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当时世尊为五比丘所说法,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乃至于化道既圆将入涅槃时,又于遗教经中,三唱若于苦等四谛有所疑问者,可以赶快发问,由此可以看出四圣谛在佛所说法中重要性。所谓四谛,为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谛者,真义、实义、如义、不颠倒义、绝虚妄义。《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七云:苦谛苦义,乃至道谛道义;是如是实,非不如实;是无颠倒,非 三摩地

2018-07-21

第以末法时代求实相之大心念佛人甚多,每患不得入处,故以《念佛三昧修学次第》为书名,用招大心念佛人之注目,庶能贡献一己微薄之浅见,藉收抛砖引璞成玉之目;乃不顾毁誉,以萧平实为笔名,藉诸同修之福德与辛劳,将念佛三昧修学次第之讲述录音整理成文,编定篇章节目,付梓出版,赠与有缘。用报四恩三有,是为本书之缘起。战祸连年之后,承平四十余年,民众胼手胝足、筚路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章:缘起及念佛略说第一节:缘起各位菩萨、阿弥陀佛!我们今天开始要换一个题目,讲念佛三昧修学次第。讲这个题目是因为有人要求再讲一次念佛法门。我们以前讲过无相念佛,那只是念佛法门里面很小一个片段。这一次讲范围就扩大了一些,要从最基本、有相持名念佛开始,然后讲到观想念佛、观像念佛、系念思惟念佛,因地无相念佛、体究念佛,果地无相念佛,还要谈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节:念佛法门容易修学接著,我们讲念佛法门之所以很殊胜,还有原因:念佛法门第一个殊胜,是它容易学。不管是八十好几九十好几老公公老婆婆可以学,二岁孩儿也可以学。嘴裹喃喃有词念个“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谁都会。如果有一点音乐细胞,教他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大家都会嘛二三岁孩子也会啊!另外,念佛不拘处所;打坐呢,要清静 三摩地

2018-07-20

信是愿与行基础。信是信什么?信是相信释迦世尊四智圆明,告诉我们这些念佛法门必定真实。念佛法门不可思不可议,太深奥、太微妙了。但是却很容易入门,所以它最契合末法时代众生根器。因此,无量无数诸佛,赞叹世尊能够在这个五浊恶世里面,宣说这种不可思议法门。要修念佛法门,首先要相信:世尊讲法一定是真实。第二,我们要信:确实有个极乐净土。有人不相信有 三摩地

2018-07-20

一、邪愿:有人心术不正,发愿奉祀鬼神,冀愿鬼神帮助他消除冤家债主,或让特定人生病,或受他控制。甚至偷剪他人头发指甲,画符做法,无非希望控制他人行为,或以邪术缠身以产生不好现象,达到他不良企图,这种与鬼神交易行为所发愿谓之“邪愿”。二、恶愿:如果有人奉祀鬼神,在咒愿某人出车祸、家财散尽,或是眷属分离,乃至求神处罚一切异全部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三节三资粮之三:行第一目事行之一:三福净业信、愿、行如鼎三足,这里所指行系专指念佛人之身行、口行、和意行。而行又可分为事行和理行。事行可分成二个部份,第一个部份是三福净业或净业三福。第二个部份是要有功夫。《观无量寿佛经》说:三福净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诸佛之所以成佛,不能离开三福净业;往生极乐世界,要求品位高升也不能离开三福净业。而功夫系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三节三资粮之三:行第二目:事行之二:功夫继续上周讲信愿行三资粮---事行第二部份---功夫。推广念佛法门很久了,有很多人修念佛法门。大家所理解念佛法门是指持名;也就是在心里或嘴里念佛号或者大菩萨圣号,同时心里面想佛菩萨。但是念佛已经念了十几年,甚至长达廿几年,到今天问他一句:“你念无量寿佛要求生极乐世界,有没有把握啊?”这一问,你看我,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三节三资粮之三:行第三目:理行之一:植众德本、广结善缘、修除高慢理行就是体究念佛,体究念佛除前面讲事行之外还须要准备别资粮。这一些资粮,分成三点来说明:第一:是过去生已经修行了许多善根福德;那就是已经植众德本,广结善缘。此外还要修除高慢。植众德本,就好像在栽种功德树一样,一棵一棵去栽种。就是前面讲三福净业,一样一样去做,一生又一生去做。不好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章:持名念佛法门正修行部份,分为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系念思惟念佛、因地无相念佛、体究念佛、果地无相念佛、实相念佛及后续修行等九章来加以说明。持名念佛是“以持念佛名号,来忆念佛菩萨”修行方法。这是世尊大慈大悲,特别为末法时代众生根性而宣说一种方便法门。在佛法即将灭尽时,世尊以祂佛力加持,让此法门在世间多留一百年。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节:观像念佛法门之经典原文节录正修行第二个单元,我们讲「观像念佛」。这观像念佛法门是从《大宝积经》卷八十九里面节录出来。现在念一段原文,让大家了解。《尔时,有一比丘于白迭上画如来像,众彩庄严,悉皆具足,持至大精进菩萨所。大精进菩萨见此画像,心大欢喜。作如是言:「如来形象妙好乃尔,况复如来正偏知身,愿我来世得成如是妙色之身。」尔时,大精进菩萨白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三章:观想念佛法门第一节观想念佛:日想观想念佛,主要是为了厌离这五浊恶世、娑婆世界,而求生极乐净土人所谓修行法门。观想念佛法门,有观想、有思惟;但主要在观想正受,而以思惟作为辅助。观想念佛是根据观无量寿佛经所谓十六观而言。观经十六观,后三观说是上、中、下九品往生事情,前十三观讲是有相观想。虽然讲有相观想,但也说到第一义部份 三摩地

