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论坛上有曹兄质疑佛陀,以凡夫知见来窥测如来,此举动如同没有学佛的愚人,将来只是多障碍自己的道业,异想天开的越多,只是让自己将来更加的辛苦,不论是继续轮回,或者是求取佛道,都是障碍!因此奉劝网络上一切大众,若是不知此理,随说着去,切莫于此留下证据!以提婆达多而言,大乘佛法很清楚地说明其为菩萨摩诃萨,但是经教阅读不多的人,就以为一切都是他的智慧可以「想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或谓:诸佛为何示不一直住世教化众生,而现出世、涅槃相?对此《华严经》卷五十二(八十卷本),普贤菩萨言:佛子!诸佛如来为令众生生欣乐故,(以应化身)出现于世;欲令众生生恋慕故,(应化身)示现涅槃;而实(法身)如来无有出世,亦无涅槃。何以故?(法身)如来常住清净法界,随众生心(以应化身)示现(出世与)涅槃。或谓:诸佛可以化身无数,为何不在每个众生面前化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假使今天有人自称已经成佛了,那你可以检验他:把麦克风关掉,看我们在第三讲堂、第二讲堂听不听得见?如果听不见,那他就是大妄语,这是说深远音。第八是不竭音,诸佛说法好像行云流水一般不会中断,除非因缘结束了,所以停讲了;不然的话,佛可以一直下去,都不会中断的,这叫作不竭音。有人因为知道诸佛有这八种音声相,觉得太妙了,所以就发起大乘菩提心了。 (原标题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宝积经》卷108────────────────────节录自东晋天竺居士竺难提译《大宝积经》卷108〈大乘方便会〉第38之3(CBETA,T11,no.310,p.606,b4-c23)以何缘故,如来及僧在于婆罗门毗兰若聚落,三月之中食马麦耶?善男子!我于昔时知此婆罗门必舍初始请佛僧心,不给饮食,而故往受请。何以故?为彼五百马故。此五百马于先世中已学菩萨乘,已曾供养过去诸佛;近恶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优婆塞戒经》(供养三宝品)第十七佛又接着开示:如果有人能以遍满四天下的宝物供养如来,福德当然很大;但若有人没有钱财,而以佛地的种种功德法相,至心恭敬的说出来赞叹,这两个人的福德是相等而没有差别的。所以请诸位记得把前面所说佛地种种功德记住,将来去朝圣时,如果人家以种种宝物供养;你就与大众以种种偈颂恭敬唱出来供佛。如果你能用印度话赞叹,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陀已经远离了一切贪瞋痴、远离一切无明;祂不用休息,而可以尽未来际来救护一切有情来脱离这生死的苦海;佛陀的智慧是无上的,他没有一个止尽;佛陀对于一切世间的法,完全了解,这就是我们说的佛的威力。佛有十种威力,其中有一种就是:这世间哪一件事情有道理还是没有道理,不论你口说的或是想的或是存在的,这道理有没有真正的道理?是不是会有这样的结果?佛都清楚。这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时佛从禅起经行,罗睺罗从佛经行,佛问罗睺罗「何以羸瘦?」罗睺罗说偈答佛:「若人食油则得力,若食酥者得好色,食麻滓菜无色力,大德世尊自当知!」佛问罗睺罗:「是众中谁为上座?」罗睺罗答:「和上舍利弗。」佛言:「舍利弗食不淨食。」尔时,舍利弗转闻是语,即时吐食,自作誓言:「从今日不复受人请。」是时,波斯匿王、长者须达多等,来诣舍利弗所,语舍利弗:「佛不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是故善男子!应求善知识,亲近、恭敬,一心供养而无厌足,问菩萨行:云何修习菩萨道?云何满足菩萨行?云何清净菩萨行?云何究竟菩萨行?云何出生菩萨行?云何正念菩萨道?云何缘于菩萨境界道?云何增广菩萨道?云何菩萨具普贤行?】(《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6〈入法界品第34之3〉)讲记:由这一段等觉菩萨的开示,可以知道修学佛法的首要,第一步就是寻觅善知识;找到了善知识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报身佛多说大乘一切种智,少有宣说二乘法者;唯有地上菩萨之具意生身及轮宝者能见,戒慧直往之初入三地菩萨犹不能见;所说诸法甚深难解,未入地者闻之不解,于报身佛所说诸经不能信受;二乘无学及诸未悟大乘凡夫,悉不能测,往往谤为后人伪造,而不知诸大乘经法能修能入,故称愚凡。是故应佛及报佛名为智慧佛。法身、涅槃、离自性者,亦谓真如也。第八识即是法身,是一切法之根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行如经说。止观二品极善。是故说名明行。上昇最极永不退还。故名善逝。善知世界及有情界一切品类染淨相故。名世间解。一切世间唯一丈夫。善知最胜调心方便。是故说名无上丈夫调御士。为实眼故为实智故。为实义故为实法故。与显了义为开导故。与一切义为所依故。与不了义为能了故。与所生疑为能断故。与甚深处为能显故。令明淨故。与一切法为根本故。为开导故为所依故。