生不灭的实相心体如来藏,譬如大众部说的根本识,化地部说的穷生死蕴,有部说的同随得等等,至今南传佛法中仍然还有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等说法,北传的四阿含诸经中,也仍然还有如、真如、心、识、涅盘本际、涅盘实际及五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的真实我等说法,这都是如来藏的异名。一、如来藏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此,众生在因地的如来藏有种种烦恼缠缚,与果地断除烦恼障与所知障究竟清净的无垢识,其本体都是那么清净没有差异;可是凡夫所见有染、有净,有差异;一切众生的如来藏本来就清净,都是离见闻觉知、不会六尘;因此,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同样为众生演说这样胜妙的法,那就是如来藏法。】由可知:每一位众生都有一个真实心,这个真实心就是如来藏。菩萨证悟时,当然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慧能祖师很清楚地在《六祖坛经》说他所悟的这个自性能够出生万法,叫作含藏识──也就是第八识。那这些错误,不管是佛门内、佛门外的错误,我们在这个单元,我们要依于一个方法而来作这样子的一个破斥,包括对于外道的破斥,乃至佛教当中错误的执著于小乘法,对于小乘法没有真正正确的认识这样子的一些邪说,我们要作一个很清楚的简择邪正。这个简择邪正依于什么?就是依于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若说如来藏是假名安立,无疑是毁佛谤法,拨无因果,成大邪见!造地狱业,来世必定受诸苦受,长劫以后恐仍将难以重生为人,皆非有智之人。因此广劝众佛弟子们,莫再毁谤如来藏心为非胜义实有,乃至谤言大乘非佛说;否则,妄说佛法,果报不轻。------末学正藏顶礼 (原标题:如来藏胜义实有,非假名安立)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