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在《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之中,世尊是这么开示:【善男子!施有二种:一者法施、二者财施。法施则得财法二报,财施唯还得财宝报。】这个部分还没有说完,上一次说是财施果报,还得财宝道理。接下来说法布施果报,法布施可以使众生无畏于生死轮回,同时法布施果报,是可以兼而有财、法二报。先来看看法布施之后,其果报是如何?譬如说:假如你可以为人说世间工巧技 三摩地

2018-07-23

在《优婆塞戒经》卷第四中,有一段世尊是这么开示:善男子!有智之人施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世尊此时要为我们说明布施五种相貌,后面也会接着说这五个法果报。先来看看是哪五种相貌?第一个叫作至心施。布施时候应该是怀着至诚心态,而没有夹杂着其他不清净。举例来说,若是正在布施时候,心中老是记挂 三摩地

2018-07-23

世尊开示一段说:【菩萨修行如是二施,为二事故:一令众生远离苦恼、二令众生心得调伏。】今天再将这一段开示道理作一个结论,然后再来谈布施又可分为法施、无畏施、财施三类。一世一世修学布施之后转依,因为从七住开始就已经是有布施也有波罗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菩萨自己除去了种种烦恼;也正是因为自己可以除去这一些烦恼缘故,而行于财法二施,也无非是为 三摩地

2018-07-23

在上一集由正纬老师解说了十信位修证,菩萨修集满足了信位福德以后,进入十住位来修证;十住位,按照次第从初住位到六住位,菩萨所应修学内容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六度波罗密多。要修学这六度波罗密多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要饶益诸有情,第二个是要对治诸烦恼。从饶益有情、对治烦恼中,来修集见道所需要福德资粮,在十住位中最重要就是要亲近真 三摩地

2018-07-23

欢迎您收看《菩萨正行》节目,我们在上一次节目当中,谈到了能舍外物、能舍内外物,以及除了布施内外物之外还要教化众生等三种有智慧布施;以及要先教后施、怨亲等施,才能够称为是大施主。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讨:如果我们没有钱财作布施话,能够怎么做,也仍然可以成为大施主道理。首先,世尊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继续开示说:【善男子!智者若有财宝物时,应当 三摩地

2018-07-23

欢迎您收看《菩萨正行》节目,我们在上一次节目当中,谈到了,即使没有很多钱财来作布施,但是可以教导其他有财富人去作布施,或是自己前去帮忙他,共同成就布施行。我们也谈到了,应该如何为人治病以及瞻养病苦,才称得上是真求无上菩提之道大施主。其实不是没有钱财布施人,才需要去学习如何以医药或是照顾病人来培植福德;即使是很富有人,也同样应该要修学医 三摩地

2018-07-23

祀祠正理以及什么是一切施和不思议施?在上一次节目当中,我们有谈到,如果为亡者追荐、追福,一定要这个亡者是落入饿鬼道,他才能够得到受用。如果说我们先人、亲友,他在世时没作过恶业,也没有毁谤贤圣或,而且一生行善布施,那么你就知道,他绝对不可能堕落到饿鬼道,那么就不需要来为他追福了,因为他一定会往生到欲界天或人间,所以就得不到追福受用,而且也不需 三摩地

2018-07-23

欢迎您收看《菩萨正行》节目,我们在前两次节目当中,分别谈到了:以医药瞻养病苦布施,以及如何提供行路人交通方便布施。今天我们要再来谈谈,其他生活起居上面也经常会遇到一些状况,可以如何来作布施或是供养。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开示说:【见人鞾履、衣裳、鉢盂朽故坏者,即为缝补、浣染、熏治。】(《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当我们看见有出 三摩地

2018-07-23

在布施时候,有哪些原因会让我们生起了后悔心,而减损了布施福德呢?我们又该如何生起智慧,能够欢喜布施,而得到大福德呢?佛陀在《优婆塞戒经》卷5当中开示说:【善男子!施已生悔,因于三事:一者于财贪爱、二者谘承邪见、三者见受者过。复有三事:一者畏他呵责、二者畏财尽受苦、三者见他施已受诸衰恼。】(《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布施了以后,之所以会出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五)意思是说,一切布施可分为三种根本类别,所有布施都不离这三种根本类别。这三根本,共有三种对象:就是贫穷者、怨家以及有福德人。因为对象不同,也就产生了在布施时三种不同善念:第一种之所以会布施给贫穷人,是因为怜悯心缘故,这是一般最普遍情形。第二种是布施给怨家,明知道布施给他,他一定不会回报给你,但你只是想和他把恶缘给善 三摩地

