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一、大众依序站立(礼佛三拜)二、发露忏悔所犯重戒主法菩萨法师询问大众:"今此大众,是否有故犯菩萨十重戒,杀人、偷盗、邪淫、大妄语、酤(gū)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故悭、故嗔、谤三宝者?"(三度询问,若犯者,令其当众发露及忏悔)主法菩萨法师询问大众:"今此大众,若有覆藏之过失,或者知悉他人有覆藏之过失,乃至故犯菩萨十重戒,未发露忏悔,而仍参与诵戒者,应 三摩地

2018-07-22

若有犯十重戒者,教忏悔:在佛菩萨形像前,日夜六时诵十重、四十八轻戒,若到礼三世千佛得见好相者,若一七日、二三七日乃至一年,要见好相。好相者:佛来摩顶、见光、华、种种异相,便得灭罪。若无好相,虽忏无益,是人现身亦不得戒,而得增长受戒益。若犯四十八轻戒者,对首忏悔,罪便得灭,不同七遮。而教诫师于是法中一一好解,若不解大乘经律若轻若重是非之相,不解第一义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戒更进一步,在十重戒里面,戒不能卖酒,所以卖酒本身就是罪恶;酒虽然本身不是罪恶,但是卖酒本身是罪恶,因为卖酒会坏了众生的心性,让众生堕落,所以菩萨是不能卖酒的,菩萨卖酒比喝酒的过失还大。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喝酒会引生哪些罪恶呢?在经典里面,有说了哪一些东西呢?喝酒会促使烦恼业障的现行,我们喝酒的时候自然而然你的心智就会昏沉,心智就不明,所以就容易跟 三摩地

2018-07-22

菩萨戒以心为戒,非如声闻戒以身为戒;戒相虽因依据经论而有小别,然依精神主旨而论则无差别,故可归纳为三聚净戒:一、摄律仪戒——尽未来际受持十重戒,永无违犯;二、摄善法戒——尽未来际修学一切善法,于一切深经及所未闻法,无所畏惧,无有一善法不修学者;三、饶益有情戒——以四摄法饶益有情,救度有情置于佛法之中。若有佛子欲求成佛而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五戒和菩萨戒十重戒中的不邪淫,是指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是指不侵犯他人的眷属,和不侵犯“法守”(包括戒法、王法、世间法)的人而言。犯了这个,就是破戒、毁坏戒体;犯了其它的邪淫,则是轻戒。《优婆塞戒经》卷3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五戒和菩萨戒十重戒中的不邪淫,是指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是指不侵犯他人的眷属,和不侵犯「法守」(包括戒法、王法、世间法)的人而言。犯了这个,就是破戒、毁坏戒体;犯了其它的邪淫,则是轻戒。《优婆塞戒经》卷三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 三摩地

2018-07-22

譬如说,十重戒你要去持,但是对于法律所不允许的事情,你也不可以去违犯,因为法律是生长在同一国土里面的众生所能接受的最低行为标准,菩萨怎么可以去犯这种大家所能接受的低水准的行为呢?再来说,你也不可以做违反道德的事情,譬如说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然后买票不排队,这些都违反道德,因为这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也就是不管别人的感受,然后只图自己的方便,这样一个不清净 三摩地

2018-07-22

那么五戒和菩萨戒十重戒中的不邪淫,是指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是指不侵犯他人的眷属,和不侵犯「法守」(包括戒法、王法、世间法)的人而言。犯了这个,就是破戒、毁坏戒体;犯了其它的邪淫,则是轻戒。《优婆塞戒经》卷三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所有妻子心不恋 三摩地

2018-07-22

这个遮重的罪,在十重戒或五戒中只有一个,就是酒戒:卖酒、酿酒、开设酒厂、酒廊、酒店,都是遮重(悟后不肯善护密意,违背佛在定中或梦中的指示或告诫,也属于遮重)。这个遮重虽然无关心性缺陷与否,但不利于众生,也会对修行产生重大的遮障,所以佛特别指定这个不卖酒戒、不酗酒戒:不可贪杯、烂醉如泥,也不许制酒卖酒,否则就是犯了遮戒中的重罪。这个饮酒本身与一个人的 三摩地

