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因为二乘证得四禅八定具足的俱解脱圣者,虽然不修习神通,也不作神通法门的加行,那他往世也没有修习神通,虽然他已经是俱解脱,已经有漏尽通了,也还是没有五通。只有俱解脱的大阿罗汉或缘觉,往世曾修五通,今世证得二乘菩提以后,报得五通;或者是说往世未曾修习,今世成为俱解脱以后,再加修五通,才会有五通。所以,五通并不是所有的二乘人都有,菩萨修证神通,也可以证得 | 三摩地 2018-07-22 |
![]() |
《金刚经》有一首四句偈讲到这个五阴十八界(《正觉总持咒》注),这一首偈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众生之所以轮回,就是在五阴十八界上面建立了身见,意识这一个妄心在执着色身为我,依于我有色身,一切有情有受、有色身,所以建立了人相、我相、众生相;众生也好、他人也好、自我自己也好,都有不断地造作运动,这些都有在时空当中的流转,这就是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先引用平实导师在讲经的时候所举的一个譬喻,来说明八识心王中各个识的功能差别。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有一本非常有名的小说叫作《西游记》,它是在明朝的时候由吴承恩所著作的。这故事的内容是叙述唐朝的高僧唐三藏骑著龙马,带著孙悟空、猪八戒以及沙悟净到西方去取经,沿途遭遇种种危险,最后终于取得佛经回到中国。那《西游记》和我们要谈的八识心王又有什么关联呢?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意思是说,这个自性清净心是本来就已经存在,非从他因他缘生,非自然生;除了具有能辗转出生三界万法的有性以外,也具有犹如虚空的空性,就称之为自性。祂随着业种及无明种流转生死无量劫以来,于七转识贪厌万法之际,藏识本身却不贪不厌三界万法,所以名为清净。于无量劫的生死流转中,世世之十八界示现有生死,而藏识自心却始终住于如性,所以名为涅槃。这个自心藏识之本来自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如果没有取得执行名义,你有本票、债权、借据、支票都没有用,有抵押权也不能拍卖;你不能拿着借据、支票、本票要求法院依抵押权帮你拍卖,要经过取得执行名义的过程才能拍卖它。想取得执行名义,要先提出告诉!由法院裁决可否执行拍卖的行为。这就牵涉到法律的问题,本票比较容易取得执行名义,支票就比较难,这事我们不谈它,由法律专家去做就行了;可是取得执行名义以后,就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卷六)延续了我们之前所说的,您三归五戒之后,如实的四种修,慢慢地逐分去证得解脱果,趣向远离生死过咎、趣向于涅槃安乐。这段经文就是告诉我们继续下来的话,我们要有自利利他的行为,所以这里经文说“是名优婆塞自利利他”。这个标题我们把它设为“自利利他”,其实它所说的内容就是四种法要,或是所谓四预流支。四种法要,这是引用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依《阿含经》表示,每个人一出生时,就有鬼神随侍左右,但其数量不一,如果是善人,其跟随众可能数百个,甚至是上千个。如果是坏人,也有神,但可能数百人、千人才有一个神。这些鬼神,就像当今总统的侍卫,你到哪里,他们就跟到哪里。但是,这些神的数量是有增减的,当一个人都做坏事时,那神就会一个个离去。一个人如果都做好事,那神就会越来越多。佛经表示,一个人每持守一戒,就增加五个神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优婆塞戒经》卷3〈16息恶品〉云:一一众生为一烦恼,无量世中受大苦恼;众生从无始劫以来不断的生死苦恼,无量世的生死就是众生最大的苦恼,而众生会受这些大苦恼,都是为了一个烦恼:我见。单单只为了一个我见烦恼,所以在无量生死中受大苦恼。四种住地烦恼就是:见一处住地(我见烦恼),以及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这四种烦恼,归根究柢仍是基于我见而有的。譬如欲界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大乘菩萨不但同样有慧解脱,同时也已证得法界真实相,就可以深入般若,就可以如《心经》讲的:【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如此渐次成就大乘行,最后道种智,成就一切智智,才是真正的成佛之道。新竹凤山寺的《广论》弘传者,承袭藏传佛教《广论》六识论的中观应成派思想,喜欢画饼充饥,天天喊着想要实证一切智智,但是《广论》中又否定法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一一探究完成以后,苦集圣谛的修习才算是完成了;在已经如实而且具足观行五阴十八界六入的生灭性而了知其虚妄的前提下,这时终于能够取证声闻初果的解脱功德。于是在蕴处界入生灭无常的智慧中,被苦圣谛现观的智慧中产生的厌离心所驱使,开始想要灭除苦集,不再收集一切会导致后世受生轮回的种子,这时便开始八正道的实行了。