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节 学佛应依“四依法”
第一目“四依法”皆依实相心如来藏之体性而建立佛法并非如外道法仅是一种想像出来的哲学思想或是理论,而是依真实心如来藏实证之真实可修、可证之法。如圣弥勒菩
- 第四节 如来藏心之体性
第一目如来藏心之圆成实相非如藏传佛教所言诸法无自性世尊于经中有详细开示此如来藏的圆成实相,如《解深密经》卷2:云何诸法圆成实相?谓一切法平等真如。于此
- 第二节 生死流转与涅槃实相
尽管如此,于《阿含经》中,二乘人无论是三法印(将诸行无常与诸行苦合为一法印)或四法印皆仅能说到世俗谛而已,因为二乘解脱道之修证本是依于世间有漏之蕴处界
- 第三节 诸行无常、苦法印
】2世尊很明白的开示:虽说涅槃是常乐我净,但并非凡夫众生所想象的有意识存在的受乐境界,更不是藏传佛教乐空双运所说的领受淫乐的触觉之乐,而是如来藏自住、
- 第四节 诸法无我法印与我见
第一目诸法无我法印与断我见之正理众生沦堕三涂、流转生死最重要的根本即是我见,即执著五受阴为我,因而广造作身口意业,于五阴坏灭之时,无法安住于第八识如来
- 第五节 涅槃寂静法印
也因为世尊的巧妙施设,更可以让因缘成熟的菩萨能于蕴处界法中,证悟不与蕴处界法相在的大乘涅槃——如来藏,因为大乘及二乘总共四种涅槃,同是依于如来藏而有;
- 第一节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第一目八万四千法门皆汇归如来藏多识喇嘛说:大乘小乘,三乘一乘,中观唯识,有性无性,都是佛陀对机方便之说,如良医治病,辨证施治,对症下药。世上没有能治万
- 第二节 如来藏是成佛之道的根本
第一目一切有情皆有清净法身,非成佛后才出生一切有情都有本来自性清净涅槃的第八识如来藏,这个第八识心乃是本来具足,不因后生,不论多么低下的有情,乃至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