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28集 布施-怀天地之仁惠泽众生
”“因为身体之外,还有一个意识心,意识心之外,其实就还有一个如来藏。”所以国王他能够体会到的部分,就是色身不是我的道理。所以国王因为发现:原来五阴、十
- 第032集 四不坏净
法就是佛或是在人间,或是在天界所说,后来由当世的菩萨、阿罗汉们所共同结集出来的三藏十二部,这包括有世间的人天善法,出世间的声闻、缘觉二乘的解脱道法,例
- 第034集 持戒生天
菩萨从七住位开始,就说见到真佛,也就是说见到法身、第八识、如来藏、异熟识,祂是有种种的异名;成佛之时是究竟证知其性用,所以称为得一切种智。而在七住位之
- 第035集 仇伽离毁谤尊者舍利弗与目连
在正觉同修会平实导师的《宗通与说通》一书中,亦曾说明这方面的乱象:“大乘法中错悟之人,以未亲证如来藏故,堕于比量,于二转法轮般若无分别智未能证得,遂以
- 第036集 正法的衰灭与久住
譬如在《起信论讲记》第四辑中平实导师的开示:【如果众生具足善根,就可以遇到真正的善知识,而且会对真善知识所传的正法具足信心,而不会心中始终生疑不信,渐
- 第037集 佛三月中食马麦的悲心
譬如平实导师在《阿含正义》第七辑中的开示:“成就四不坏信的人,都能在声闻法解脱道中断除我见、三缚结,乃至在大乘法中亲证本识如来藏,成为开悟的菩萨。”(
- 第038集 贫道士守戒得圣财
虽然在古代天竺有区分这四种社会阶级,但是在佛教来说是强调人人都有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心;这个本心具备无量无边的功德,只要把烦恼无明去除,众生都有机会可以成
- 第041集 人身难得甚于盲龟浮木
也就是说,是依于第八识如来藏而说苦、集、灭、道。想要成就学习的,乃是佛道上极其微细之苦圣谛、苦集圣谛、苦集灭圣谛、苦集灭道圣谛的智慧,其内涵不只烦恼障
- 第042集 慎莫嫉妒人之善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所以对于有情众生中,若要能得到大威仪、得敬重,必须要于诸众生心无嫉妒;看见他人得利益时,心生欢喜;看见他人失利,起了
- 第043集 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
所谓的正死位,是指如来藏已经舍离了五胜义根,但是还没有完全舍尽色身,一直到中阴身现起见闻觉知之前,就称之为正死位。第八识的舍报,渐渐移转到中阴身,等完
- 第047集 悖慢佛法自招罪殃
但是可能有些人还是会有疑问,为什么会有这些因果报应呢?到底这些因果又是怎么运行的呢?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有他们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这个如来藏会把我们
- 第049集 瞋恚对治鬼
所造的善业、恶业会储存在每一个人的第八识如来藏中,分别在不同的时节因缘去产生他们各别的果报,所以就有引业和满业的产生。形成夜叉的引业就是乐善好施,而且
- 第051集 如来恒顺众生饮无明水
如果能亲证如来藏,一定会打破无始无明;在打破无始无明的同时,就会一并断除一念无明中的见一处住地烦恼,也就是会同时断除三缚结。一切有情众生,一切二乘有学
- 第052集 提婆达多欲毁伤佛因缘
忌妒心、瞋恨心是很可怕的,除了这些种子以外,还有我们每一期生死所造作的善、恶业种子,都会储存在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第八识如来藏中,从过去世来到这一世,又
- 第053集 女因扫地见佛生欢喜生天缘
而果报之所以能如实酬偿而毫无差错,就是因为每个众生都有各自的第八识如来藏,如实不分别地收藏各人所造作的业种,而于缘熟时如实报偿;如果没有这永不生灭的如
- 第054集 婆罗门从佛索债缘
然而,这因缘果能够成立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即使经过了长久的时间,众生的五阴、色身都不知已经更换过几回了,业因仍然不会消亡?众生各自的业种是存放在哪
- 第055集 当观无常以离众苦
当然《心经》所讲的道理不只是这样而已,《心经》所讲的内容,是围绕在如来藏真心而说的,我们在这里碍于时间,不多作说明,想进一步了解的菩萨,可以请阅平实导
- 第057集 爱欲的过患
此功夫成就时,能够让念佛之念持续不断,净念相继;若再配合应有的正确知见,便能以此定力,于四威仪中作观行而断三缚结,成就须陀洹果;乃至能以此定力来参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