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交谈间,曾会居士缘引《中庸》、《大学》中的话,参以《椤严经》,作附会宗门之解释,认为它们与佛教之本旨相符,并向明觉禅师讨教。明觉禅师道:“这个尚不与教乘合,况《中庸》、《大学》邪?学士要径捷理会此事。”说到这儿,便弹指一下,“但恁么荐取。”[禅门中,“这个”通常指代自性、第一义谛。]曾会居士言下领旨。天圣初年(1023),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更起心思虑,即有攀缘,即尘劳愈高烦恼愈深,不能至诸佛智顶”这一段时,恍然有省。于是他又反复熟读了多遍,遂感叹道:“石鞏云无下手处,而马祖曰旷劫无明,今日一切消灭,非虚语也。”居讷禅师悟道后,道誉日隆,后应南康太守程师孟之邀请,住持庐山归宗寺,既而又迁圆通寺。北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官方出资创十方净因禅院,诏天下有道者住持。在欧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为了进一步勘验宗本禅师,义怀禅师一日于丈室中问宗本禅师:“即心即佛时如何?”宗本禅师道:“杀人放火有甚么难?”义怀禅师知道他已彻,遂予印可。从此以后,宗本禅师便名播丛林。英宗治平元年(1064),漕运使李复圭,请宗本禅师住苏州瑞光寺开法,一时法席大盛,学众达五百余人。后杭州太守陈襄,以承天、兴教二刹无人住持,便请宗本禅师选居其一,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他劝重元法师说:“教尽佛意,则如元公者不应远教。禅法佛意,则如圭峰者不应学禅。世尊教外以法私大迦叶者,吾不信也”。他还经常告诉他的同学们说:“吾将南游,穷其窟穴,搜取其种类抹杀之,以报佛恩乃已耳!”不久,法秀禅师开始行脚南游。一日,他来到随州护国寺,偶然读到《净果禅师碑》。上面记载道:“僧问报慈:‘如何是佛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神宗熙宁末年(1077),杨杰居士因为母亲去世,闲居阅藏,遂栖心净土,并绘丈六阿弥陀佛像,随身观念。哲宗元祐年(1096-1094)中,杨杰居士被提为礼部员外郎,出任浙江提点刑狱。不久即谢世,有辞世偈云:“无一可恋,无一可舍。太虚空中,之乎者也。将错就错,西方极乐。” (原标题:199侍郎杨杰居士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但是,当时他对佛法并不相信。三十二岁时,刘经臣偶然与东林照觉常总禅师相识,相谈甚欢。在常总禅师的启迪下,刘经臣对佛教才生起敬服之心。从此以后,他便醉心祖道,一心想开悟见性。刘经臣后抵京师,礼谒慧林若冲禅师(天衣义怀禅师之法嗣)。若冲禅师为他举雪窦禅师接引一位僧人的公案--有僧问雪窦重显禅师:“如何是诸佛本源?”雪窦禅师答道:“千峰寒色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赵抃居士四十余岁,开始栖心佛教。曾参礼过北京天钵寺重元禅师,而未有省。重元禅师是天衣义怀禅师之法嗣。后来适逢金陵蒋山法泉佛慧禅师来衢州住南禅寺,赵抃\居士得便经常亲近佛慧禅师,请益佛法。可是,赵抃居士每次参问,佛慧禅师却从不容他措置一词。赵抃居士后掌管青州。政事之余,他经常参禅打坐。一次他正在打坐的时候,忽然雷霆大震,他便当即契悟,遂作偈曰:“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母知道他与佛有缘,十四岁的时候便听许他落发出家。四年后,怀深禅师开始云游访道,不久至嘉禾资圣寺,投净照禅师座下参学。一日,净照禅师为怀深禅师举良遂见麻谷之因缘。该因缘是这样的--寿州良遂禅师参麻谷宝彻禅师,麻谷禅师一见他来了,便扛着锄头去锄草。于是良遂禅师便跟在麻谷禅师后边,来到锄草的地方。麻谷禅师一见,根本不理睬,便归方丈室,关上门不出来了。第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天晚上,克文禅师听到一位僧人举云门祖师接引学僧的一则公案,该公案是这样的--僧问云门:“佛法如水中月,是否?”门曰:“清波无透路。”克文禅师一听,言下领解。于是他便前往参见黄龙慧南禅师,欲求印证。当时慧南禅师住在黄檗山积翠庵。初礼慧南禅师,因为未能契旨,没有得到印证,克文禅师感到非常沮丧。临行时,他抱怨道:“我有好处,这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因仰慕宗门,子琦禅师便放弃所学,前往礼谒翠岩可真禅师,请问佛法大意。可真禅师是石霜慈明楚圆禅师之法嗣。可真禅师一听子琦禅师之问话,便绷着脸,唾地道:“这一滴落在甚么处?”子琦禅师便摸着胸口,回答道:“学人今日脾疼。”可真禅师一听,便解颜微笑。不久,子琦禅师便辞别可真禅师,前往黄檗山积翠庵参慧南禅师,不到一年,尽得其旨。