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你亲自证实第八识的真实与如如就是证真如了,就看见佛菩提道实证的正道了,这个时候就称为真见道;这时看见了真如这个真实理,是如理的真实看见了,才能够说是「如理实见」。可是当佛菩萨在第三转法轮的经论中说「真如是识之所显性」时,那到底真如是生灭、还是不生灭?我想绝大多数的人都会说真如绝对不生灭。但真如如果是绝对不生灭的,请问:阿罗汉们入了无余涅盘以后,还能 | admin 2020-06-08 |
|
--------《三乘菩提之学佛正见一》<第27集修集福德资粮(十住位的修证之一)>正德老师学人应该修习长养守护善根,我们大家应该这么做,。可是怎么样做呢?应该从正受三归依开始。从正受三归,五戒,菩萨戒,学习六度波罗蜜,戒定慧三学,以这样的次第来学习,来长养守护你的善根。因为善根是要守护的!要怎么守护----不允许恶知识、恶缘来误导我们。如果有的人觉得说,有的人也 | admin 2020-06-08 |
|
关于搭衣,三条衣、五条衣、七条衣、九条衣,在古时候佛陀的年代,跟现在正好相反。刚开始时的僧团中,关于所穿的衣服,他们有贴身的衣服,还有出外穿的衣服,然后还有乞食应该具备的,或者要面见佛陀时应该具备的较好的外服。可是当时出家人的衣服,都是从尸陀林──也就是弃尸林,那边去捡来裁制而缝制的。也就是说,贫苦人家有人死了,用粗布包裹好了以后,就请背尸人(有些 | admin 2020-06-08 |
|
以触证领受如来藏为基础,以眼见佛性为基础,去熏习法无我,可以成就大乘十住位的如幻观;以如幻观为基础,去观察能觉知能作主的我,以及相应的各种心所有法悉皆如幻,可以成就阳焰观,发起圣性,远离自我的贪执;以阳焰观为基础,去观照法无我的熏习及菩萨道的修行,可以成就如梦观而发起地上菩萨的修道心,成就道种性。三观若不成就具足,便不能入初地;圣性及道性不发起,便 | admin 2020-06-08 |
|
《大乘无我观》七住菩萨的无我观,是以如来藏自体的对照,而经由观行来的;如果你进修到九住圆满,再修眼见佛性的法,因缘具足时忽然亲眼让你看见佛性,那又整个不同了,那个解脱的觉受又更强烈,如幻的这种觉受也变得更强烈。这个十住位的如幻观,不是由观行而得来的,而是恒常处于世界如幻的境界中,现前观见唯有真如与佛性是真实法,世界与身心都是犹如梦幻一般的不实在。这 | admin 2020-06-08 |
|
必须真正的证得如来藏,而进入七住位作无我观,及眼见佛性分明时才能具足成就大乘十住位的如幻观;以此为基础,才能修习十行位的阳焰观,这是有其次第性的。阳焰就是太阳晒下来,远处地面热气幌动不停,那个热焰好像透明的水,它会使得你对远处所看到的影像扭曲,那就叫阳焰。我们的色身如幻、世界如幻,可是我们这个能取的心,不断的在执着色身以及色身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法, | admin 2020-06-08 |
|
初回向位起,就是不断地回向,十回向位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种回向;十种回向的目的,就是在于发起修证佛道的种性。但在发起道种性以前,却必须先发起十行位的性种性、和满足性种性,如果能在悟后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障就可以消除掉——异生性就是凡夫性。如果能认真修行阳焰观,异生性对佛道修行的障碍就可以消除掉,就具备了菩萨性。凡夫性消除掉以后,你的菩萨圣 | admin 2020-06-08 |
|
二乘人的阿罗汉、辟支佛所证的人无我,就是现前如实的观察:「我的五蕴是无常空,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是无常空。」缘觉乘辟支佛是从十二因缘当中去如实观察我的五蕴、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藉藏识因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作为因缘,所以有蕴处界的缘起缘灭;蕴处界既然是缘起缘灭的体性,所以说蕴处界「性空」。这是二乘所证的人无我智。七住菩萨的人无我,是从真 | admin 2020-06-08 |
|
什么是法无我?佛告诉我们说:「证得人无我的菩萨现观蕴处界空、无我、无我所,这叫法无我」;换句话说,法无我就是你从七住所证得的真如,反观得比二乘人所观的还要详细,你观察八识心王的五法三自性、七种第一义、七种性自性,也观察我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统统没有真实的我,也没有我所…这样如实的现观以后,于真如法性的人无我具足了知,也能于蕴处界一切法中观察 | admin 2020-06-08 |
|
一至十地菩萨所见的报身佛各各不同;初地的入地心菩萨见到的佛,不是真正的庄严圆满报身佛,而是从祂的庄严报身之中示现出来的一个他受用身,这个他受用身很庄严,很广大;祂坐一个莲花座,莲花座有一百瓣的莲瓣,非常庄严,祂会跟你教导百法明门。当你初地完成而进入二地的时候,你的正报身变大变庄严了,你的轮宝也变大变庄严了,你见到的佛的形相也会跟着变了;二地所见到的 | admin 2020-06-08 |
