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05集 如来妙色身,世间无与等
佛菩提道的修证必须要实证生命的实相—─法界根源第八识;第八识又称为真如、称为本际、称为如来藏,也称为阿赖耶识。因为菩萨实证了法界的体性,所以证知
- 第006集 智者解脱色
”如果你能够在生死之中现见到:虽然五阴终究不免一死,但是自己的如来藏,却是本来就没有生死;因为有这样的实证,那就有了解脱道的智慧,也会有佛菩提道
- 第009集 如来名号功德
因为真如是佛跟一切众生的真心第八识,又名如来藏;真如具有真实不虚妄、恒常不变异的功德。那为什么说“来而无来”?来是说第八识真如心能出生世间万
- 第010集 尔焰
你如果问他:“如来藏在哪里?你既然是法王,应该已经成佛;而且你们也标榜即身成佛,请问你:佛地的功德在哪里?且不说佛地功德,我先问你:你的如来藏在
- 第011集 法身过思量(上)
其实这一切出世间的境界,正是自己真心第八识如来藏的还灭相,对此不能如实了知,心就会有无明,因此自心如来的功德就不能具足圆满的现起,所以会障碍菩萨成就佛
- 第012集 法身过思量(下)
上一集我们谈到,只有诸佛才能够完全称量如来藏。这个如来藏,你要用什么来譬喻祂?要把祂归位到哪一类中才能完整地描述祂,使没有证悟的人能够了解?这都没办法
- 第013集 法种(一)
通教的大乘无学,解脱果同于别教的六地心(俱解脱)或初地心(慧解脱),然皆不入别教菩萨位次;别教以般若中道观慧而定位,别教中道观慧以证如来藏为修证的因故
- 第014集 法种(二)
如来藏还有许多祂自己的法种,由祂自己在运作,众生都不知道,悟了以后也都还有很多部分是不知道的。说一个最简单的好了,净土宗是佛门最普遍的行法,修念佛法门
- 第015集 法种(三)
如果要谈进一步取证大乘法中所证的法界万法的根源、法界的实相——证如来藏,更是加倍、加倍的难。所以当您悟后在进修的过程中,可能都觉得自己似乎进
- 第016集 法种(四)
第一义空就是讲如来藏空性,因为祂从来离蕴处界法,离六尘、离无明、离无明尽,不在一切法中,但祂出生了一切法;如实证实了,才能叫作第一义空智。可是到目前为
- 第017集 赞佛真实功德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三点,如来所说法,都是自己能够亲证,并且是已经亲证的,绝对不是想象或者猜测之法;同时如来的教法是以众生本具之如来藏心
- 第018集 胜鬘十大受简介
所以在四圣谛的修学中,第一个便是“苦谛”,众生一般所知的大多是“苦苦”,对于“坏苦”与“行苦”则难以了知;而菩
- 第019集 菩萨不起嫉心与悭心
在《胜鬘经讲记》第一辑中平实导师开示:心中若起了嫉妒心,也许众生的意识并没有感觉到;可是他的意根与如来藏也许会领受到,假如互相之间的缘够深的话。这是很
- 第021集 大乘愿(一)
这套《胜鬘经讲记》总共有六辑,讲记中对于《胜鬘经》所说三乘菩提的异同,以及两种无明﹙一念无明以及无始无明﹚都依如来藏而有的正理,有深入地详解。如果菩萨
- 第022集 大乘愿(二)
各位菩萨!想想看这个所谓的修心,是要修哪个心呢?是不是修第八识如来藏心?不是喔!因为如来藏无始以来本自清净,不需要我们去修祂。所谓修心,是修意识与意根
- 第023集 大乘愿(三)
况且,如果不是法界中确实有大乘法所弘传的第八识如来藏,也就不可能有三界任何一法可说、可修、可证。换句话说,第八识如来藏是修证大乘法的根本内涵,一切佛法
- 第026集 摄受章(一)
假如说是由意识的细心或者极细心来假称“如来藏”,那应该只有六个种类的识啊!因为都是归摄于意识嘛!可是玄奘菩萨却是说有八个识,八识各有规矩。所
- 第027集 摄受章(二)
因此,那些所谓开悟的人,认为说他们已经是初地的菩萨,我们就要请问他们:到底一念无明、无始无明的内容是什么?而证得如来藏时,在菩萨五十二位阶中又是什么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