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菩萨从初地开始渐渐断除烦恼障习气种子,并且一分一分的断所知障中无始无明上烦恼,到了七地满心断除故意保留的最后一分思惑,烦恼障习气种子同时断尽;最后成为妙觉菩萨,示现受生人间,已经断尽了烦恼障一切习气,并且断尽所知障一切随眠,永断变易生无明,成就了大般涅盘、四智圆明,成就究竟佛果。----第21集佛陀是什么?正源老师开示 (原标题:菩萨修学成佛所必须 三摩地

2018-07-21

从此以后,第八识如来藏当中所含藏的一切法种,就都不再受新熏,因为已经究竟,所以永远不会再有变易了;这个时候变易生就断尽了,法无我智也究竟,这时候四智圆明,也具足了四种圆寂,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究竟成佛。这个时候第八识如来藏才真的叫作佛地真如无垢识。所以说,佛陀才是究竟的解脱者。-----《三乘菩提之三乘菩提概说第121集由三乘菩提架构得到的正确结论(上)》 三摩地

2018-07-21

 一切有情众生皆有第八识,以有分段生之染污种子及所造业种,及与所含前七识种子具有集藏分段生之集藏性(阿赖耶性),故名此第八识为阿赖耶识。闻受声闻解脱道而见道,以及其后之修道断除思惑,不复有阿赖耶性(不再有集藏分段生种之集藏性),成阿罗汉,其第八识改名为第九识——异熟识,亦名庵摩罗识,其实仍是第八识,唯改其名,不改其体。后闻佛说大菩提 三摩地

2018-07-21

所谓的苦圣谛,是说生苦、老苦、病苦、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这七种苦合起来而说,就是五阴炽盛苦,即是所谓的八苦,这是众生轮回于六道中所受的八种苦果。兹分述如下:一为生苦略有二义:一者生为众苦所逼——即在母胎之中,经过十个月的时间,内热煎煮,身形渐成,住在生脏的下面、熟脏的上面,夹压如狱,俱受种种不净物的逼迫。母啖一杯热食,灌 三摩地

2018-07-21

多少禅子为看话头功夫之难修而退缩,故不敢求明心见性;不免生流转、解脱无期;乃转修念佛法门,求生极乐净土,冀免轮回。聚居岛上之众多佛子,十余年来慈济众生,蔚成风气。然广植福德而缺慧业,不免偏于人天善法。复有一种佛子以数息打坐等定福修法误为修慧之法,不知此等皆是人天有为福善。若闻念佛三昧一词,便以为是净土门之修法;殊不知念佛三昧即是禅、即是净、即是密 三摩地

2018-07-20

为什么?因为念佛的时候,只要这个念头一出现,就会想:“唉呀!惭愧了。”所以就不犯邪淫业。还有一业:杀生,念佛时不会想到杀生,一定不会做,所以可以净身三业。那么口四业呢?绮语、妄语、两舌、还有一个叫恶口,也不会做。心里面念佛时不会破口大骂。如果习性很严重,骂出口了,第二句还没骂出时会想:“不对啊!?我在念佛,怎么骂人了?”渐渐的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不相信祂寿命无量的人会说:“唉!我还要活三十年吧,三十年后我了,弥陀世尊也不住世了,我还去做什么呢?”就不发愿往生了。所以必须相信弥陀世尊的寿命是无量的,叫做无量寿佛。弥陀世尊成佛以来,已经十劫了,将来还要住世无量无数劫,才会入灭,所以叫无量寿佛。另外我们要相信弥陀有四十八个大愿,相信了弥陀四愿的话,才能够接受有九品往生。不相信四愿 三摩地

2018-07-20

二、恶愿:如果有人奉祀鬼神的目的,在咒愿某人出车祸、家财散尽,或是眷属分离,乃至求神处罚一切异全部光,发这种愿谓之“恶愿”。三、许愿:有人祭祀三牲五牲纸钱,供奉鬼神、礼拜鬼神,希望保佑儿子今年考上台大,或希望末来不久能发大财,如果鬼神能满他的愿,就要为鬼神翻修庙宇、装贴金身等类。不伤害第三人,只求自己色身眷属平安或求名求利求权势而与鬼神 三摩地

2018-07-20

儒家就有一则父母提杖体罚的故事:“大杖则避,小杖则受”,因为父母一时气愤,以大杖打来,如果不躲避,可能打伤或打我们,事后将引起父母的伤心,所以要避。又像央掘摩罗,他的外道老师要报复他,怂恿他杀人:“如果将所杀一千人的手指头串成指蔓挂在身上,就可解脱。”他真的照做并且杀了九百九十九人,幸好遇到世尊得度,悟后并说“我从本以来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忆佛的念很强,想定下来,可是心里面佛号一直不断,觉得吵了,就会很讨厌。如果功夫真的好,佛号自然而然起不来,而心里仍然一直在想佛。这时心里会想:“糟糕,善知识讲过,佛号不能断。现在佛号起不来,怎么办?”心中起冲突,越来越紧张,然后就弄出毛病来。有定的知见,就知道这个时候是功夫好,定力现前了,佛号应当舍掉。为什么?四字洪名---阿弥陀佛, 三摩地