2018-07-23

欢迎大家收看《菩萨正行》节目。在前面几集当中,余正伟老师为大家说明了菩萨在行布施行当中,许许多多因缘果报道理。接下来,我们今天要说明:法施内涵、法施殊胜、以及法施果报。来让诸位菩萨了解,法施之所以胜于财施道理。而且法布施范围很广,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作得到;所以希望诸位菩萨在财施之余,也都能够随缘随分去作法布施。关于菩萨应该要行财施、 三摩地

2018-07-23

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和大家谈谈:菩萨具足福智庄严之后所生法相。上次说到,菩萨具足福智庄严之后所生七个法相中,谈到第五个法相:获菩提心。讲是在亲证了佛菩提道时候,也会分证解脱果,而这两者其实是汇归于唯一佛乘之中。接下来谈谈第六个法相是:心不放逸。因为菩萨有了上次所说自知罪过,一直到获菩提心功德,所以能够自我督促而继续地向前迈进。为什 三摩地

2018-07-23

问候大家身体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菩萨正行,今天和大家来谈谈菩萨为什么应观福田与贫穷田而布施?知道菩萨有了福德与智慧庄严妙用之后,接下来,世尊在《优婆塞戒经》之中又接着开示: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具足二法,一切施时不生忧悔,见众恶事而能堪忍。菩萨施时观二种田:一者福田、二贫穷田;菩萨为欲增福德故施于贫苦,为增无上妙智慧故施于福田;为报恩故施于福田 三摩地

2018-07-23

什么样人不能作布施?什么样人是大施主?佛陀为我们开示说:【若人无慈,不知恩义,不贪圣人所有功德,惜财身命,贪着心重,如是之人不能布施。智者深观一切众生,求财物时不惜身命,既得财物能舍施人,当知是人能舍身命。若人悭悋不能舍财,当知是人亦惜身命;若舍身命求得财物以布施者,当知是人是大施主。】(《优婆塞戒经》卷五)佛陀在这里,是教导我们观察:如果有人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五)这一小段为我们说明,世尊已经为我们开示了不同布施因果,所以我们应该尽量简择,以能够得到最好果报方式以及心态去布施,但是在心中却不需要去贪求果报。因为有智慧人已经了解,福德果报是如影随形紧跟着施主,绝对不会无缘无故消失掉,那么又何必在心中牵挂福德果报呢?心中分别计较,就会失去了至诚心,反而使得施心变得更低下,而使得果报 三摩地

2018-07-23

佛陀接着又依布施时,财物、施心以及福田大小,这三种状况差别不同,分为五种情形来为我们说明未来世产生果报差别不同。佛陀开示说:【若人共施财物,福田、施心俱等,是二得果无有差别。有财、心俱等,福田胜者得果报胜。有田、心俱下,财物胜者得果则胜。有田、财俱下,施心胜者得果亦胜。有田、财俱胜,施心下者得果不如。】(《优婆塞戒经》卷五)这第一种情形是:布施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五)这意思是说,如果有人觉得自己所有财物太少了,或者觉得想要布施出去财物不够好,因此心中就感到羞愧,怕人家笑话而不肯拿出来布施。佛陀说:像这样人,就会增长自己未来世贫苦。如果说,这种错误心态一直不改正,那么就会导致自己,未来一世比一世更贫苦,更拿不出钱财来布施,而陷入到恶性循环下去。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有这种不正确心态去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五)意思是说,如果有人钱财很多,他在无量年岁当中,也不断在供养三宝,都是自己很努力在作,虽然未来世可以得到无量福德果报,但是自己单独作,却不如劝别人共同合作来得好。所以说,我们修集福德,不必全部自己一个人去作,如果能够分一部分给别人,共同来作最好;而所节省下来部分,我们可以另外再找别植福因缘,然后再找别人一起作,这样 三摩地

2018-07-23

】(《优婆塞戒经》卷五)意思是说,一切布施可分为三种根本类别,所有布施都不离这三种根本类别。这三根本,共有三种对象:就是贫穷者、怨家以及有福德人。因为对象不同,也就产生了在布施时三种不同善念:第一种之所以会布施给贫穷人,是因为怜悯心缘故,这是一般最普遍情形。第二种是布施给怨家,明知道布施给他,他一定不会回报给你,但你只是想和他把恶缘给善 三摩地

2018-07-23

那么为什么作法布施,可以得到这么好而又长远善报呢?世尊接着就作了很详细说明。世尊说:【何以故?众生闻法,断除瞋心,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成上色;众生闻法,慈心不杀,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得寿命长;众生闻法,不盗他财,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多饶财宝;众生闻已,开心乐施,以是因缘,施主未来无量世中身得大力;众生闻法,断诸放逸,以是因缘 三摩地

2018-07-23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