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僧又问:“三界谁为主?”师曰:“还解吃饭么?”佛教讲万法唯心,心为三界之主。然而心是什么呢?心就在当下。参透了谁在吃饭这个话头,即能亲见三界之主。所以,参禅的人最忌离开当下,心外求法。道闲禅师临迁化时,曾上堂集众,大众以为道闲禅师要给他们,可是道闲禅师却默然不语。良久才向大众伸出左手,主事僧茫然不知所措。道闲禅师于是便令东边的师 | 三摩地 2018-07-20 |
![]() |
”问:“如何是佛?”师曰:“乾屎橛。”问:“如何是诸佛出身处?”师曰:“东山水上行。”问:“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师曰:“须弥山。”举: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曰:“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现摘取一则法语,如次:“佛道闲旷,无有程途。无门,解脱之门;地意,道人之意。不在三际,故不可升沉。建立乖真,非属造化。动则起生死之本,静则昏沉之乡。动静双泯,即落空亡。动静双收。瞒顸佛性。必须对尘对境,如枯木寒灰,临时应用,不失其宜。镜照诸像,不乱光辉。鸟飞空中,不杂空色。所以十方无影像,三界绝行踪。不堕往来机,不住中间意。钟中无鼓响,鼓中无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若接不得,佛法无灵验。”当时,罗汉桂琛禅师问道:“桂琛现有眼耳口,和尚作么生接?”玄沙禅师道:“惭愧!”说完便归方丈。此“三种病人”之公案即在禅林中流传开来,不少禅德都为此公案下过转语。时玄沙座下有一僧,久参不契,遂往云门文偃禅师座下请益。云门禅师一见那僧,便道:“汝礼拜著。”那僧礼拜毕,云门禅师即举拄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慧稜禅师曾经参礼过福州灵云志勤禅师,问道:“如何是佛法大意?”灵云禅师道:“驴事未去,马事到来。”慧稜禅师一听,莫测其旨。于是便前往雪义存禅师座下请益。一日,慧稜禅师告诉雪峰禅师:“坐破七个蒲团,不明此事。一日卷帘,忽然大悟。乃有颂曰:‘也大差,也大差,卷起帘来见天下。有人问我解何宗,拈起拂子劈口打’”。雪峰 | admin 2018-07-20 |
![]() |
若论佛与祖,特地隔天涯。” (原标题:98鼓山神晏国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当孚上座讲到三因佛性、三德法身,大讲特身妙理的时候,禅者不禁失笑。孚上座之后,请禅者吃茶,说道:“某甲素志狭劣,依文解义,适蒙见笑,且望见教。”禅者道:“实笑座主不识法身。”孚上座问:“如此解说,何处不是?”禅者道:“请座主更说一遍。”孚上座道:“法身之理,犹若太虚,竖穷三际,横亘十方,弥纶八极,包括二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诲机禅师于是起身礼拜,说道:“信知佛法无别。”玄泉禅师问:“你见甚么道理?”诲机禅师道:“某甲曾问岩头,头曰:‘你还解救粢么?’救粢也只是解粘。和尚提起皂角,亦是解粘,所以道无别。”玄泉禅师一听,呵呵大笑。诲机禅师遂豁然大悟。后住鄂州黄龙山接众。 (原标题:106黄龙诲机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云何所作业不忘,而藉佛慈兴接诱。”这个问题,在佛学中也很有典型意义。学佛的人,无论是学何宗何派,都必须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明确的回答。否则,正信和正见将无从建立。当时有个人称“小静上座”的僧人回答道:“幻人兴幻幻轮围,幻业能招幻所治。不了幻生诸幻苦,觉知如幻幻无为。”小静上座的回答,非常到位,值得我们细心体会。 (原标题:1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方今佛衣寂寂兮无传,禅理悬悬兮几绝。扶而兴者,其在吾师乎?”并作绝句一首奉记:“达者推心方济物,圣贤传法不离真。请师开说西来意,七祖如今未有人。” (原标题:108保福清豁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方今佛衣寂寂兮无传,禅理悬悬兮几绝。