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55集 有为界与无为界(一)
这些法也都是由本识如来藏所出生的,乃至山河大地也是由共业众生-各自的本识所含藏的业种-共同合力所出生的法,来作为受报及造业的舞台;所以一切法都是由本识
- 第057集 有为界与无为界(三)
而我们所说的这一段经文,正是二乘圣人所结集的《杂阿含经》—如同平实导师所说:《杂阿含经》与《增壹阿含经》本来就是大乘法的佛菩提道的经典,但是二乘
- 第058集 有为界与无为界(四)
在上一集的最后我们曾经说到,本识如来藏有空与不空的两个层面。空的是由如来藏所出生的蕴处界及烦恼等种种法,也就是初转阿含道的所观、所修、所断的世俗法;而
- 第059集 涅槃本际(一)
虽然有大、小乘经论上对于“本际”这一个名词定义的不同,可是实际上我们先下一个结论:这个本际指的就是“涅槃本际”,所谓的“实际&
- 第060集 涅槃本际(二)
好!我们说,要来证成本际的三种定义里面,我们不可以《中阿含》这样子的本际—最初点、第一点、初际—而来反驳《胜鬘经》所说的以如来藏为本际,以第
- 第061集 涅槃本际(三)
上一集最后我们讲到了,在小乘里面所谓的十四无记法,实际上是因为小乘声闻人他不需要了知这个涅槃本际、这个无生法、这个如来藏;因为声闻人要证得二乘菩提,不
- 第062集 涅槃本际(四)
就好像有一些佛法当中坚持己见的愚痴人,要违背于佛所说的“藏即阿赖耶”——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而硬要把如来藏、阿赖耶识分成两个不同的
- 第063集 异熟与熏习(上)
怎么讲呢?当我们烦恼现起,而去造作身口意业的时候,当这个烦恼过去了,而这个烦恼造作的身口意业,不论是善业或是恶业,这个善恶业就会因为造作而落谢,而留在
- 第064集 异熟与熏习(下)
那么,这一世就注定要唐捐修行之功、护法之功,而且还有可能成就护持破法者的破法大共业;误以为这个就是善心、善行而成就了破坏正法的大恶业,这难道不是人间最
- 第065集 涅槃实际是无间等法(上)
但是菩萨却不同,七住位开始,菩萨所证的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其实这就是如来藏自住境界;单以如来藏自住境界来说,是离开六尘中的见闻觉知,这就不是意识心所能
- 第066集 涅槃实际是无间等法(下)
当他们亲证如来藏以后,现前观察如来藏入胎识的这种寂静自性、不生不灭的这种自性的时候,只要设想一下:蕴处界的一切自我灭尽时,只剩下入胎识独自存在的状态,
- 第068集 二乘与大乘:基础与根本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本识如来藏就不会有被如来藏出生的蕴处界诸法,因此当然就不会有二乘解脱道的存在。因为连五蕴都不存在了,那还有谁在修解脱道呢?或者是说十因
- 第069集 见道以五蕴之正见为先
我们都知道证悟般若,就是证悟不生灭的实相心如来藏,既然是这样,当然一定要否定以识蕴或者五蕴为真实我的错误见解,才有可能证悟实相。譬如在《阿含正义》第六
- 第070集 十二部经是如来所说
另外在《央掘魔罗经》卷4中也有这样的开示:【佛告文殊师利:一切众生有如来藏,为无量烦恼覆,如瓶中灯。】这里也是直接明显开示“众生皆有如来藏”
- 第071集 三乘同入无余涅槃之真义
”意思就是说:“大乘老是说佛陀永远存在,其实那是讲不通的!”他在作这样的主张,可是如来入于涅槃可是是常住,这个道理确实是非常的困难,难
- 第072集 阿含禅学
它不须要靠文献证据的,因为当你证得有第八识如来藏的时候,你说:“唉呀!这现前证得啊!”现前可以证得第八识如来藏的这个涅槃本际,这样的事实超过
- 第073集 阿含经的禅宗公案
”很多人这样读了也不了解,那为什么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它在说啊,有一个法是本来就已经停下来了,什么法叫作本来就已经停下来的法呢?其实就是“如
- 第074集 六见处与真实禅
好!那我们接下来要来跟各位介绍说,《阿含经》其实除了我们前面所说的鸯掘魔罗追佛事件里面的本来就已经停止的这个法就是如来藏,所有的生灭变异的行住坐卧统统
- 第077集 人间佛教是不是佛教(三)
这种缘起性空的主张,是否定大乘佛法有真实法如来藏以后的缘起性空。他对缘起性空极度地推崇,所以他在《般若经讲记》说明:“佛,译义为觉者,是无上正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