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17集 世谛如即是第一义谛如(上)
《胜鬘经》是唯一佛乘大法的经典,开显菩萨悟后进修之道,若已实证如来藏者,欲发起深妙般若智慧以及快速进入初地,皆应先行深入探求《胜鬘经》之真义,由此了知
- 第018集 世谛如即是第一义谛如(下)
为什么禅师能这样呢?都是因为他现见一切诸法无非是如来藏,一切诸法都是佛法大意,所以他随便怎么答都对;你如果还没有破参,即使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
- 第019集 法身章(上)
胜鬘夫人说,如果对于这个将无量烦恼种子含藏在心中,所以就被这一些烦恼所系缚、所缠绕的如来藏,能够信受而没有疑惑,这就表示,你已经证得如来藏了。由于证得
- 第020集 法身章(下)
菩萨修到只剩下变易生死的阶段,五蕴身心已经是摄归无为无作性了,不再对世间任何诸法有所贪爱,但是仍然是有生死,因为如来藏中的各类种子还在生住异灭;所以虽
- 第022集 无作四圣谛(二)
如果你还能够以此类推,将这两种四圣谛的法一一带入经中,一一去阅读、一一去比对;你会发现佛在经中其实都已经隐说、明说这两种四圣谛,只是以前读不懂而已,现
- 第024集 无作四圣谛(四)
譬如佛在初转中,由于二乘人不需要亲证无作四圣谛,所以佛为二乘人隐说无作四圣谛为苦之本际、我、本识、如、真如、如来藏等等。在第二转中,由于二乘人不仅回小
- 第029集 牛角与兔角
无余涅槃指的是如来藏不再出生任何一法在三界中现行了,如来藏这个本际独存,就称为无余涅槃,所以才说涅槃的本际就是如来藏,而如来藏正是出生五蕴的实相;在二
- 第030集 缘起性空与性空唯名(一)
在《入楞伽经》中佛说: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入楞伽经》巻7)佛陀
- 第031集 缘起性空与性空唯名(二)
缘起法最重要的是要认清缘起的根源,缘起的根源就是入胎识,能入胎结生相续的绝对不是意识心,而是不生不灭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如来藏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一切种
- 第032集 缘起性空与性空唯名(三)
在前面两集中,我们已经针对缘起性空进行了详细的申论与辨正,说明了蕴处界诸法都是被缘起的,能够借缘生起蕴处界诸法的,是法界实相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以阿
- 第033集 空义隐覆真实章(一)
例如那位弘扬六识论的法师说:“如来藏与法身,本质是一样的,仅是离缠与在缠,如日处重云而隐暗与日出重云而大明而已。”(《胜鬘经讲记》,正闻出版
- 第034集 空义隐覆真实章(二)
缘起性空其实只是空相,而这个空相的了知,是要依真实法不空如来藏来建立蕴处界的缘起性空,否则蕴处界空相的了解与现观也将全是假的,不可能会有实证的智慧,这
- 第035集 空义隐覆真实章(三)
一切地上菩萨虽然已经证悟如来藏,但是都不是自己本来就能证得,都是无量世以来奉事诸佛而多闻熏习、广修福德,建立闻思慧以后才能在某一世第一次证悟。也许有人
- 第036集 空义隐覆真实章(四)
六识论某法师他接着又怎么说呢?他说:【般若智性,与如来藏不二,众生虽本有而还不曾显发大用。要到修道成就,圆满显发,即如来空智。因地的如来藏智,与果证的
- 第037集 空如来藏
正昌老师各位电视机前的菩萨们:阿弥陀佛!欢迎收看正觉教团的电视弘法节目,在此先问候大家:少病少恼否?色身康泰否?道业精进否?目前正在演述的是《胜鬘经》
- 第038集 不空如来藏(一)
上集我们为大家说到,空如来藏指的是如来藏与烦恼不相应的清净自守的体性;而第八识如来藏这个清净自守的体性,并不是修行得来的,而是本来就在,不假外缘的。所
- 第039集 不空如来藏(二)
上集我们为大家提到,因果律则的执行跟运作,是依如来藏的本来清净、本来涅槃等自性自然的在三界六道中运行不断,所以众生在一期生死之中,才会有遇缘而受苦乐的
- 第040集 不空如来藏(三)
依龙树菩萨所开示的八识论正法,以及平实导师为我们开示:二乘人所观的蕴处界诸法,是从这个如来藏心能生诸法的自性出生,所以才有二乘人的意识觉知心来理解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