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般若信箱
再者,对于“业障能维持多久?”这得看个人是用什么样的心态与作法来面对处理,有的人于无量数劫都无法摆脱业障的束缚,有的人乃是超劫精进的菩萨,却
- 布 告 栏
近年有人在会中明心以后,违背世尊“应善观察根器及因缘,不为少福众生妄说如来藏妙法”的告诫,私自在会外为诸福德因缘未熟者给予引导及印证,成就了
- 佛教正觉同修会 赠阅书籍 目录
三乘唯识─如来藏系经律汇编平实导师编回邮80元(精装本长27cm宽21cm高7.5cm重2.8公斤)9.三时系念全集─修正本回邮挂号40元(长26.5cm×宽19cm)10.明心与
- 随 缘
A﹒譬如日用产品、科技产品的制造,又譬如艺术、文学、哲学、心灵境界等等,这都是要经由意识才能出现、才能存在,是因为由意识领受了这些境界,才会有这些境界
- 明心与眼见佛性(连载六)
又,平实导师所说的佛性是第八识如来藏的见分,不是第六意识的见分觉知性,慧广将二者混同于一法,来辩论第八识见分佛性,即同于牛头逗马嘴一般的可笑,令亲证如
- 学佛的觉醒(连载十)
”师父!您误会了三祖所说的《信心铭》,三祖所说的真心是第八识,非是从凡夫的分别心意识转化为佛的无分别心无垢识(因地名为如来藏阿赖耶识);第八识心
- 布 告 栏
近年有人在会中明心以后,违背世尊“应善观察根器及因缘,不为少福众生妄说如来藏妙法”的告诫,私自在会外为诸福德因缘未熟者给予引导及印证,成就了
- 随 缘
这个实相心,“祂”究竟是什么?“祂”其实就是大家所常听到的一个名相:叫作“如来藏”。而这个如来藏又名为阿赖耶识、阿陀那识
- 明心与眼见佛性(连载五)
并且,佛性是第八识如来藏本觉之法性,不是意识觉知心的妄觉法性;但慧广是六识论者,熏习印顺弘传的应成派中观六识论以来,已经很久了,从来都是否定第八识的,
- 学佛的觉醒(连载九)
而所谓“自在”是说第八识为自无始劫以来本来就自己存在,不是修行以后才变成的,是本来就清净而且本来就自己已经存在的;祂是一切法的根源,祂不生不
- 般若信箱
三界万法皆如来藏所生所显,而如来藏的知,不是凡愚者所知“对六尘见闻觉知的知”,不是了知七转识所分别之六尘内容,而是了知七转识触作意思等一切心
- 布 告 栏
近年有人在会中明心以后,违背世尊“应善观察根器及因缘,不为少福众生妄说如来藏妙法”的告诫,私自在会外为诸福德因缘未熟者给予引导及印证,成就了
- 钝鸟与灵龟(连载十八)
此是佛之圣教,云何不信?又观第八识如来藏妙义,离见闻觉知而不受六尘,如斯涅槃境界都无所受,常为今时举世大师所贱,亦为外道及俗人所贱,更为佛门堕于离念灵
- 明心与眼见佛性(连载四)
所谓功能差别,譬如眼识分别显色(此为狭义的说法,如《成唯识论》所说,广义的说法还包括形色、表色,如《瑜伽师地论》所说)、耳识分别声尘、鼻识分别香嗅、舌
- 学佛的觉醒(连载八)
又一心不生时,仍必有所依,有这些所依,意识才能了知自己一心不生时的境界;是故必需依意识心、意根、第八识如来藏、六尘或法尘等,你才能了知有一念不生之境界
- 般若信箱
答:《金刚经》所说的“此经”乃是指第八识如来藏,不是《金刚经》中的文字。平实导师在《金刚经宗通》的开示中,详细开示“此经”正义,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