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57集 净三归品(六)
就是信受五阴无我、十八界无我、意识是缘起法、有实相心如来藏的存在等等正见。第四、是为人转说正见。譬如为人说明为何意识是在五位中会断灭;为人说明有一个心
- 第058集 净三归品(七)
譬如有些作家其实已经受三归了,可是他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仍然常常沿用造物主的名号和说法,这真是颠倒啊!这显然表示他是没有三归的法体,他的三归依真是白受了
- 第059集 净三归品(八)
在上一集中,我们为大家说明了各种外道的错误说法所在,这种不如理作意的邪见,导致众生越修行离解脱越远,实在是令人心生不忍啊!事实上,都是由于有如来藏含藏
- 第062集 若能了了正见真我,是名解脱
”“《优婆塞戒经》卷五”很简单又很有力的一句话!但什么是“我”?佛陀开示:【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
- 第063集 如何是净三归依?
】“《优婆塞戒经》卷五”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修解脱道、佛菩提道,亲见四种真谛,就是亲见大乘法或二乘法的苦、集、灭、道四种圣谛,才能看见五阴的缘起性空、没
- 第064集 什么是四真谛?
第一义者,亲证真如佛性非即世间言说之如来藏空性义,亦不离世间言说如来藏空性义,方名知空及空因缘,方名真知中道也。”“《真实如来藏》,正智出版社,页135-
- 第065集 什么样的人能得到三归依?
信因,譬如相信一切法一定有其因,不论是任何法,只要造了就一定会因这个“因”而成为后面的“果”;如果心中起了善念、恶念,未来也就会有善因、善果的呈现,或
- 第069集 三归五戒始修学(一)
熏习当然是先要有一个能够受熏持种的如来藏,依于七转识——特别是依于能够修戒定慧的意识,来成就我们的染污心种慢慢地被汰换成清净的心种;这样的修行就是来修
- 第071集 三归五戒始修学(三)
我们说“众生无边誓愿度”,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信受一切众生都有如来藏,信受一切众生依于如来藏有无量无边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依五蕴所造作的身、口、意
- 第072集 三归五戒始修学(四)
法毗奈耶不是佛所设,佛出世、不出世,这个如来藏运作的道理,譬如说您造作三恶道相应的恶业,您就会往生三恶道;并不是有哪个佛、哪一位神、哪个天人来指定这样
- 第073集 三归五戒始修学(五)
】“《优婆塞戒经》卷六”在《优婆塞戒经讲记》里,平实导师把这边的“不名为人”就说只是一个妄人,因为五蕴身心是虚妄的,假五蕴身心假名为人,是假人,不是如
- 第074集 三归五戒始修学(六)
因为对于不生灭法,对于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生灭法,对于真实法与虚妄法,生灭法与不生不灭法的运作,能够如实地了知他背后的真实的所谓的“离言自性”,依于这
- 第075集 三归五戒始修学(七)
依于人身是道器,依于这个道器——五蕴身心、五根身,能够有五蕴的运转、运行,有五识、有六识的现前,而能够慢慢地去修学正法,去求证我们的法身如来藏;以这个
- 第076集 三归五戒始修学(八)
菩萨从大悲心生,是指想要离苦得乐,自知苦、自欲离苦得乐,亦知他苦、亦欲他离苦得乐;因为自他不二,全部都是我们如来藏中出生的这一个自性众生;更何况从现象
- 第077集 三归五戒始修学(九)
就跟我们之前举过的一个电视节目,或者小孩子玩的这些RPG,角色扮演游戏里面的那些角色,有杀人、有被杀、有去收集宝藏,可是实际上都只是刹那刹那生灭的光影变
- 第078集 持戒不犯的助力
诸位观众因为已经建立了“一切众生都有不生不灭之如来藏心可以执持善恶业种”的正知见,因此便能够深信因果道理。除了有一些人,因为信受邪见而不信因果,或是相
- 第080集 持戒与波罗蜜
但我们也要有一个知见,就是实际上阿罗汉的五蕴,并没有真正到达究竟寂灭的彼岸,也就是仅余如来藏的寂灭境界。因为如果阿罗汉不回心大乘,在舍报入无余涅槃之后
- 第081集 增长持戒波罗蜜的方法
而真正能够作到戒行圆满,需要到二地满心才能够作得到,因为二地满心菩萨有“犹如光影”之现观,也就是二地满心菩萨可以经由这个“犹如光影”的现观,而了知如何
- 第082集 持戒与离恶修善
生起了恶觉观之后,他有可能就会发展为实际的行动,或者即使没有真的去做,也会因为时常现起而熏习成为种子,储存在自心如来藏之中,对于修学就有不好的影响,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