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汝还知否?”高沙弥道:“恁么则佛戒何用?”药山禅师道:“这沙弥犹挂唇齿在(这沙弥犹在拾他人之言语,徒图口舌之快)。”高沙弥师闻言,礼拜而退。高沙弥刚退下,道吾禅师前来侍立。药山禅师道:“适来有个跛脚沙弥,却有些子气息(刚才有个跛脚沙弥,倒是有一点儿修道者的气息)。”道吾禅师道:“未可全信,更须勘过始得。&rdquo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李翱问僧:“马大师有什么言教?”僧云:“大师或说即心即佛,或说非心非佛。”李翱云:“总过遮边。”于是李翱又去问智藏禅师:“马大师有什么言教?”智藏禅师大声招呼道:“李翱!”李翱应诺。智藏禅师云:“鼓角动也。”信州鹅湖大义禅师,……李翱问:“大悲用千手眼作么?”大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学了一段时间之后,庆诸禅师感所学毕竟是渐教,与自己出家志求顿悟成佛之愿有相当距离。于是终止所学,回到江西,投沩山灵祐禅师座下,充当米头(专门负责舂米)。有一天,庆诸禅师正在筛米,沩山禅师道:“施主物,莫抛散。”庆诸禅师道:“不抛撒。”沩山禅师于是从地上拾起一粒米来,说道:“汝道不抛撒,这个是甚么?”庆诸禅师无言以对。沩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仲兴禅师道:“七佛已前(以前)事,为甚么不会?”那僧不明其旨,于是向石霜禅师请教,石霜禅师道:“如人解射,箭不虚发。”又有一日,宝盖和尚来访,仲兴禅师卷起门帘子,在方丈内打坐。宝盖和尚一见,便放下门帘,回到客位上坐下。于是,仲兴禅师便令侍者给宝盖和尚传话:“长老远来不易,犹隔津在。”宝盖和尚便擒住侍者,给了他一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现录于次--《辞北堂书》:伏闻诸佛出世,皆从父母而受生;万汇兴生,尽假天地而覆载。故非父母而不生,无天地而不长,尽沾养育之恩,俱受覆载之德。嗟夫,一切含识,万象形仪,皆属无常,未离生灭。虽则乳哺情至,养育恩深,若把世赂供资,终难报答,作血食侍养,安得长久。故《孝经》云: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不孝也。相牵沉没,永入轮回。欲报罔极深恩,莫若出家功德,截生死之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曾有上堂法语云:“有祖以来,时人错会,相承至今,以佛祖言句为人师范。若或如此,却成狂人、无智人去。他只指示汝:无法本是道,道无一法。无佛可成,无道可得,无法可取,无法可舍。所以老僧道,目前无法,意在目前。他不是目前法。若向佛祖边学,此人未具眼在。何故?皆属所依,不得自在。本只为生死茫茫,识性无自由分,千里万里求善知识,须具正眼,求脱虚谬之见,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初参丹霞天然禅师,即问:“如何是诸佛师?”丹霞禅师呵叱道:“幸自(正自、本自)可怜生(可惜),须要执巾帚作么?”[当人自性即是佛,若不能自肯,向外驰求,即是变主为奴,压良为贱。故丹霞禅师斥责他执巾持帚,作人奴仆。若论此事,无你措足处,无你开口处,是与不是,全没交涉。]无学禅师遂后退三步。丹霞禅师道:“错!”无学禅师于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日,令遵禅师谓同流曰:“夫沙门应决彻死生,玄通(精通)佛理。若乃孜孜卷轴、役役拘文(沉溺于书本,执着于文字),悉数海沙,徒劳片心!”于是便放弃了律学,远走他方,参礼禅德。后至江陵白马寺,在僧堂里遇到一位老宿,名叫慧勤。令遵禅师于是亲近慧勤禅师,咨请佛法奥义。慧勤禅师告诉他说:“吾久侍丹霞,今既垂老,倦于提诱。汝可往谒翠微,彼即吾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云盖山那一带的道比较多,他们经常给佛教寺院找一些麻烦。当时,潭州有位道正(管理道的主管道士,相当于僧正)上表给马王,希望能与志元禅师辩论佛道二教教义之优劣,马王于是请志元禅师上殿,与那位道正相见。茶毕,志元禅师请求马王把宝剑借给他用一用。马王答应了。志元禅师于是手握宝剑,问道正:“你本教中道,恍恍惚惚,其中有物,是何物?杳杳冥冥,其中有精,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天,元安禅师问夹山:“佛魔不到处如何体会?”夹山禅师道:“烛明千里像,暗室老僧迷。”元安禅师又问:“朝阳已升、夜月不现时如何?”夹山禅师道:“龙衔海珠,游鱼不顾。”就这样,经过夹山禅师多年不断地钳锤,元安禅师的悟境日趋炉火纯青。夹山禅师将示灭的时候,曾对众垂语道:“石头一枝,看看即灭矣。”元安禅师 | admin 2018-07-20 |