2018-07-22

一、大众依序站立(礼佛三拜)二、发露忏悔所犯重戒主法菩萨法师询问大众:"今此大众,是否有故犯菩萨十重戒,杀人、偷盗、邪淫、大妄语、酤(gū)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故悭、故嗔、谤三宝者?"(三度询问,若犯者,令其当众发露及忏悔)主法菩萨法师询问大众:"今此大众,若有覆藏之过失,或者知悉他人有覆藏之过失,乃至故犯菩萨十重戒,未发露忏悔,而仍参与诵戒者,应 三摩地

2018-07-22

问:可否简单介绍如何不犯菩萨十重戒?比如我家里有一瓶红酒是购物时赠送的,我当时想:「我虽然不喝,但等我父亲来时可以给他喝」,是否已经犯了菩萨戒?现在该怎么处理这瓶红酒呢?介绍别人喝药酒是不是也犯戒?说四众过,只要与第三者讲别人的不好、过失或缺点,是否就是犯戒?那么该怎么讲话才不犯呢?如果有法师并没有见道,讲法肯定有不圆满之处,我如果对其他人说:「不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所犯是七逆罪,当然就遮止不许他受戒,如果只是犯了戒罪,则让他如法忏摩,就是要行忏悔法,向四位已受戒而不曾犯十重戒、戒体未失的菩萨戒子忏悔,以求灭除障戒之恶,发起感戒之善;这样作法成就,受戒才得戒,这就是受戒前的羯磨。受戒以后也有羯磨,主要是指受戒后的定期诵戒,因为在诵戒的时候,如果有戒子违犯所受戒律的话,诵戒之前就必须要先进行羯磨,好让犯戒者忏 三摩地

2018-07-22

如果是宗喀巴的《密宗道次第广论》,那就从头到尾都是明讲双身法;像这样的藏传佛教密宗,您愿意学吗?假使您受了菩萨戒,或是已受声闻戒而出家了,学了宗喀巴的两种《广论》以后,铁定要下无间地狱的,因为那是严重毁破十重戒的。假使你受了五戒,学了双身法,也是要下堕一般地狱的。如果一般人学了双身法而且与实修了,那可是师徒啊!因为一定要经过第三灌的师徒合修阶段,才 三摩地

2018-07-21

首先来讲这个戒学:一般人受戒的时候通常都是有戒相,譬如说受戒的时候向你说有十重戒----不可以杀生啊、不可以邪淫啊、不可以偷盗啊、不可以妄语啊、不可以喝酒啊……不管是这个十重戒或是五戒,这个都是有戒相的,所以它是属于相戒。不管是修习有相念佛或者是无相念佛,如果能够念佛到达事一心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前面所讲过的有相念佛三昧的状态或者是说无相念 三摩地

2018-07-20

】(《楞严经》卷八)好!这一段佛告诉我们说,有一位比丘尼叫作宝莲香,宝莲香比丘尼出家以后,依止于佛而出家修学,她持了菩萨戒,菩萨戒本身它是告诉我们,不能杀盗淫妄等等,有十个十重戒;可是她却私底下行淫,因为出家已经是要断淫,她是私行淫欲;同时她毁犯了菩萨戒,毁犯了佛语以后,还妄言说行淫非杀非偷,无有业报,这样子来妄言这些因果;讲这个话完了以后,就女根 三摩地

2018-07-20

彼若言有,则本质已非佛教法师,则是已经严重毁破声闻比丘根本重戒、已经严重毁破菩萨十重戒之根本戒者,已成地狱种性,自身已无比丘戒及菩萨戒之戒体,实质已是严重破戒之在家人,已无资格评论任何人。若彼言无,是否有覆藏之罪?复过半月之后即成僧残重罪,再半月之后即成波罗夷罪,除原有破戒之性罪及戒罪外,重加一重覆藏重戒之重罪,必入地狱。所以者何?修学密宗二十余年 三摩地

2018-07-20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96条/5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