能正教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本行集经》卷五)那先说这一段。也就是说,一生补处的菩萨指的是什么呢?就是妙觉菩萨。也就是菩萨成满了这个十地的菩萨道修学,到等觉以后百劫修相好,最后成为妙觉菩萨生到兜率陀天,等待众生因缘成熟的时候到人间示现成佛。那么一生补处就是妙觉菩萨,祂多必往生兜率陀天,大部分都是生在兜率陀天。为什么生在兜率陀天呢?因为告诉我们说,兜率陀天以下的欲界天比较放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我们知道「即生成佛、即身成佛」这句话对于已经降神人间母胎的最后身妙觉位菩萨来说一定没有问题,因为最后身菩萨下生人间的目的就是要示现成佛,妙觉菩萨也有具足的功德来示现佛陀所说这些诸佛示现成佛的恒常法则;然而,换个角度来说,若有人夸口宣称自己在佛法中已经获得悉地了、已经成佛了,佛弟子们就应该要有智慧能够以圣言量这些事相上的道理来检验这个人出生时是不是真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平实导师在《维摩诘经讲记》第一辑第202-203页中有如此开示 (原标题:入了等觉位以后,还要整整一百劫之中全力修布施行)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既然与五别境、善十一相应,已经大异因地时不与五别境相应的无我的状况了,这个时候,你还能说祂是无我吗?不行了!在等觉位之前,真如离见闻觉知,从来不思量、不贪、不瞋、不垢、不净,不与五种别境心所法相应,那个时候是确实无我性的法相,得要经由我们的六识七识去配合运作。到等觉位过后,心真如可以跟五别境相应,换句话说,一切众生心在想什么,祂全部了知,而且佛地心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的佛宝就是指菩萨曾在三大无量数劫当中,证悟不生不灭的如来藏,得到般若实相智慧之后,能够不惜身命、勤修六度,直到万行,最后在菩提树下降伏魔军,断尽烦恼障以及所知障,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时候如来藏当中的种子不再有变易,已经究竟清净,微妙寂静,这时就称为无垢识、清净法身。佛陀具足三身、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四智圆明等无量无边的真常功德,能够在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不如法)浴佛功德非常殊胜,在《浴佛功德经》说道:「由作如是浴佛像故,能令汝等人天大众,现受富乐无病延年,于所愿求无不遂意,亲友眷属悉皆安隐,长辞八难永出苦源,不受女身速成正觉。」诚挚邀请诸位菩萨于5月11日(日)到佛教正觉同修会之各地讲堂参加浴佛。※各地讲堂地址,请参考下方链接:注1:《佛本行集经》卷35〈38耶输陀因缘品〉:「护明菩萨大士。不久从彼兜率天下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说处处经》(节录)佛不着履。有三因缘。一者使行者少欲。二者现足下轮。三者令人见之欢喜。佛行足去地四寸。有三因缘。一者见地有虫蚁故。二者地有生草故。三者现神足故。亦欲令人意止佛行。佛行地高下皆平。有三因缘。一者本行四等心。欲令一切安隐。地在水上水中有神。虫蚁一切值佛足下。皆安隐同心立意。是故卑者为高。高者为卑。二者诸天鬼神行福。为佛除地故。高下为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贫人本生-六度集经昔者菩萨贫篓尤困。与诸商人俱之他国。其众皆有信佛之志。布施穷乏济度众生。等人全曰。众皆慈惠。尔将何施。答日。夫身假借之类靡不弃捐。吾睹海鱼。巨细相吞心为怆枪。吾当以身代其小者。令得须臾之命也。即自一投海。海大鱼饱小者得活。魂灵化为堕鱼之王。身有里数。海边有国。其国枯旱。黎庶饥谨更相吞吠。鱼为流泪曰。众生扰扰其苦痛哉。吾身有里数之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贤愚因缘经卷第三大光明王始发道心缘品第十六有知慧巧便人。以小缘故。能发大心趣向佛道。懈怠懒惰人。虽有大缘。犹不发意趣向佛道。是故行者。应强心立志勇猛善缘。何以知然。尔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诸四众诸王臣民。前后围绕。供养恭敬。于是众中。多有疑者。世尊。本以何因缘故。初发无上菩提之心。自致成佛。多所利益。我等亦当发心成道利安众生。尊者阿难。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菩提道之修证,始由六度万行之熏习,外门之广行六度万行;复由四加行之断除我见,双证能取所取皆空,进而证得第八识如来藏,明了一切有情本具之实相心,通达般若总相智;进修般若别相智——阅读般若系诸经,通达般若之别相智。复又进断异生性,发起金刚心,进修种智——第三转法轮诸唯识系经义,修证道种智,次第进修十地之十度行,渐次迈向佛地。此是 | admin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