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02集 止观双运(下)
这段论文谈到,这个不修观的过失,会不乐众善、会远离大悲;这当中所谈“止观”是在说,依大乘菩萨的止观来修学,也就是导师讲记中谈到,要依如来藏自体的真如性
- 第106集 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障道差异
”(《大乘起信论》卷2)也就是说,菩萨在经由参禅的过程找到第八识如来藏,证得第一义谛实相心时,就有了法界的实相般若智慧了;那么接下来,就可以再观察一切
- 第107集 众生皆因无明熏习而受苦
诬谤善知识以后,这一世身心受到种种煎熬,未来世下了地狱很多劫了之后,并不是受完了就马上回来人间;因为他们诽谤方广经典所说的如来藏胜法,是三乘正法的根本
- 第108集 亲近一切诸佛菩萨
如果是将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中间的极短暂离念灵知作为真如心,那根本就是没有一丝一毫定力的凡夫意识心,这种境界连最粗浅的欲界定功夫都谈不上,更别说未到地定
- 第110集 令住涅槃第一义乐
出书时也是有次第性的,这本没有印出来以前,绝不会印出那一本,有时一本书要出版以前,得要等另一本书出来,所以《邪见与佛法》这本书,很早就完成了,但是得要
- 第111集 何谓涅槃第一义乐
”(《大乘起信论》)要度众生,使能住于涅槃第一义乐中,表示必须度众生证悟涅槃的本际如来藏,因此才能够生起般若德、解脱德与法身德;现观如来藏就是世间与出
- 第112集 菩萨之应作与不应作
所谓含摄的意思,指的就是必定要实证二乘菩提的断我见、断我执的解脱果,同时也要实证诸法实相、涅槃本际如来藏,历经三大阿僧祗劫具足菩萨五十二阶位的果证,圆
- 第113集 般若与涅槃不二
要能现观般若中道含摄两边又不落两边,若非实证般若心体如来藏,是无法触及马鸣菩萨别说般若中道的一心有二门的所谓“心真如门”与“心生灭门”的真实义。因为菩
- 第114集 喇嘛教的止观是双身法(上)
因为二乘人执著这个五蕴我还会在未来世出生,然后经历这一世同样的老病死等苦,不能了知五蕴之所从来与五蕴之去处,本来就都没有离开过自性无生的清净涅槃心如来
- 第115集 喇嘛教的止观是双身法(下)
整个内容与过程完全不需要依照诸佛菩萨的教导,将佛法中必须真实履践修除的烦恼与实证的智慧,包括观行五蕴虚妄、破一念无明、断我见,以断我见的初分解脱智慧为
- 第117集 喇嘛教的止观不是佛法
可是世尊在阿含诸经开示的极为明确,那就是说“先知法住,后知涅槃”(《杂阿含》卷14);换句话说,一定要先深信有一个万法所依的本际,本际就是如来藏、阿赖耶
- 第121集 《大乘起信论》重点回顾
第二是立义分,是在建立真实义的道理,并且说明大乘法的根本——一切众生心如来藏,以及祂的体大、相大、用大。第三是解释分,这是在解释立义分所建立的真实义的
- 第122集 大乘秘密句的辨正(一)
别说是第三转法轮的如来藏法、唯识种智极深妙的经论,也别说第二转法轮“般若”系列经典的别相智慧,仅仅说小乘法,就陆续衍生出了十八个部派,乃至后来未实证者
- 第123集 大乘秘密句的辨正(二)
我们在上一集中,谈到了某一位法师他错误地以大乘三系来割裂佛法,并且他因为认同中观应成派的邪见观点,错认二转法轮般若诸经只是在说“一切法无自性空”的性空
- 第124集 大乘秘密句的辨正(三)
所以这位法师讲:不再有物我、自他、身心滞碍的觉受存在;这句话倒有一半是正确的,可是如果从如来藏的本体来说,他这句话其实也是多余的,只是为凡夫人说的。而
- 第125集 大乘秘密句的辨正(四)
从此都不再出生后有,永远都不再有觉知心意识与作主心意根存在,这时候哪里会有人住在无余涅槃中呢?所以入涅槃,其实并没有阿罗汉去入涅槃,也没有任何众生去入
- 第126集 矛盾的细意识
可是大乘法的第八识如来藏,衪能够出生一切法,而且可以显示真实如如的法性,而且可以让信受者以及实证者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广大功德。所以论文说,只要一须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