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7集 解行发心(一)
第三类是佛菩提:依亲证本心如来藏,而且发大愿心不作自了汉,永不入无余涅槃,发愿在三界当中自利利人;经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断除烦恼障、所知障,也断分段生
- 第38集 解行发心(二)
接著再去参禅,找到如来藏时,你才敢承担起来,般若慧才会开始出现,这个时候,就说你是七住位的菩萨——真正的进入内门广修六度万行了。在前面的讲述中,我们可
- 第39集 解行发心(三)
在上次的节目中我们大略的谈论到,胜解行位的菩萨对经论中所讲述的八不中道,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断非常、非一非异这一些法,都能一一现前观察,心中无一丝一
- 第40集 解行发心(四)
非常高兴再次来和大家共续法缘,在上次的节目中谈到因为在真如法性中,实际照见万法的根本理体——如来藏,证得根本无分别智,现起总相智,以此为根本,再不断地
- 第41集 随顺修行禅那波罗蜜
”(《大乘起信论》卷2)我们首先来看这一段菩萨在修行的过程当中,修学禅那的时候他要怎么转依如来藏来修行?禅那指的是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叫作八次第定,也就
- 第42集 随顺修行般若波罗蜜
”(《大乘起信论》卷2)首先我们来看看,什么叫作“般若波罗蜜”?般若指的就是智慧,然而这种智慧,不是一般世间法的智慧,也不是解脱道的智慧,而是说它是生
- 第43集 菩萨证发心
那我们首先来看看什么叫作证发心者?开悟明心的菩萨,在证得如来藏心体以后,他有了胜解与胜行,然后转依如来藏,在内门当中广修六度万行,而发起了五分法身,这
- 第44集 地上菩萨所证真如
然而在第七住位的时候,他证得如来藏心体的所在的时候,他已经可以现观如来藏的真如性了。那为何这里:从初地到十地所证的境界,也叫作真如呢?因为证真如有不同
- 第45集 菩萨的发心(一)
菩萨的发心,也是从决定希望追求开始,所不同的地方是,菩萨的发心主要是指发菩提心,决定希望追求无上菩提心,永不改变一直到究竟成佛;这个无上菩提心,就是第
- 第46集 菩萨的发心(二)
(《大乘起信论》卷2)马鸣菩萨的意思是说,无论菩萨的种性、菩萨的根器、菩萨的发心,菩萨的修证乃至成佛,决定都是要经过三大无量数劫,依第八识如来藏不生不
- 第47集 菩萨的发心(三)
菩萨要发起真菩提心,是以证悟第八识如来藏乃至究竟成佛为目标,而不是“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看得清楚、听得清楚,别执著,就是用真心,执著就用妄心。”实际上,
- 第48集 菩萨的发心(四)
在世尊圣教中也提到过去弟子或是自己造下什么样的恶行,而有下堕三恶道所受之种种苦果报,这不是恐吓,而是世尊圆满智慧所看见的法界事实本来如此;本来如来藏如
- 第49集 福慧不偏修,道业进步快
可是他如果想要证悟第八识如来藏心的话,那还是得要去补修大乘见道所需要的福德资粮;若是想要更进一步往成佛的方向迈进的话,那他还得要补修更大更大的福德,因
- 第50集 色究竟天中示现三界最胜妙身
所以在顿悟而亲证如来藏之前,也就是在顿悟之前没有渐悟这回事;然而顿悟的明心,以及顿悟的见性,这两者也是截然不同的,明心而不见性的不退菩萨们往往会容易偏
- 第53集 一切法第一义性
“一切妄境”是指三界中的一切境界,都是虚妄幻有而不眞实;在三界一切虚幻境界中,从本以来的眞实正理,其实都是以这个如来藏心为眞实的体性。马鸣菩萨在论中是
- 第54集 修习信分(一)
一定要能够信受善知识所说:“在觉知心存在的当下,同时还有另一个第八识如来藏离见闻觉知而确实存在运作著。”所以先得要使觉知心离开了我见的污垢,并且要远离
- 第55集 修习信分(二)
这种事情是很常见的,您不要说:“不可能,我的本性善良,我怎么会做坏事,谤法、破法,我不可能这样的啊!”请诸位看一下现在的情况,去观察那些很努力在修学《
- 第56集 修习信分(三)
所以这个时代想要接触到真正的佛法,想要信受到真实佛法,还是真的很困难啊!现在有很多人信了常见外道的法,就信离念灵知是真如心,结果还是不离常见外道所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