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而能导引我们与自己如来藏相遇最直接的法门,就是禅宗的明心见性、教外别传之法。接下来,要能明心见性的条件之一,佛说道:“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才能显露;佛性种子者,戒之实性;因见佛性而戒复全,即得成阿耨菩提。梵王当知,戒不内不外,即无漏性戒也,凡有心、情者,悉皆无不住此性戒。”──《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佛说到了:“一切众生都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因为这样的缘故,菩萨积极培养自己的福德,努力去做菩萨的六度万行,未来才有机会遇到真善知识,并跟随真善知识修学般若,并且在真善知识教导之下,得以破参明心,成为七住满心菩萨,乃至眼见佛性,成为十住满心菩萨。如是,菩萨依佛所教导的次第修学,渐次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阶位,最后得以成就大菩提果,成为佛陀。从上面分析可知:众生真正的长生不老药就是如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但从无始世来与无明心俱。痴暗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想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说彼法身名为众生。若如是众生中法身熏习而有力者。烦恼渐薄能厌世间求涅盘道。信归一实修六波罗蜜等一切菩提分法。名为菩萨。若如是菩萨中修行一切善法满足究竟得离无明睡者。转名为佛。当知如是众生菩萨佛等。但依世间假名言说故有差别。而法身之体毕竟平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各位菩萨,您是否听人说过,现在是末法时期,要开悟明心,证悟佛菩提非常的困难这样的话呢?然而现在真的是末法吗?什么叫作末法呢?是不是人间已经没有了呢?其实所谓末法的意思,是说众生的根器普遍越来越陋劣、福德浅薄、性障深重,多半不讲求实证,唯贪着于外境的攀缘。往往在法相的枝末上产生种种虚妄想,然后对这些虚妄想产生爱乐和执着,因为这样的缘故,所以称现在是末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所谓佛菩提道的宗通,就是大乘见道,也就是明心见性。明心就是找到第八识本体,是菩萨参禅的时候,用见闻觉知心往离见闻觉知的方向去找本来就离见闻觉知的第八识,于因缘成熟时,一念相应慧,找到了第八识。菩萨可以现前观察祂的运作,因而发起了般若智慧,并且可以现前观察祂所出生的蕴处界虚妄。眼见佛性是菩萨用一念慧相应,找到第八识的作用,祂不是见闻觉知,但不离见闻觉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妙在明心。心若洞明。前后际断。三只劫空。觅其空处。了不可得。如红炉上一点雪相似。到个里。生也生他不得。死也死他不得。既生死他不得。即无生死可出。亦无菩提可求。人与非人。性相平等。全体是个大解脱门。二六时中。受用转辘辘地。出生入死。不犯毫铓。或去或留。全超旷劫。所以道。一念普观无量劫。无去无来亦无住。如是了知三世事。超诸方便成十力。又道。生灭去来。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若分别性离尘无体。斯则前尘分别影事。尘非常住若变灭时。此心则同龟毛兔角。则汝法身同于断灭。其谁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难!若诸世界一切所有,其中乃至草叶缕(lǚ)结,诘(jié)其根元,咸有体性;纵令虚空亦有名貌,何况清净妙净明心、性一切心而自无体?若汝执吝分别觉观所了知性必为心者,此心即应离诸一切色香味触诸尘事业,别有全性。如汝今者承听我法,此则因声而有分别;纵灭一切见闻觉知,内守幽闲,犹为法尘分别影事。我非敕(chì)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兴慈悲,哀愍(mǐn)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同会:诸善男子!我常说言: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暗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jì)山河虚空大地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富楼那!又汝问言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疑水火性不相陵灭;又徵(zhēng)虚空及诸大地,俱遍法界,不合相容;富楼那!譬如虚空,体非群相,而不拒彼诸相发挥,所以者何?富楼那!彼太虚空,日照则明,云屯则暗,风摇则动,霁(jì)澄则清,气凝则浊,土积成霾(mái),水澄成映;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若彼所生,富楼那!且 | 三摩地 2018-07-21 |
![]() |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颠倒?阿难!由性明心,性明圆故,因明发性;性妄见生,从毕竟无,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无根本;本此无住,建立世界及诸众生;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将欲复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复,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转发生,生力发明,熏以成业,同业相感;因有感业,相灭相生,由是故有众生颠倒。阿难!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八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花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kū)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云何助因?阿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此皆不了妙觉明心,积妄发生,妄有三界,中间妄随。七趣沉溺补特伽罗,各从其类。复次阿难!是三界中复有四种阿修罗类。若于鬼道,以力成通入空,此阿修罗从卵而生,鬼趣所摄。若于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此阿修罗从胎而出,人趣所摄。有修罗王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此阿修罗因变化有,天趣所摄。阿难!别有一分下劣修罗,生大海心,沈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于自他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一者是人观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彼生灭者,真无常性。’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三者是人别观我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佛菩提,乃是菩萨觉悟成佛的法道,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而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而成就如幻观,因此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位百劫修集福 | 三摩地 2018-07-21 |
![]() |
是指:破参明心的菩萨,现前双照真心本来自在以及五蕴皆空,并转依真心无所得的体性,因而度了一切苦厄。继续讲解《心经》下一段: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说明如下:舍利子!色法空相不异于空性心,空性心不异于色法空相,色法就是空性心,空性心就是色法;色法既如是,受、想、行、识也是同样的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又譬如菩萨没有明心之前,没有找到真心,当然有所失,如今找到真心之所在,名为有所得;可是这个真心仍然是菩萨自己本有的东西,并不是菩萨另外找到一个原本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所以说,菩萨找到本有的真心,仍然是无所得。如果菩萨能够这样看待世间法的所有一切法,虽然在现象界有得有失,可是转依真心无所得的体性,仍然是无得无失,这样的无得无失,才是真正的无所得法。时间 | 三摩地 2018-07-21 |
![]() |
这样整整一百个大劫专修福德后,转入妙觉位,上生天上,于天上事先安排菩萨诞生人间,以成就自己未来成佛的因缘,并于因缘成熟时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上品妙观察智、上品平等性智、大圆镜智现前;夜睹明星眼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不仅识阴尽,而且成就四智圆明的究竟佛,完成第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并依初地前所发的十无尽愿,继续利乐有情无有穷尽。这个涅槃是 | 三摩地 2018-07-21 |
![]() |
复次,如彼所言:【【但《成唯识论》中却明示初地菩萨方才「见道」,而斯六、七二识方才「转识成智」,与萧老师建立实有极大出入!】】然而成论所说六七二识之转识成智者,其实始从「前真见道」之时,已经开始转生,已经开始出现,非不现行运转也!但却要待通达位之初地入地心中,方才下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未到通达位时,皆犹尚未满足下品二智,是故论说「前真见道位得根本 | 三摩地 2018-07-21 |
![]() |
也是菩萨经历五十二阶位才能成佛的法道,始从十信位对佛开示产生信心,乃至具足信心,因而十信位转入十住位,开始在外门修菩萨六度万行;经历七住明心,开始在内门修菩萨的六度万行,以及十住眼见佛性—眼见自己的身心与山河大地虚妄的如幻观,因此十住位,依序转入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修行;于十地后转入等觉位,于等觉位百劫修集福德,为了成就菩萨的三十二大人相、 | 三摩地 2018-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