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譬如说,十重戒你要去持,但是对于法律所不允许的事情,你也不可以去违犯;因为法律是生长在同一国土里面的众生所能接受的最低行为标准,菩萨怎么可以去犯这种大家所能接受的低水准的行为呢?再来说,你也不可以做违反道德的事情,譬如说随地吐痰、乱丢垃圾,然后买票不排队,这些都违反道德;因为这是一种自私的行为,也就是不管别人的感受,然后只图自己的方便,这样一个不清 admin

2020-02-19

像《梵网经》菩萨戒中十重戒的杀戒,说到不得咒杀,咒杀就是持咒语来杀人,然而于佛道真修实证的人,不会有杀害他人之心;有害他之心的人修证自然不高,当然都不是自己持咒直接取人性命,而是藉由所持咒语召唤驱使某一鬼神,或低阶的夜叉罗刹来杀人。例如律部经典中记载世尊制戒,就严格禁止比丘行毘陀罗法,毘陀罗是一种起尸鬼的名称,行毘陀罗法的比丘,就是持毘陀罗咒,召唤 admin

2020-02-19

像《梵网经》菩萨戒中十重戒的杀戒,说到不得咒杀,咒杀就是持咒语来杀人,然而于佛道真修实证的人,不会有杀害他人之心;有害他之心的人修证自然不高,当然都不是自己持咒直接取人性命,而是藉由所持咒语召唤驱使某一鬼神,或低阶的夜叉罗刹来杀人。例如律部经典中记载世尊制戒,就严格禁止比丘行毘陀罗法,毘陀罗是一种起尸鬼的名称,行毘陀罗法的比丘,就是持毘陀罗咒,召唤 admin

2020-02-19

因为佛陀说:如果造作十重戒的话,无论是修到三贤位还是十地菩萨,一切菩萨的果位都会失掉的。所以只有还未进入佛门或者是初学佛的人,对于因果轮回还没能够深信的人,才会胆敢轻易地胡乱造作恶业。所以即使是还没有证果的学佛人,也大多知道要提早规划往生之后的目标。譬如有许多的学佛人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为了要有十足的把握往生极乐,所以大多长年不断的精进念佛 admin

2020-02-19

佛教所讲的四不坏信戒是说,佛弟子应当:归依十方一切世尊,归依诸佛了义究竟正法,归依十方大乘贤圣菩萨僧,归依菩萨三聚十重戒;也就是归依佛法僧三宝以及受持菩萨戒。所以佛教有四不坏信与四不坏净,也就是佛弟子对佛法僧戒的四种坚固信心,不是四归依。也许有人要问,《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的观想念佛,是观想成佛吗?不是!《观经》所讲的观想念佛,只是一个工具,并不 admin

2020-02-18

因此,在这里也要告诫一切学人,不应该以盗法的心态来亲近真实善知识、来跟随善知识修学正法;因为盗法的罪,远比十重戒的窃盗罪还要严重,也比大妄语的罪还重。因此,一切学人如果有因缘能够亲近真实善知识,修学了义正法,千万不要以盗法的心态来修学;应该以受持了义正法的心态,护持了义正法的心态,想要让一切有缘的人都能熏习了义正法的心态来修学。(宗通与说通第126集 admin

2019-09-13

 如是无知于《佛藏经》所说之无名相法如来藏,于佛法中无丝毫证德,而求名闻利养,广作营运以成就世间大名声时,所说诸法同于外道而称为佛法、名为佛说,本质实属谤佛、谤法之破戒比丘,已破菩萨十重戒故,是谤三宝者故;而彼等诸大法师都不醒觉自身已是具足大恶业之破戒比丘,亦不检讨自身是否具有佛所许可广受利养之实质,而盲目营造世间名声以求广大眷属及随之而来种种 admin

2019-03-04

既如是,焉可说宗喀巴是反对实体明妃者?焉可说宗喀巴等黄教师徒为“戒行清净”者?宗喀巴如是传密宗道,菩萨戒之十重戒中,邪淫一戒已破,云何而言宗喀巴是改革者?是故宗喀巴仅将喇嘛与实体明妃之合修双身法者,加以较严格之条件限制而已,并未禁止黄教喇嘛与女人合修双身淫乐之法。并且主张必须修学双身法,以双身法作为黄教之根本法;如是心态,于其所造之《密宗 admin

2018-12-27

已有多处触犯谤佛、谤法、谤僧十重戒。9、净空与李洪志、喇嘛教一样认为还有超过 佛的“佛”(外道佛),其性质已属依附于佛教而创立的新兴宗教——邪教。10、净空拿着弟子们的大量血汗善款来大陆做敲门砖,以求落脚之地,第一笔就给中国妇联三千万人民币,末学当时在场。11、净空讲法有大量私货,曲解 佛陀原意,编造经文、教义和事例。12、净 admin

2018-08-16

因为佛陀说:如果造作十重戒的话,无论是修到三贤位还是十地菩萨,一切菩萨的果位都会失掉的。所以只有还未进入佛门或者是初学佛的人,对于因果轮回还没能够深信的人,才会胆敢轻易地胡乱造作恶业。所以即使是还没有证果的学佛人,也大多知道要提早规划往生之后的目标。譬如有许多的学佛人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为了要有十足的把握往生极乐,所以大多长年不断的精进念佛 admin