![]() |
有僧问:“如何是佛?”令珪禅师道:“明日来,向汝道。如今道不得!”(原标题:75.三角令珪禅师悟道因缘) | admin 2018-07-20 |
![]() |
母亲怀他的时候,曾梦见金色晃耀的佛像,因觉而有娠。善静禅师自幼习儒学,博通群言。长大后被掌(唐节度使之辅官)推荐给神策军(唐禁军),深得长官之器重。二十七岁的时候,善静禅师忽觉尘世浮幻如梦,遂生出世隐逸之想。后偷偷地跑进终南山,从广度禅师落发出家。唐天复年间(901-904),善静禅师南游参学,礼谒洛浦元安禅师。洛浦禅师对他很器重,并收他为入室。让他当园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原来佛法无多子,洛浦的亦是蟠龙的,无有二致。善道禅师悟道后,即前往袁州木平山,住山接众,其接人方式非常奇特:凡是前来参学的,先不许进丈室参礼,而是令他们运土三担,并示偈曰:“南山路仄东山低,新到莫辞三转泥。嗟汝在途经日久,明明不晓却成迷。”善道禅师生而有奇相,肉髻螺纹。金陵李氏非常仰慕他的道誉,经常迎请供养,待以师礼。李氏曾问善道禅师:&l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郁山主悟道后,深信佛法不从人得,更是深居简出,不再游方。郁山主乃白云守端和尚的得度师。白云守端和尚曾就郁山主悟道因缘,作诗赞曰:“百尺竿头曾进步,溪桥一踏没山河。从兹不出茶川上,吟啸无非啰哩啰。” (原标题:80茶陵郁山主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证悟法师一边扫地一边诵《法华经》,当他诵到“知法常无性,佛种从缘起”一语时,始悟其旨。于是他便把自己的所悟告诉了白莲法师。白莲法师当即印可了他。证悟法师悟道后,即前往临安上竺,住山示众。自从领众以来,他深感天台学者“囿于名相,胶于笔录”,以至天台这一重实修之法门,逐涟演变成为文字之学,遭到禅宗行人的鄙视。于是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一念不起,即见佛心”。道悟禅师大事了毕之后,即前往荆州当阳紫陵山,住山开法,一时四方学徒、都城士女,闻风而至。后被请入荆州城中,住天皇寺。道悟禅师接众,一向平等,客无贵贱,皆坐而揖之,无论多大,一概不迎不送。当时裴休任江陵右仆射,常来殷勤问法,对道悟禅师恭敬有加。由于得到地方长官的支持,石头禅法经过道悟禅师的弘扬,一时大盛。道悟禅师圆寂于元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宣鉴禅师后来听说南方禅宗盛行,大讲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天下学人莫不归附,心里愤愤不平,说道:“出家儿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细行,不得成佛。南方魔子敢言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我当搂(lou,拽掉)其窟穴,灭其种类,以报佛恩。”于是,宣鉴禅师便担上自己多年所注的《青龙疏钞》,离开四川,准备去湖南、江西,找那里的禅宗大德一决高低。《青龙疏》系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据僧传中记载,晚年,凡有学人来问佛、问法、问道、问禅,全奯禅师皆以“嘘”作答。全奯禅师曾经告诉大众说:“老汉去时,大吼一声了去!”后果然如此。唐光启之后,中原盗寇蜂起,众人皆外逃避难,而全奯禅师却端居如常。光启三年(887)四月初八,一大群贼寇蜂拥而至。他们责怪全奯禅师没有给他们供馈,于是用剑相刺。全奯禅师神情自若,大吼一声而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其家自祖父以来,皆友僧亲佛。义存生下来即厌荤腥,乳哺时,一听到钟磬声,或见到出家人,其容必动。所以父母特别钟爱他。义存九岁的时候就想出家。其父怒而未许。后随父游蒲田玉涧寺,见庆玄律师持行高洁,遂拜为师,并留在寺中为童子。十七岁始落发出家。唐武宗毁法期间,义存禅师隐居山林,礼谒芙蓉灵训弘照大师,并得到弘照大师的器重。后往幽州(今北京一带)宝刹寺受戒。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后来有僧人把师彦禅师参夹山禅师之酬答告诉了岩头和尚,岩头和尚道:“苦哉!将我一枝佛法,与么流将去。”师彦禅师后居丹丘瑞岩隐修,于磐石间,终日宴坐如愚。其用功方法颇为奇特:师彦禅师每每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并嘱咐道:“惺惺著,他后莫受人谩(欺骗)。”师彦禅师统众非常严整,所住寺院之道风在江表一带颇为人称道。师彦禅师接众时,亦多有神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