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091集 五蕴与无为汇归阿赖耶识
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误会了,实际上这第八识还是第八识,祂的心体既然没有生灭,祂就是如来藏,何以消失呢?是从不消失的!所以在从不消失的过程中,我们就可以知
- 第092集 涅槃与智慧依阿赖耶识而有
我们在《楞伽经》也有看到说:如果这个第八识消失不见了,或是认为这个识是会断灭的,如果这样的话,就是等同于断灭外道所认为的见解;因为第八识祂是必定会存在
- 第093集 真如之辨
我们如果说:“那我不要出生了可不可以!”如果你换成这样的说法,那也不成啊!为什么?因为你不出生阿赖耶识,那你跟阿赖耶识又有什么关系?既然没有
- 第094集 对佛的信受与恭敬
最后一个所以祂“能生万法”,从《金刚经》证悟得到了启发,都证明这个心体本来就是如来藏,本来就是第八识。既然《金刚经》是第二转的经典,它也这样
- 第095集 万法汇归阿赖耶识
可是《大乘起信论》已经说了,有生灭心和不生灭是会在一起的,因此所谓的不生灭,就是指这个阿赖耶识、如来藏、真如、法身、第八识,所以为什么要去攻击《大乘起
- 第096集 佛地之四智圆明
各位菩萨在长期熏习正确的佛法知见之下,都已经知道一切众生皆有自心如来藏,也就是第八识阿赖耶识,没有任何一法可以毁坏这个第八识真实心,祂是常住性、不可坏
- 第097集 法身即是阿赖耶识心体
这是大乘菩萨历经三大无量数劫五十二位阶—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及等觉、妙觉位—的修行后,于佛地转识成智而圆满四智心品;而五十二位阶中
- 第098集 二乘及大乘之生、法空观
在大乘法中主修的是佛菩提道,修行法门则是依以第八识如来藏为核心之胜义谛来修行解脱道外,主要内涵以六度万行、无生忍与无生法忍为主;修行结果,是我见与我执
- 第099集 阿赖耶识是万法之本源
然而,修学大乘佛菩提道的菩萨,若想修学有成,则有一核心知见必须建立,这就是不生不灭、万法出生的根本因——第八识阿赖耶识,也就是真如心如来藏。
- 第101集 表相归依与实义归依(上)
这意思就是说:即使出家为僧人,如果他的证量还没有悟入诸地,仍然不是真实佛子,只是表相佛子,除非证悟第八识如来藏,而且已经进入诸地菩萨位中。这不仅在《华
- 第102集 表相归依与实义归依(下)
就这样使自己渐渐习惯而不会动心,就这样来消除自己的习气种子,使得如来藏中的种子能够快速获得清净,否则很难快速除去习气种子。所以,入地以后的大菩萨,大多
- 第103集 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
今天我们要谈的主题是“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如来藏与阿赖耶识同样都是在指称第八识心,只是名称不同。事实上第八识“一心有多名”。就
- 第104集 大乘真见道与相见道(上)
如果二乘圣人回心大乘修学菩萨道,最多也只是六住位的贤人,因为还未证得七住位菩萨所应证得的法界实相主体第八识如来藏,而如来藏又称为阿赖耶识。当二乘圣人回
- 第106集 真相识阿赖耶识与现识意根
而大家都知道,上述所引圣教中所开示的将八个识分作三类,分别为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祂们是分别相对应至第八识如来藏、第七识意根、以及能分别六尘之前六识,
- 第107集 转依第八识之真如法性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有时候真如指的是真如心,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有时候真如指的又是真如法性,也就是第八识如来藏的真实与如如的体性。因此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
- 第108集 五利使
)这段开示是提醒我们要留意,虽然外道也说有一个真实不坏的法,但是我们要留意的是:外道说的真实不坏的法并不是真实不坏的法,譬如前面讲的把意识心当成不生灭
- 第109集 六十二外道见
因此所有之蕴处界等法都是有因有缘而出生;而如来藏却是自在之法、本来存在之本住法、无生法。接下来是“有边等论”,这是依于禅定来对于世间作观察。
- 第110集 外道对涅槃之误解
这里表面上看起来,外道的知见似乎是对的,但是因为他只观察到生灭法,而不知有不生灭法如来藏,因此他的修学是无法成就的,因为深心之中必定怕落入断灭空的缘故
- 第111集 见闻觉知(上)
任凭任何人修上三大阿僧祇劫以后,仍然是第六意识心,绝无可能转变成第八识实相心阿赖耶,第六意识永远是第六意识,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永远是第八识心,绝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