2018-07-20

因为在那里已经免除生轮回的苦难,所以叫横超三界。也借著弥陀世尊和两大菩萨的愿力,和他们各种应化身的度化,可以很稳定的修行,直到究竟解脱。《莲宗宝鉴》卷六里有一段话:“盖一切人力量有大小,机智有浅深,所以行业不等。上上根智人,直下自悟,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是弥陀,此则是如来无住无依最上乘境界,万中无一也。其未能顿悟之人,须是谛信净土,一心念 三摩地

2018-07-20

汝若出家,我等当。」大精进菩萨言:「我当方便令父母存,而我得出家。我从今日不食诸味,不升床座,不食酥油,不饮浆水。若善、若恶,口不言说,乃至得出家。」》……《于第六日断诸忆想,不起食,念如来应正偏知。》……《尔时,宅神于虚空中现大神力,而说颂曰》来赞叹菩萨,他说了一首颂很长,我们不细谈。这一首颂里面,大意是赞叹大精进菩萨, 三摩地

2018-07-20

经过两位大臣的劝阻,阿阇世王不杀文王,但禁止他人送食物给父王,企图要饿他。韦提希夫人,见自己丈夫被关、儿子不孝,所以常常盼望世尊救度。她常把面粉炒热,和水及酥蜜,贴在身上再穿上衣物去探监。到了牢中,将自己身上黏著的面剥下来,让频婆娑罗王吃。有时候,她身上挂著许多的璎珞,内装有果汁供养王夫。因此故,老国王很久仍未。阿阇世王就问卫兵:“为什么 三摩地

2018-07-20

如果能够观想成就的话,可以减除五百亿劫生之罪,一定可以生极乐世界,这个是在相上讲。然后接著话锋一转,讲到理上来,世尊说法,有事有理,初善、中善、后善。有时说法为适应众生根器而偏于事,但也会讲一些理。有的时候偏于理持,也会讲一些事修。现在就说这个花座想观察完成之后,接下来要想佛。想佛的时候,先要懂得一些知见,便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遍入一切 三摩地

2018-07-20

”然后示现学习各种世间学问,娶妻生子,见人间有生、老、病、,而于二月初八降魔,明星出时,见道成佛。二月初八日转,说法四十九年,于二月初八明星出时入涅槃---等(菩萨处胎经卷七),称为八相成道,以八相成道在人间示现,而后入灭,这是应身佛。因为世间众生得道因缘成熟了,所以在世间示现。一般人持名念佛感应所见的是化身佛。感应所见的化身佛,通常是八尺或一 三摩地

2018-07-20

一个念佛人,他进入到体究念佛的阶段以后,一心一意来体究“念佛是谁?”,或者体究“如何是归命无量寿佛?”,这样用思惟观的功夫,不停的在观照、思惟;一天、二天、一月、二月、乃至十年、廿年,等到他因缘成熟时,在一切活动之中,或者撞著、踢著、冷著、热著,乃至呢!有人耳朵痒著的时候,或是说他是在静中思惟观的时候,突然一念相应,“总之 三摩地

2018-07-20

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了无所得”,这个就是法身如来,就是真如。第二种如来为:“明极即如来”,也就是如来的报身。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灵明觉了至于究竟,这个是报身如来。(灵明觉了的心是一心三身的报身,不是法身、不是真心。)第三种如来为:“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这就是应化身的如来。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 三摩地

2018-07-20

分段生已断,烦恼障习气种子开始断除,兼断无始无明上烦恼。↓七地满心断除故意保留之最后一分思惑时,烦恼障所摄色、受、想三阴有漏习气种子同时断尽。二地:初地功德满足以后,再成就道种智一分而入二地;主修戒波罗蜜多及一切种智。满心位成就犹如光影现观,戒行自然清净。三地:二地满心再证道种智一分,故入三地。此地主修忍波罗蜜多及四禅八定、四无量心、五神通。 三摩地

2018-07-20

于此五浊之世,若有修定、参禅、修净土、乃至种种法门,欲求出离三界,解脱生,并回向救度众生出离三界,解脱生者,极为难能可贵;而修者多,成者少,多因缺乏正知正见及希求感应,以致觉观不断。此觉观心使念佛人或修禅习定者难得一心不乱,便成念佛修禅之障碍。以下由浅入深,略谈觉观,俾行者建立正确知见,在修学过程中,自知抉择,行者务请详阅思惟。念佛人因希求感应 三摩地

2018-07-20

因这世间的某些人,得度因缘成熟了,所以为这一大因缘而示现降神母胎,出生于迦毘罗卫国净饭王的王宫中,成为太子,成婚生子,出巡四门,睹生老病苦,发愿为度众生得脱诸苦而半夜出家。尽学外道法,又六年苦行,后知成佛不在身苦行,乃于沐浴受乳,恢复气力后,于菩提树下参究时,夜睹明星,大悟成佛。随即示现转、降外道、度众生,乃至示现老病而取涅乐--入于不生不灭之大般 三摩地

2018-07-20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