2018-07-20

要观想极乐世界众宝国土。我们前面说极乐国土有一些分界,现在观想这些分界里,每一个区域上面各有五百亿珍宝所成阁楼,这一些阁楼里面,有无量诸天,在那里面奏天乐。这些宝楼上面又有许多乐器,虚悬在空中,庄严有如天宝幢一样。不必去弹奏它,自己就会发出乐音,这一些乐音里面也说念佛、念法、念僧。这一些念佛念法念僧声音,我们很多人觉得奇怪,但是我们到后面无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节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系念思惟念佛法门一、一般人说念佛,是专指持名念佛。如果有时候,你心念去思惟、忆念阿弥陀佛有什么功德,有什么相好、有什么随形好;未深入念佛法门人就会责备你,说你在打妄想。其实你没错,是他错了。因为我们在系念、在思惟极乐世界依报、正报庄严,无量寿佛庄严、功德,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庄严、功德,这些都属于系念思惟念佛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节:念佛种类第一目念应化身佛一般念佛人持名念佛,只要信愿行真切就可以往生西方,但有人为求实相念佛,所以学无相念佛;有人为求上品上生,面见弥陀世尊,所以学无相念佛做为功夫;有人为求学佛得力以度化众生,所以学无相念佛。无相念佛就是楞严经中所述,第二十四种圆通法门---“法以人名”,称为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法门。念佛,许多人在念,也知道 三摩地

2018-07-20

第二节奉献给修学无相念佛者一系列善巧方便行门第一目无相忆念拜佛之方法在这里提出一系列善巧方便来帮助念佛人学习无相念佛功夫,修学之前首先要明白为什么念佛要无相?第一:持名念佛时,心念时断时续,有时忆念,有时则虽然佛号在心中,其实并未忆佛,有此缺点。语言、文字、声音不是佛,所以不必执著语言、文字、声音。第二:观想念佛法门,从灭罪修定立场来说是非 三摩地

2018-07-20

第二节奉献给修学无相念佛者一系列善巧方便行门第六目:张眼无相忆念拜佛第五个次第修成以后,功夫已经够了,我们可以睁开眼睛来无相忆念拜佛。在第二个阶段为对治眼根之攀缘,故请各位闭上眼睛拜佛,因为那个时候,尚无法对抗心攀缘,现在工夫已经很好了,所以回来面对以前所不能面对状况故睁开眼睛拜佛。闭起眼睛时心里容易攀缘一切法,妄想较多,拜到这个时候,心里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一节无相念佛法门、体究念佛关系体究念佛是每一位想要求得实相念佛人迟早要走路,实相念佛是每一位发大心念佛人应当求得境界。一般说来,要往生极乐世界有两种,一者在求实相,二者在求无量百千三昧。实相就是无漏智慧;无量百千三昧属于事修。究竟成佛从明实相开始,经过事修长远过程,和得到究竟解脱而成佛度众生。如果念佛人能在这个世界就修成 三摩地

2018-07-20

第二节体究念佛前应具备第一义知见第二个部份是体究念佛前应具备第一义知见--所谓体究念佛,说穿了即是参禅,话头虽然不同,但本质却是一样,有究念佛始终不能成就,原因有二:一、没有忆佛工夫,没有一念相续、净念相继工夫。二、知见不够,不知道自性弥陀究竟是指什么?一直在相上转,以为见自性弥陀,是见一个有形有像阿弥陀佛,其实是错了,所谓“自性弥陀&rd 三摩地

2018-07-20

第三节体究念佛方法和应有之知见第一目:体究念佛方法--思惟观礼究人,要向自己心中去体会,深究“念佛者是谁”?或者去探究,如何是“归命无量寿佛”?如何是“南无阿弥陀佛”?在体究时,要避免使用语言、文学和形像。如果没有这个功夫,还要用语言、文字来自问自答话,那就表示:这个体究念佛人,功夫不够、定力不足,还不能够体究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