2018-08-16

因为佛陀说:如果造作十重戒的话,无论是修到三贤位还是十地菩萨,一切菩萨的果位都会失掉的。所以只有还未进入佛门或者是初学佛的人,对于因果轮回还没能够深信的人,才会胆敢轻易地胡乱造作恶业。所以即使是还没有证果的学佛人,也大多知道要提早规划往生之后的目标。譬如有许多的学佛人发愿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们为了要有十足的把握往生极乐,所以大多长年不断的精进念佛 三摩地

2018-08-10

”由此佛语开示可知,藏密双身法的弘扬者乃是最愚痴者,他们是已经违犯十重戒的邪淫戒,不只是违犯出家戒的淫戒而已,已是一阐提人,善根永断;而且他们依据宗喀巴的法义是极力否定如来藏的,他们跟著宗喀巴弘扬否定如来藏的法义,已是谤菩萨藏的一阐提人,善根永断,成就地狱种性,那是连基本的三皈依戒都失去了,更何况还有菩萨戒体的存在?早已经失去戒体了。既然传法 admin

2018-08-06

这在菩萨道里面是很不好的行为,完全与菩萨道的精神违背,因此故悭在菩萨戒里面,是属于十重戒之一。因为如果故悭而一毛不拔,那反而不如一般世间人,如何称为菩萨呢?世间人或一般慈善团体,也多普遍地在帮助众生,这也是大家平常都很容易看得到的。有悭心的人,必须逐渐透过修学布施之行,而远离悭贪之心;因此在经典里面的开示说:檀施为刀,破悭吝贼。这就是说明这个道理。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明白这个因果的道理以后,在布施时就应该要以至诚心,以及良好的财物来布施,同时也要选择好福田来布施,千万不要选择破法者或是严重违犯十重戒的坏田来布施。这个道理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才不会对布施的因果蒙昧无知,否则就会像某些人,到处努力广种福田,但是所种的却是毒田,那么来世只能收获剧毒的果报了。世尊又开示说:【善男子!智者施时不为果报,何以故?定知此 三摩地

2018-07-23

我们明白这个因果的道理以后,在布施时就应该要以至诚心,以及良好的财物来布施,同时也要选择好福田来布施,千万不要选择破法者或是严重违犯十重戒的坏田来布施。这个道理希望大家都能够了解,才不会对布施的因果蒙昧无知,否则就会像某些人,到处努力广种福田,但是所种的却是毒田,那么来世只能收获剧毒的果报了。 (原标题:财物、施心以及福田大小不同,未来世产生果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五戒和菩萨戒十重戒中的不邪淫,是指什么呢?我们认为,这主要是指不侵犯他人的眷属,和不侵犯“法守”(包括戒法、王法、世间法)的人而言。犯了这个,就是破戒、毁坏戒体;犯了其它的邪淫,则是轻戒。《优婆塞戒经》卷3说:“若复有人乐为邪淫,是人不能护自他身,一切众生见皆生疑,所作之事妄语在先,于一切时常受苦恼、心常散乱,不能修善,喜失财物, 三摩地

2018-07-23

在菩萨十重戒中有故嗔,这故嗔和恶口有关系。大致上来说,恶口有两种:第一种是大声的叫骂,或者是说声音不大,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和颜悦色的,但是讲话的语气却是尖酸刻薄,这也是属于第一种的恶口;第二种恶口是脸色大变,他不跟你大声讲话,但是板起凶恶的脸孔,脸色铁青来和你说话,这也叫做恶口。又譬如,讲话大声叫骂,或者以三字经啊五字经来骂人,那当然更是恶口了。如果 三摩地

2018-07-23

念戒是要忆念戒律,常常念戒可以使我们心生善法;常常持守善法戒,会使我们于戒不会违犯;于戒不违犯的关系,就不会有犯戒的重罪发生,至少在十重戒上一定不会违犯。不违犯十重戒,在佛法的修行上就能迅速的进步,因此要念戒。还要念天,为什么要念天呢?是说菩萨生生世世都应该有能生天界的异熟业,但是心里不去执着——死后不生天界。我们菩萨行者要有天人所应具有 三摩地

2018-07-23

正统的出家法师如果修习双身法,则很可能走错路违犯十重戒或就地狱罪以后以为是在精进。关于藏密双身法的详细举证,读者可以在网路上搜索相关资料求证,或是请阅《狂密与真密》一书。菩萨摩诃萨知道正精进与祁情进的分际以后,当然就能离辟邪隋进,从此以后当然就是正精进的修行者。正精进的修行者应当修正信、布施、持戒、多闻、智慧、大慈、大悲,才是正精进波罗蜜的修行者。 三摩地

2018-07-23

他犯了十重戒当中的其中一戒。他受菩萨戒是在别的地方受的,但是他当时受戒以后,对于这个戒不太在意,所以他犯了戒罪。当他来到讲堂以后,在讲戒律的当中,讲到会下地狱的这一部分,他感觉很恐慌;他发现自己犯了重戒,可能会下地狱;所以他跟我说,他想把工作辞掉天天忏,然后要忏到好相出现。我就跟他说:你可以天天忏,但不必把工作辞掉;只要你诚心忏悔,然后每天忏应该会 三摩地

2018-07-23

 «上一页   1   2   …   3   …   4   5   下一页»   共96条/5页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