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在现今整个佛教界的氛围来说,真的有困难度,现今又有多少道场能依于大乘见道来为初果的较量呢?所见或是落入六识见或外道化,每天汲汲营营的都是增长僧俗二众的世俗习性,出家人不但不能有自己正确的修行见地,反而被世间学术界的见解,世俗人的习性带着走,乃至甚至有明里、暗里暗修双身法,而以双身修法以为究竟。所以现今佛教界有许多是见重、爱更重,而只要是支持教、广论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就像是这样子,如果有人在这个佛教圣法之中,对于善法没有确实的生起信心,不持禁戒,没有博闻,不作布施,于善法中没有智慧可以修学;他虽然有很多的金、银、琉璃、水精、摩尼、白珂、螺璧、珊瑚、琥珀、码脑、玳瑁、砗渠、碧玉、赤石、圆珠,但是他其实仍然是贫穷的,在圣法之中是没有势力的,这就是我圣法中说的不善和贫穷啊!他造作了身恶行、口意恶行,就是我圣法中说的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正是因为如来藏是如此平等平等,所以我们才说,佛教是最平等的宗教。那依于我们刚刚说过的,当您忆佛、念佛,拿着数珠也好,或者是说您依于《观经》,您去观像念佛想求往生极乐世界,这样子的净土的三经所说的,这样子一个观佛或是说念佛法门,好像跟《金刚经》所说的相违背,其实是绝对没有违背。成佛必须要证得一切种智,一切种智就是依于一切种子识,种子就是功能,您要成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人间佛教》(原标题:次法与法的修习一样重要---平等地趣向法与次法)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其实这是与佛道的相违背的,是印度佛教的后期,由印度教中所渗透进来的错误的法,这个法不能够淡薄也不能够断除欲界爱。甚至连密宗内部也有人这样子说:用降下明点的方式,以为可以用别人的身体,来帮助我们修道。这样的方法欺骗了太多的人。所以如果我们所修学的法,是加重、加深我们对于欲界的爱着,当知这个法不是能使我们断结证果的法,而是外道的邪法。声闻道的(修道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许多阿罗汉好像并不困难地转成了菩萨,其实许多阿罗汉原本就是菩萨,故意示现声闻相以助佛教化的。如《大方广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中说,释迦世尊的十大声闻皆是菩萨示现。贪嗔痴慢疑这些思惑烦恼都是染污不净的,菩萨却不能厌离而急于舍弃之。《维摩诘经》云: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泾淤泥乃生此花。如是见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记得将近二十年前,那时佛教界常常有人在讨论我、无我,当时有人提出来质疑:佛既然实证无我,他讲经时为什么要自称我?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现代禅那时很流行不用我字而说我们:我们说如何如何。他不说:我说如何如何。因为人家会说:那你就是有我。但其实那是方便说我。如果佛是法主,我们是法众,佛当然要问:我刚刚说的法,你们听懂了没有?当然要这样问,不然就得要这样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又对于社会上所发生之事,关系到佛法与佛教,或于佛教界有争议,容易混淆视听,误导佛知见者,亦写下来思惟整理,印证佛经上教言后,自己再下个结论。又若察觉自己有身口意上或法上有过失时,即写下来,佛前忏悔,自我限期除断。也许因为勤作笔记,思惟整理,使我此生学佛以来,迄今皆能作正确之判断和选择,而未被误导,或犯重大过失,算是极为幸运。学佛六、七年当中,除曾一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又以三个半月时间写完《灯影》,诸位不都从其中又学到很多法义了吗?所以,这些恶友是不是你们的道庄严伴?还真的是欸!只可惜他们不懂得这都是自我牺牲而成就佛教大业的道理,还当作自己真的坏法,所以都不懂得迅速回到中来,功德就不存在了!真的很冤枉,真是可惜!却又继续在否定第八识真如的阿赖耶识心体,仍然妄谤为生灭法。以往我们在《成唯识论》课程中早就讲过:真如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然後,當眾生正在為佛教做事時,我們不可置身其外,要與眾生共行,這就是同事。所做的事情都是利益眾生的行為,並且又與眾生共同為佛教的永續流傳而做事,對眾生有利,叫做利行。利行等事都不是為了利益自己,而是利益現在的佛教,也利益未來世所有的佛門學人;但是做這些事情時不必單獨由自己做,可以與眾生共事一起來做,所以利行之事也可以同事。以這四種方法來攝受眾生,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是一个整体的共修团体,虽然并没有组织共修会或组织会员或收费入会(编案:萧老师后于1997年6月与诸同修成立台北市佛教正觉同修会及佛教正觉讲堂、台北丽水街共修处,1999年成立台修处…等),但是我们是一个共修团体,我们的共修团体里面,如今有六、七十位见性的人。