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41集 佛为什么说如来藏
正祺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单元,今天我们借着《胜鬘经》的经文来谈谈“佛为什么要说如来藏”?从前面几个单元
- 第042集 如来藏与梵我
正祺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胜鬘经讲记》单元,今天我们借《胜鬘经》的经文来谈谈“如来藏与梵我”。在上一个单元引用了《楞
- 第043集 无常是常
今天这个单元将借缘起性空与如来藏来谈谈“无常法是不是常”?也就是蕴、处、界的生灭现象与如来藏的关系。在上一个单元提过有位主张大乘非佛亲口所说
- 第044集 圆成实性的如来藏
今天这个单元将要来谈谈“如来藏的圆成实性”。在前面《胜鬘经》中胜鬘夫人说:有空如来藏与不空如来藏,也就是如来藏具有空相与空性两种道理。空性就
- 第045集 如来藏的空隐覆说
空的道理有“空性”与“空相”两个:空性,讲的就是不空的如来藏,因为这个空确实有真实性,不是缘起性空,所以称为不空如来藏;缘起性空是
- 第046集 四圣谛与声闻初果
经文中谈到了空、不空如来藏,说到了佛法中的“空性”,就是万法的根源如来藏,空性所出生的诸法就是空相。空相是如来藏因随着缘而生起的,一切法的法
- 第049集 四圣谛即安立谛
然而,大乘菩提也要依着四圣谛而证声闻果,可是大乘法中除了要实证解脱道里面全部的内容外,更重要的是要现证万法的根源——真如如来藏;这不是阿罗汉
- 第050集 安立谛与非安立谛
”所以,就成佛的佛菩提道来看,转依非安立谛的真如如来藏是最核心的教法,其实也是唯一究竟的修行道。至于解脱道的阿罗汉果,只是佛菩提道中的一部分,如
- 第051集 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
所以,菩萨当然能够现观二乘人入了无余涅槃以后,那个无境界相的境界,可是菩萨在自己的五阴仍然存在的当下,现前观察无余涅槃的境界,照见自己当下的如来藏心涅
- 第052集 第一义谛相诸佛如来藏心
今天我们从《入楞伽经》卷3的这段开示来谈起:【大慧!何者第一义谛法体相?谓诸佛如来离名字相、境界相、事相相,圣智修行境界行处,大慧!是名第一义谛相诸佛
- 第054集 不思议是灭谛
菩萨摩诃萨所证是法界的实相——如来藏心,而如来藏心即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所以菩萨摩诃萨能够常照二谛为众生说法。这一集我们继续来谈大乘菩萨所证的
- 第055集 过一切众生心识所缘
这时可以再问他:“若是阿罗汉不知道无余涅槃的本际的境界,那还能称为阿罗汉吗?”此时他一定也无法回应,或许他会问菩萨说:“那无余涅槃中是
- 第056集 常见与断见(一)
但是否定了如来藏心以后而讲诸行无常,就是断见;因为他们认定一切法空,不承认最后还有一法真实不空。当他们在讲一切法空的时候,就应该要反省:这是不是断灭见
- 第057集 常见与断见(二)
上一集我们讲到《胜鬘经》的这一段经文:“见诸行无常,是断见,非正见;”(《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谈到那位号称佛教界导师的法师以及他的
- 第058集 常见与断见(三)
如果是被作了缘起性空的教导以后,去观察蕴处界全都虚妄,但是又找不到常住法如来藏心,因此就会否定一切法,落入断见中。因为他有智慧能观察:凡是所见的蕴处界
- 第059集 常见与断见(四)
只要断了身见,即使很快的悟了(这是说缘还没熟之前就提前悟得如来藏了),他也不会再退回意识中。所以,如果有人谤声闻法或者谤大乘的第八识,我们可以保证这个
- 第060集 常见与断见(五)
找一个初果人都很难了,想要找一个断三缚结以后再证悟如来藏而不退失的菩萨,那就更难了。可是,就在这么难之中,我们正觉同修会的要求却是:你断了我见,接着就
- 第061集 边见(一)
也就是说,当你证得如来藏时,我见、边见等五利使这五个恶见,就会跟着见道而断除,所以叫作五利使——是容易被断除的烦恼。六根本烦恼中的另外五个烦
- 第062集 边见(二)
由于都是虚妄想所见的缘故,这一些由虚妄想产生的见解,是因为对于实相心如来藏非断非常的正理,有着愚昧性而无法理解实相心的正理,因此就作出种种不同的妄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