|
如果你所有的总持都能够念不忘失:佛告诉你的总持都在你心中,不会忘了;这样你就完成了法无碍的修学。法无碍的修学之后,你还要知道这些总持里面所有的意义是什么?它的真实的内容是什么?如实的证解,如实的了知,这样就是义无碍了。因为法无碍、义无碍,所以你已经了知一切世间及出世间法;可是你想要能够宣说所知道的这一切法之前,必须要词无碍——你能够用很多 | admin 2020-06-08 |
|
又观察这个真实心,含藏了种种的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乃至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等一切佛法,都是从如来藏这个真心所出生、所显示。经过这样的确实的体验,我们就说你已经证得了般若慧的别相智。《心经密意》在佛菩提道里面,说总相智叫做根本无分别智,别相智叫做后得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是说,证得这个第八识的时候,那是进入佛菩提道真正修行 | admin 2020-06-08 |
|
又观察这个真实心,含藏了种种的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乃至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缘起性空……等一切佛法,都是从如来藏这个真心所出生、所显示。经过这样的确实的体验,我们就说你已经证得了般若慧的别相智。在佛菩提道里面,说总相智叫做根本无分别智,别相智叫做后得无分别智。根本无分别智是说,证得这个第八识的时候,那是进入佛菩提道真正修行的开始,也就 | admin 2020-06-08 |
|
换句话说:地上菩萨所证得的一切种智——无生法忍,都叫做道种智,不能称为一切种智;进修到一切种智具足圆满了,无可再学了,才能叫做一切种智,这是佛地的境界。《心经密意》禅宗的开悟明心者,通达了别相智之后,要进入初地的时候所必须要通达的《楞伽经、解深密经、胜鬘经》,才能进入初地,这是属于般若智慧的一切种智;对一切种智有了部份的证知,就是初地菩萨 | admin 2020-06-08 |
|
所谓的无始无明,就是《胜鬘经》所说的无明住地,也就是众生因为不明白阿赖耶识、庵摩罗识、真如的内容不同以及不明白三个阶段的演变,而产生的心上烦恼、止上烦恼、观上烦恼、禅上烦恼、正受上烦恼、方便上烦恼、智上烦恼、果上烦恼、得上烦恼、力上烦恼、无畏上烦恼等恒河沙数佛菩提道中之修所断烦恼,以致过恒沙数等法应得不得、应证不证所生的上烦恼,这些上烦恼与修所断烦 | admin 2020-06-08 |
|
所以在很多部的经中,佛说:一切法都是自心所现。有时又说:能取(的觉知心)与所取(的六尘),皆是自心现量。就是这个意思。《心经密意》我们所接触到的六尘相分,其实是由如来藏,借着五色根去接触外五尘,而变现出内相分六尘来的。然后,见闻觉知的心,还有作主的意根,在这个内相分的六尘里面运作,所以我们所接触到的六尘,统统是如来藏所生的,都是依因与缘而出生的缘起 | admin 2020-06-08 |
|
其实错了!所知障的意思是说:对于法界实相的体性无所知,因此而障碍成佛之法道。所以叫做所知障。不是有些大法师所说的因为所知太多而障碍佛道,反而是对于成佛之道的见道内容无所知,对于成佛之道的修道内容无所知,由于对佛道之见道与修道的内容所知不足,所以成为修学佛法的障碍,故名所知障、智障。而所知障的随眠,在烦恼障的习气种子断除净尽时,无始无明的随眠如果也同 | admin 2020-06-08 |
|
但这个第八识的白净识,还不是佛地的无垢识。这个白净识、阿摩罗识,又叫做异熟识。因为这个识的缘故,能使众生有异熟生、异熟死,所以能有种种的异熟果报。如果没有异熟生,你根本就不会出生,乃至今晨根本就醒不过来;即使你出生了,也无法生活,因为没有如来藏的持身而示现异熟生,你的色身马上就会死掉了,还能生活吗?正因为有异熟生,才能让人可以生老病死,受种种往世所 | admin 2020-06-08 |
|
无垢识,是讲佛地的第八识真如。佛地的第八识就称之为第十识,但其实还是第八识。因为所知障的随眠究竟断尽,烦恼障种子习气的随眠也是究竟断尽,所以叫做无垢识,究竟清净;为了容易显示和说明,所以别立一个名称为第十识,其实还是第八识,所以佛地的心还是八识心王并行,和我们一样。但是由于佛地的第八识心中,所含藏的一切种子都不再变异了,就没有变易生死了,所以才说这 | admin 2020-06-08 |
|
解脱知见并不是每一个阿罗汉都有的,在佛教史上很有名的周利盘特伽,他成为阿罗汉了。有人说:扫帚两个字都念不好,竟然可以成为阿罗汉,真是不简单啊!就请他来供养,供养之后,请这位圣僧开示。周利盘特伽却说:我不会开示,我请舍利弗尊者来帮你开示。也就是说:饭我吃,他开示。(大众听了大笑)他已经证得解脱了啊!为什么他却不能开示?那就是解脱知见不具足了知,也就是 | admin 2020-06-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