即这个共修团体的本身,就是一个菩萨僧团,我们要很小心,切忌于已经悟道的同修之中搬弄是非。讲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总合来说,佛教对器官捐赠的善行是肯定的,而且也随喜赞叹的。所以我们既然要学习布施,当然要有智慧处理,也要详加了解不当布施的后果。所以不可以不知道这个布施内涵,和布施次第的道理啊。祝愿各位:福慧增长,道业精进,学法无碍。阿弥陀佛! -----《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第043集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卢正娴老师(原标题:命终一念嗔心下堕恶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印度不会这样的,印度人对出家人——不管是佛教或是外道中的出家人——他们都很恭敬。可是在我们这里,有好多人因为还没有学佛,看见了佛教中的出家人,不知道这是宝,所以大多不太恭敬。这就表示那些人的善根还不够。有的人虽然没有学佛,但是看见出家人时,他也会对你合掌说一句阿弥陀佛。虽然我这一世没有穿僧服,但是常常有陌生人在路上看见我时会对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依此正理而实修者,学佛或探究哲学时,才能快快乐乐地一一实证、一一现观,不再茫然无所进趣;由实证的功德与智慧故,舍报时也能自由自在决定生处,不论往生天界或人间,都能继续在成佛大道上往前大步迈进,同时也能世世都确实的利乐人天,这才是人间佛教的真义。2、次法:深信因果。礼敬佛法僧、归依佛法僧。受学于真善知识(胜义声闻僧、胜义菩萨僧)。修集福德:孝顺父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教里面讲争,喜欢用另外一个字,左边一个言字旁,右边一个斗争的争——诤。这个诤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你的心落在了是非、有无、来去、对错、你我……等等之中,落在了二元对立之中。一旦你落在了二元对立之中,你的心就不寂静,心里边不寂静,就是内心的诤。兴许你不讲话,你不跟别人用口舌去辩论,但是内心是有诤的。大家还记得《金刚经》里面的话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所以佛教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之根本戒。作为一个学佛之修行人,是要去除如来藏中的染污的种子,使之变为清净之种子,走上成佛之道。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把心放在佛法上,小处不要随便,把心安住于佛法上,随缘努力修习六度,修行一切善法,实践一切善法。从起心动念处,发起善法欲,生起善法,熏习善法,实行善法,不断地熏习实践,成就菩萨道的福德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三乘菩提学佛释疑系列,是针对一般初机学佛人对于学佛所可能有的疑问,正觉教团希望能够用最简单、清楚、容易实践,却又非常正确的佛教义理,来给大家讲解,给大家分析,希望您能从中受益,快乐学佛,快乐生活!三乘菩提学佛释疑(一)(二)(三)在线阅读及视频网址:,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原标题:看到不顺眼的事情很容易生气,应如何克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虚云老和尚开示一、菩萨诸位居士:今天邀晚学来参加贵会讲演佛法和各位见面,心灵上感觉到非常欢喜,虽然如是,一方面反省个人,惭愧万分!现在所讲题目怎样学菩萨道?内容含义至深广博,可以说包括大乘佛教三藏十二部经了,若果不信,我把这题目讲过之后,诸位翻开经律论一看,方知都不出这个题中的意旨,如大品般若经等。现今时间很短促,只好择其最精要者,与诸位菩萨谈谈罢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原始佛教经典中,乃至大乘经典中都如是,所以问讯是要向对方请问近来的状况好不好?是讯问近况的意思。法师回答说:都还好!都不错!然后你才可以开口要求:大德!……大德这两个字不能随便用,如今大德二字与和尚二字都被用了,老师两字也被滥用了。大德是说:至少要证果,在大乘法中至少要断我见及明心了,才可以被称为大德。现在寺院寄给所有信徒的邮件都称呼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原始佛教经典中,乃至大乘经典中都如是,所以问讯是要向对方请问近来的状况好不好?是讯问近况的意思。法师回答说:都还好!都不错!然后你才可以开口要求:大德!……大德这两个字不能随便用,如今大德二字与和尚二字都被用了,老师两字也被滥用了。大德是说:至少要证果,在大乘法中至少要断我见及明心了,才可以被称为大德。现在寺院寄给所有信徒的邮件都称呼 | 三摩地 2018-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