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5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那么就这个说,你要能够在一段时间内,虽然还没有实证如来藏,却能够知道五蕴的虚幻性,甚至就能够在作观行过程,断我见,这个都是实证,自己亲自去证得五蕴的虚
- 第06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他说:“开悟以后呢,可以住于如来藏”,他的意思就是住于如来藏空性,因为如来藏没有一个心,你的六识心是到不了祂的,所以他说:“六识出六门了以后,可以转依
- 第07集 蔡正礼老师主讲
叫你出世间法证如来藏才是正见。”他的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他认为只有讲如来藏才是正见。可是我们要知道,佛法在讲所谓出世间,他是从怎么样的角度来说出世间呢
- 第08集 蔡正礼老师主讲
也就是说,五阴十八界的种子的现行,也就是我们现在大家所能观察到的五阴十八界,就是我们的自身,或者我们可以看到其他人,或者看到其他的众生,我们从这样来看
- 第09集 蔡正礼老师主讲
我们继续跟各位说明,这个种子跟如来藏的种子跟如来藏事实上它是不一样的。我们譬如说,因为种子我们已经知道,导师有跟大家说明,种子就是功能差别。这个功能差
- 第10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那么我们接下来还要继续来看,刘灿梁解释《六祖坛经》,从他解释里面来看到,他知见错误的地方在哪里?还有就是说他真是的悟错了,因为他真的不知道哪个是如来藏
- 第11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我们接著说下一段,来证明刘灿梁他对于如来藏是不知道的,而且他用想像的来解说如来藏。我们来念这一段,他说:“如来藏是不是零、空性?祂会种子起现行嘛!每一
- 第12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我们说如来藏的慧,就是祂有很多的,这个所谓的第一谛的七种性自性,对不对?七种心的境界。这种七种心的境界,这个是如来藏的慧的境界,心的境界,智的境界。那
- 第13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我们一样17页来看,这是刘灿梁讲课的内容,他说:“能够随顺,能够理解学佛的目的,就是去证那个空性如来藏。当你能够随顺第一实义--空性如来藏,就是你随著佛讲
- 第14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大方等思益梵天所问经》里面佛就解释的非常清楚!小乘才是法布施,大乘不这么解释!当了菩萨还在做财施、法施、无畏施,那是本来就该具备的责任,没什么了不起
- 第15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刚刚我们说道,刘灿梁所说的,说:“证如来藏后还要对种子的现行的现观去验证”意思就是说,还要去对人家讲,叫作大乘讲的布施,这个是他搞错了。大乘所讲的仍然
- 第16集 蔡正礼老师主讲
我们就说这个正见,刘灿梁把这个正见说是出世间的如来藏,这是错误的。所以我们孙老师有说:出世间是包含世间的八正道,还有出世间的八正道,还有其他的部分。我
- 第17集 蔡正礼老师主讲
”我们看一下,刘灿梁在前面说:“能证如来藏开悟更好啊!如果不能开悟,怎么办?要随顺第一义的如来藏修行,才可以去弥勒净土。”可是我们从这段经典,可以看到
- 第18集 蔡正礼老师主讲
所以我们上次也有跟各位说,六度波罗蜜最后的智慧,一定要有前五度作基础嘛!如果没有前五度,那是不可能说他能够断我见,能够实证如来藏,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从
- 第19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第一个就是取这些五蕴法相;第二个假如说,祂能取说:“我开悟以后,转依了如来藏,有一个如来藏的什么法。”那也是取法相,有一个呈现的我出来了,一个我去取所
- 第20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小乘,声闻乘可以到四果,从须陀洹、阿那含到阿罗汉,缘觉是大阿罗汉,所以这时阿罗汉道,泛称阿罗汉道,大乘是明心见性,直接证、实证,直指人心,那个心?八识
- 第21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其实他没有接引人学大乘法,他接引的是外道法,他没有办法如理的讲出佛法,他只会讲如来藏这个名词,对不对?可是只有讲如来藏这个名词,不代表就是第一谛,不
- 第22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我们刚刚说到这个里面讲功德,要去讲《如来藏经》。那佛讲的是说要受持,你信受嘛!持的意思是说,你能够对这个如来藏,你不会说你不记得祂,就是持嘛!你信受还
- 第03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有的人否定了第八识,否定了所谓的阿赖耶识,否定了如来藏,否定了能够出生一切法的因,认为只要有业,只要有业就可以去受报,不需要另外一个本体。他认为说:“
- 第04集 孙正德老师主讲
可是他的主张是,找到如来藏以后才开始断烦恼,这完全是颠倒,颠倒所有修道次第的。这个烦恼,没有找到如来藏也可以断的,对不对?声闻人,二乘人,不需要去找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