一日,子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出家后,于东京大佛寺受具足戒。后因听习《圆觉经》,稍微产生了一点儿疑情,于是便游方参学,专扣祖意。不久,行伟祥师便来到慧南禅师座下,随众请益,时间长达六年之外。一日,行伟禅师入室请益,很快就被慧南禅师喝出来了。行伟禅师刚要举足跨出门槛,一下子顿悟玄旨。行伟禅师后出世,住仰山接众,一时道风大播。行伟禅师平时接众,特别强调:自性虽无形无相,不可以用语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黄龙禅师喝道:“许多时行脚,无点气息!”庆闲禅师道:“百千诸佛,亦乃如是。”黄龙禅师便追问道:“汝与么来,何曾有纤毫到诸佛境界?”庆闲禅师道:“诸佛未必到庆闲境界。”接着,黄龙禅师又问:“如何是汝生缘处?”庆闲禅师道:“早晨吃白粥,如今又觉饥。”黄龙禅师道:“我手何似佛手?&rdq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壮年时,悟新禅师依佛陀院德修禅师出家,落发受具后,便开始游方参学。初至庐山栖贤寺礼谒法秀禅师。法秀禅师问:“上座什么处人?”悟新禅师道:“广南韶州。”法秀禅师道:“曾到云门否?”悟新禅师道:“曾到。”法秀禅师道:“曾到灵树否?”悟新禅师道:“曾到。”法秀禅师道:“如何是灵树枝条?&rdqu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因此他很难过,于是便每天晚上跪在佛像前,礼拜忏悔,并发愿云:“倘有省发,愿尽形寿,以法为檀(“檀那”的简称,布施),世世力弘。”一日,惟清禅师读玄沙语录,困倦不已,遂靠着墙壁休息,过了一会儿又起身经行,因为脚步太快,把鞋子弄掉了,于是他便弯腰拾取。就在这个时候,他豁然大悟。于是他便把自己之所悟告诉了祖心禅师。祖心禅师道:“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是以到这里,得不修江耿耿,大野云凝,绿竹含烟,青山锁翠,风云一致,水月齐观,一句该通,已彰残朽?”--云:“黄龙今日出世,时当未季,佛法浇漓(浮薄),不用祖师巴鼻,不用金刚眼睛,不用师子爪牙,不用杀活拄杖,只有一枝拂子以为蹊径,亦能纵横,任运卷舒,亦能高耸入天,壁立千仞。有时逢强即弱,有时遇贵即贱。拈起则群魔屏迹,佛祖潜踪;放下则合水和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白牯狸奴心即佛,龙睛虎眼主中宾。自携瓶去沽村酒,却著衫来作主人。万里相看常对面,死心寮里有清新。”晦堂禅师示寂后,山谷居士非常感念师恩,曾作晦堂塔铭云:“某夙承记,堪任。道眼未圆,而来瞻窣堵,实深宗仰之叹。乃勒坚玟,敬颂遗美。”复设蘋蘩(pinfan,从《诗经?召南》中的《采蘋》、《采蘩》二篇化来,此处指荐祭之仪)之供,祭之以文,吊之以偈,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绍慈禅师入室请益,问道:“世尊付金襴(lan,金襴衣,佛陀传给迦叶尊者用来表信之袈裟)外,别传何物?”照觉禅师没有吭声,却举起拂子。绍慈禅师不明其旨,继续追问:“毕竟作么生?”照觉禅师突然抽出拂子,照着绍慈禅师的嘴就打。绍慈禅师刚想开口申辩,照觉禅师接着又打。绍慈禅师终于有省,于是从照觉禅师的手中夺过拂子,接着便礼拜。照觉禅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多亏他学佛,性情豪放,不以为意。他曾在自己的一张写真上,戏题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琼州。”东坡居士接触佛教比较早。在任杭州通判的时候,他就亲近过钱塘圆照法师。当时,钱塘圆照法师正大弘净土法门。为感念父母养育之恩,东坡居士请人画了一幅阿弥陀佛像,用来超荐父母,并作颂曰:“佛以大圆觉,充满河沙界。我以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清素禅师道:“可以入佛而不能入魔。”从悦禅师道:“何谓也?”清素禅师道:“岂不见古人道,末后一句,始到牢关?”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钳锤,从悦禅师终于得到了清素禅师的印可。清素禅师告诫从悦禅师说:“文(克文禅师)示子者,皆正如正见。然子离文太早,不能尽其妙。吾今为子点破,使子受用得大自在。他日切勿嗣吾也。”从悦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法云佛照杲禅师悟道因缘东京法云佛照杲禅师,宝峰克文禅师之法嗣,姓氏未详。杲禅师自幼出家,少年时即开始游方参学。初投圆通玑禅师座下。一日早晨,杲禅师入室请益,圆通玑禅师举问:“僧问投子:‘大死底人活时如何?’子曰:‘不许夜行,投明须到。’意作么生?”杲禅师道:“恩大难酬。”圆通玑禅师一听大喜,于是便命他充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