扶而兴者,其在吾师乎?”并作绝句一首奉记:“达者推心方济物,圣贤传法不离真。请师开说西来意,七祖如今未有人。” (原标题:109吕岩洞宾真人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这样过了将近一个月,文益禅师每天向地藏和尚虽呈述自己的见解,讲说道理,可是地藏和尚却对他说:“佛法不恁么。”文益禅师非常绝望,说道:“某甲词穷理绝也。”地藏和尚道:“若论佛法,一切见(现)成。”文益禅师一听,言下大悟,并决定长期留在地藏和尚身边。与此同时,文益禅师的两位同行,绍修和法进二禅师,在地藏和尚的点化下,亦皆契 | 三摩地 2018-07-20 |
![]() |
”“诸佛不出世,四十九年说。祖师不西为,少林有妙诀。”“万法是心光,诸缘唯性晓。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 (原标题:112龙济绍修禅师悟道因缘) | 三摩地 2018-07-20 |
![]() |
慧寂禅师问:“如何是真佛住处?”沩山和尚道:“以思无思之妙,返思灵焰之无穷,思尽还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慧寂禅师一听,言下彻悟,从此以后,他便留在沩山和尚座下,执侍前后,盘桓十五年之久。后住仰山开法化众,道誉天下。其接机利物,被后人视为宗门标准。曾有上堂法语云:“汝等诸人,各自回光返照,莫记吾言,汝无始劫来, | 三摩地 2018-07-20 |
![]() |
”绝望之余,智闲禅师便将自己平昔所看的文字付之一炬,说道:“此生不学佛法也,且作个长行粥饭僧,免役心神。”智闲禅师哭着辞别了沩山,开始四处行脚。有一天,他来到南阳慧忠禅师的旧址。目睹了慧忠国师道场之遗迹,觉得这个地方挺不错,于是决定在这里住下来,加以整拾。一日,智闲禅师正在芟除草木,不经意音,抛起一块瓦砾,恰好打在竹子上,发出一声清 | admin 2018-07-20 |
![]() |
沩山灵祐禅师曾经示众云:“一切众生皆无佛性。”盐官齐安国师亦曾经未众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乍一看,这两位大德的开示是如此的悬殊,难怪会让那些尚未契不二之旨的初入门者颇感迷惑。盐官禅师座下曾经有这样两位僧人,他们前往沩山参礼,听到沩山禅师举扬“一切众生皆无佛性”,如堕云里雾里,茫然莫测其涯涘,后来竟然生起轻慢之心。一 | admin 2018-07-20 |
![]() |
十岁时开始接触佛教。不久父母双亡,生计日渐艰辛,思亲之痛使他骨瘦如柴。米和尚的住所之南面,有瓦窑七座。一日,米和尚哀号发狂,离家出走。家童四处寻找,最后发现米和尚在一瓦窑之中宴坐。家童跟他说话,他也不理睬。家童于是准备离开,在经过另一座瓦窑时,家童不经意间往里一瞥,发现又有一个米和尚宴坐其中。如是遍观七窑,一一皆见米和尚端坐其中,身光烂然若金。一时 | 三摩地 2018-07-20 |
![]() |
”仰山禅师道:“和尚何似驴?”光涌禅师道:“某甲见和尚亦不似佛。”仰山禅师一听,便追问道:“若不似佛,似个甚么?”光涌禅师道:“若有所似,与驴何别?”仰山禅师一听,大为惊叹,说道:“凡圣两忘,情尽体露。吾以此验人,二十年无决了者。子保任之。”仰山禅师常常指着光涌禅师,对其他人说:“此子肉身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大中初年(847),唐宣宗诏令恢复佛教,文喜禅师于盐官齐峰寺又重新忏悔出家,后礼谒大慈山性空禅师,性空禅师问他:“子何不遍参乎?”于是文喜禅师便直往五台山,朝礼华严寺。在金刚窟,文喜禅师碰到一位老翁,正牵着一头牛而行。那位老翁邀请文喜禅师到寺里坐一坐。刚进寺门,老翁便呼“均提”,随即有一位童子应声而出。老翁放下牛,引文喜禅师升堂就 | 三摩地 2018-07-20 |
![]() |
德韶国师告诉他说:“他日为霸主,无忘佛恩。”后汉乾祐元年(948),钱弘俶果然嗣国位,称忠懿王。他在位的时候,对佛教的护持尤为尽力。当时,有一位专弘天台智者大师之教义的学者羲寂禅师(螺溪),与德韶国师关系甚密。他屡次告诉德韶国师说:“智者之教,年祀浸远,虑多散落。今新罗国,其本甚备,自非和尚慈力,其孰能致之乎?”于是德韶国师便把此 | 三摩地 2018-07-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