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7集 不立宗的中观应成派(下)
譬如我们说涅槃,涅槃也是在说明如来藏独住而不出生五阴十八界等法的境界,并不是如来藏本身;如果否定如来藏,就没有涅槃可说,因此说涅槃也是一个施设法。由此
- 第118集 应成派破他宗
佛所传唯一佛乘教法,自佛传教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分裂过,未来也不可能分裂;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大乘法,大乘菩萨依止于实相,而实相唯一,没有第二种实相;真实
- 第119集 《广论》错解菩萨论
宗喀巴他们讲的是有没有立宗、自宗有没有主张、有没有宗旨,而龙树菩萨讲的宗有宗无是在讲认可、同意、遵奉、信奉等意思;就像大乘法说“有一个真实、永恒不坏的
- 第120集 虚假中观师与真如
所谓的真如就是如来藏,如来藏祂是空性,同时也是不空性,为什么呢?祂自体空性,祂从来没有为自己要要求什么,也不为自己思量什么,也不为自己造作什么,从来一
- 第121集 有非有宗与胜义谛
所以没有一个法祂不显示祂的真如性,所以亲证的菩萨在亲证这个第八识真如心的时候,就会观察这个如来藏祂到底现在在想什么?结果再怎么观察,还是只能看到祂无念
- 第122集 得证无生法
所以从第一义谛来说,这个无生法就是这个真如心、就是如来藏心、就是这个第八识心、就是这个阿赖耶识。祂本身没有得、没有证可说,如果有人想要替祂安立得与证,
- 第123集 车譬喻与涅槃真如
大乘第一义谛中是说真如,从头到尾就是贯串这个真如,这真如就是如来藏,就是第三转法轮所讲的阿赖耶识。所以如何说没有这个法,却来安立种种的无自性来作为满足
- 第128集 《广论》缺少法身
那另外一个部分就是大乘的见道——就是明心开悟,他所说的就是不生不灭法的总相,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的总相。法界就只有这两种总相,那这两种总相也是法界诸
- 第129集 《广论》缺少中观正见
所以《阿含经》其实已经讲明了中道——不是落入十二因缘法里面的流转或还灭;表示流转跟还灭之后,还要有一个根本依啊!就是阿赖耶识——或者称为如来藏。能够这
- 第130集 喇嘛教与佛教之差异
他们所说的根本净光的体验,竟然是在男女的性高潮里面去体验、去观察,可是我们佛法所说的并不是这样子;我们佛法所说的是透过对法界观察所谓的生灭的五阴十八界
- 第001集 实证佛教观行法门
我们所采用的教材是平实导师他所著作的《阿含正义》,导师会著作这本《阿含正义》,就是因为在2006年之前,佛教界或是佛学界普遍都把阿含当成是二乘的这种小乘的
- 第002集 记忆研究与心理解剖
也就是说,甚深微妙大光明法,衪就是如来藏,就可以作为储存记忆的处所。可是要找到这个储存记忆的处所非常困难,所以佛陀采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法,就是说,先去
- 第003集 生命解剖学
有了这样的解剖的智慧之后,能够确认名色统统都不可能是如来藏,不可能作为记忆储存的处所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大乘,成为大乘的菩萨。大乘的菩萨就是要具有这样的
- 第004集 阿含正义的划时代贡献
我们说:他的解剖是生命解剖,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一个完整的生命,它包含了可以储存记忆的第八识如来藏这个入胎识,还有包含不能作为记忆储存处的名色,这样子组
- 第005集 唯识学探源(一)
为什么唯识学所宣演的义理这样的甚深微妙?因为在经论中常会说到:“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意思在说:三界世间如果唯说一个心,是在说第八识真心如来藏,因为
- 第006集 唯识学探源(二)
所谓唯识,唯说一心来说这个是在依第八识真心如来藏而说;若依众生心,由八识心王来说就会含摄真实唯识——第八识真实本心,以及祂所出生的虚妄唯识——七转识心
- 第007集 唯识学探源(三)
上一集节目中,我们已经举示了部分阿含的经文来证明唯识学之本源,唯识学最早根据是在初转阿含解脱道时期,佛就已经隐说、略说这唯识八识心王法理;平实导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