八正道即是道圣谛,这八个真正无偏的道,即是使人到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业与大家息息相关的,懂得业报的原理,也懂得转业的方法,成佛之道便能迅速完成!佛在《菩萨优婆塞戒经》对业有非常具体的描述,佛说:无量世界一百三十六地狱处,无量畜生、无量饿鬼,皆因业作;人、天亦尔。无量众生获得解脱,亦因于业。1、业的种类:是业四种:一者现报、二者生报、三者后报、四者无报。业有四种:一者时定、果报不定,二者报定、时不必定,三者时定、果报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二、如何转业或消除业障?如何转业呢?得看个人是用什么样的心态与作法来面对处理,有的人于无量数劫都无法摆脱业障的束缚,有的人乃是超劫精进的菩萨,却是以一剎那一剎那的时程来度脱业障,这也是《解深密经》当中世尊开示超劫精进的重点。业在那里消?在自己性障的消除上面去消掉。性障的消除可以使部分业种转变,因为它变清净了。若有大心勇猛精进的菩萨种性学子,甚至将业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依《阿含经》及《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说有热、寒地狱各八及其周边小地狱等,其寿命及苦受,从最痛苦的无间地狱开始往上略述如下:一、无间地狱:火焰从四方而来,有情举身皆成猛焰,受苦无间隙,只听到哀号叫声,才知有情在其中;又用铁箕盛极热铁炭泼撒;又令登大热铁山;又拔舌以热铁钉张之,如同张牛皮;又用热铁丸放置口中,烧口及咽喉;又用融铜灌口等等。其寿命长达一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此类众生常与饥渴相应,皮肉血脉皆悉干枯,如同木炭;头发散乱,脸如黑漆,嘴唇干燥,经常用舌头舐口脸。阿含中说饿鬼众生是由地狱中受报完毕才往生上来的,或是在人间造作了当生饿鬼道的恶业以后才往生过来的。饿鬼道众生的苦受可分三大类:一、由外障碍饮食:有情为饥渴所逼,惊慌害怕,到处奔走寻求饮食;终于找到了池水,却有有情,拿着刀杖绳索列队守护,不让饥渴有情靠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但是宗喀巴在《密宗道次第广论》中却要求藏密行者每日至少八个时辰与异性修双身法;并且至最后灌顶时,尚需与九位明妃合修双身法──轮座杂交;此一邪淫行为,若不诽谤、不大妄语、不玷污比丘尼(不与比丘尼合修双身法)等,虽未及地狱业相应者,却仍是与畜生业相应,来世当得畜生报;藏密行者又将五甘露……等不净物供佛,此一行为属于辱佛,亦于当来得畜生报,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其实佛弟子的师父,就是已经成就了等觉位也不敢自称自己是佛,因为等觉菩萨他自己知道说:自己真的不是佛,因为离佛地还非常遥远;因此唯有凡夫才敢妄称自己是佛、说自己是大法王。因此喇嘛教的归依也断不了我见,更别提要解脱生死了。在《优婆塞戒经》卷5,佛就回答善生优婆塞:何因缘故受三归依?佛说:【善男子!为破诸苦,断除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善男子!有人若欲施时,供养三宝时,若坐禅时,若修善时,若读经时,供养父母时,当先立制:“我若不作,要自克罚。”是人福德日夜增长,如恒河流。如是五戒有五种果:一者无作果、二者报果、三者余果、四者作果、五者解脱果。】“《优婆塞戒经》卷六”这整段经文,我们简单用一行话把它浓缩起来叫作:“一个优婆塞受了三归五戒开始要修行,初始修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我们来看在《优婆塞戒经》卷6中的开示:“善男子!有智之人既受戒已,当观三事不作恶行:一者自为,二者为世,三者为法。”这里面开示要我们从三个方面去了解,以便能够不造恶业,乃至能够持戒不犯。第一个“自为”,相信大家都听过圣教里面的开示:“一切众生系属于业,依止于业,随自业转。”因此,因果道理的正确了解,对于持戒者来说是非常 | 三摩地 2018-07-22 |
![]() |
前言密宗六字大明咒长期以来流通、普及于佛教界,一般多数人是透过歌曲、诵念而熟悉它的声音,却不甚了知它源于密教部《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而该“经”内容,已被某些大德判定是“伪经”(下文详说)。而六字真言,其实是鬼神咒,或可招致某种感应与体验,在藏传佛教归属于莲花部,而称为万咒之王-此话虽不免夸张,在西藏却是有特殊渊源的,黄明信云: | 三摩地 2018-07-22 |
![]() |
接着这个做实验的人再把这一杯饮料放到七岁小孩的面前,然后同样的方式也是先丢了一只蟑螂,再把蟑螂夹出来,然后要这位七岁的小孩来喝这个饮料,结果这个小孩子说:哎呀,好恶心啊!这个饮料已经被污染了,好恶心!这个是第二个实验。第三个实验:他们去拿了一个小孩子用的那种小马桶,而且是新的小马桶。那么这个实验的人把这个小婴儿用的马桶放到七岁小孩面前跟他说:这个是 | 三摩地 2018-07-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