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15集 空性、有性、如来藏(三)
如果以第八识如来藏来讲,祂不生不灭,不依他因他缘他法和合造作而出生,无始自在本有,是无为心;这里的无为,当然是指第二种定义的无为;一个具体的例子,《金
- 第16集 空性、有性、如来藏(四)
吴正洁老师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欢迎继续收看《三乘菩提之入门起信》“空性、有性、如来藏”。上个单元最后我们说到,不必引用任何经论,单单依于最基本入门的佛
- 第17集 真如非是染相
前面已经有正觉同修会的亲教师,为大家解说过两种对于真心如来藏的邪见,接下来继续为大家解说圣马鸣菩萨为我们开示的,因为误会经中如来藏的正义所生起的第三种
- 第19集 依如来藏有生死,得涅槃
但从平实导师所写的《邪见与佛法》中,大家读了却可以懂得什么叫作涅槃,也懂了灭了五蕴十八界以后,剩下如来藏自己,离六尘见闻觉知而单独存在于涅槃中,没有任
- 第20集 如来藏无有初际,无明依之
接下来圣马鸣菩萨继续为我们开示说:【为除此执,明如来藏无有初际,无明依之,生死无始。】(《大乘起信论》卷2)这个就是说,为了除掉众生在这五种人我见上面
- 第21集 法无我之三乘差别
而缘觉辟支佛,则是透过十因缘、十二因缘,去如实观察我的五蕴、我的十二处、我的十八界,都是藉本识如来藏这个常住的根本因及父母、无明、四大、业种为缘不断无
- 第22集 二乘圣人妄取涅槃
】(《大乘起信论》卷2)说明了大乘的无我观是具足人无我与法无我的现观,就是兼含世俗谛与法界实相的胜义谛;而二乘的无我观只在现象界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
- 第23集 五蕴本不生灭,本来涅槃
为什么一切法本来不生?因为一切法都是由如来藏所生所显,只是附属于如来藏的表面在运作,不曾离开过如来藏;把如来藏所生显的一切法摄归如来藏时,一切法就是如
- 第24集 一切如来得道正因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然而,从真实理上说,一切佛地果证,都始于求证第八识阿赖耶,从实证这个如来藏识,进修般若的别相智,再进修方广唯识的一切种智,方能
- 第29集 证道之正因--行根本方便
一切法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第八识如来藏;佛菩提道证悟的目标,就是这第八识如来藏。因此在证悟之前,要先作第八识如来藏的方便观行,若尚未证得第八识如来藏,
- 第30集 证道之正因--能止息方便
这里所说解脱果的正因,与二乘菩提所说有所不同,这里所说是从第八识如来藏来作观行,而不是从二乘菩提的蕴处界空相去作观行。接著,“能止息方便,所谓惭愧及以
- 第31集 证道之正因--生长善根方便
第三,自性三宝,所谓自性就是指空性,什么是空性?只有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如法性才能称为空性,空性心如来藏是一切众生的根本佛心,叫作自性佛宝;自心如来藏所有
- 第32集 证道之正因--大愿平等方便
令其安住无余涅槃,这是说无余涅槃的本际如来藏确实可以实证,所以菩萨立下誓愿尽未来际平等地救拔一切众生,使得众生有能力去实证无余涅槃的本际如来藏,但是必
- 第33集 菩萨示现八相成道
因为般涅槃是以不生不灭的如来藏为体,怎么会灰飞烟灭呢?如果是灰飞烟灭,那成佛的目的何在呢?所以这种邪见是非常不合逻辑的。经由以上我们所讨论的内涵,可以
- 第34集 五分法身
因此,在菩萨成就初地无生法忍智慧时,他已经具备如来藏总相智、别相智以及道种智了。所以增上慧学并不是只有在解脱道的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上面专修蕴处界
- 第35集 菩萨之不退位
而从初住位到六住位,相当于是在修学六波罗蜜,虽然他尚没有般若现观,仍然在外门修学六度,但是因为对于三宝已经有真实信心,以及信受如来藏正法,知道自己有这
- 第36集 菩萨自利利他,心无怯弱
而大家都知道无余涅槃是要灭尽五阴十八界的,没有意识心与意根自我的存在,一切有为法都灭尽,身心永断、灰身泯智,从此就永远在三界中消失了,只余如来藏住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