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因果  观世音菩萨  八正道  如来藏  楞严经  烧纸  明心  成佛之道  五戒  心经 
关键词
*** 默认“全文”搜索“标题”搜索 请点我。
 
帖子标题 作者
】有智之人,当速远离一念不生、离念灵知境界,依大慧看话头之方法参之,久后始有悟缘也!彼时岂不畅快平生?本章总结:欲求明心之人,应以看话头之禅法修之为佳,默照禅之行法极易落入定境中,难脱离念灵知意识境界,实难明心明心之理,实以看话头之禅法而在行住坐卧之中参究最为易悟;是故平实此世虽在静坐中悟入,其实只是舍弃此世误我之师所说邪见,经由体究而发起往世所 三摩地

2018-07-21

实证根本心——第八识阿赖耶识(如来藏)就是禅宗的开悟明心。佛教以外的人都不曾听说过阿赖耶识的名词,更不要说去实证祂、去体验祂的运作了。通常人们感觉到的心只有一个,也就是见闻觉知、能分析思考的心,称为意识。意识具有一种功能——证自证分,能反观自身的存在,狭义来说,第七识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都没有证自证分,故在人熟睡无梦的时候,末 三摩地

2018-07-21

如果众生能够如实看见,自他有情没有觉观、本性清净的真实心,他就是证悟明心的菩萨,亦名如法安住清净心的菩萨。从这里可以了知,这个真实心没有觉观,也没有能所,不在六尘分别,如果菩萨能够这样现观,才是如法安住的菩萨,亦名证悟明心的真实义菩萨。从上面说明可知,一切有情真心的识大,本身离见闻觉知,没有众生所了知的见闻觉知的体性存在,所以不会对六尘起分别。会分 三摩地

2018-07-21

欝头蓝弗因为是以定为禅,,这一边的禅当然不是指一般所谓的四禅八定,以定为禅的禅;这个禅应该是指禅宗的禅,是指一个真如心的实证,是禅宗的明心,是禅宗的证得这个涅槃心,而依之修行而能够步步的增上。所谓的涅槃心易晓,差别智难明。欝头蓝弗因为是石头压草,没有真实断身见、我见,没有真实断贪瞋痴,他虽然证得了非想非非想定,可是很不幸的,他这一世现下还在非想非非 三摩地

2018-07-21

那这个心,即使上至拈花微笑的迦叶尊者,一直到菩提达摩等诸大禅宗的祖师,都是亲自证验这个如来藏;乃至于近世的广钦老和尚、乃至于我会中诸开悟明心的同修,都亲自证验了这个如来藏、都亲自的证明了这个如来藏的存在。其实这个如来藏就算是三界六道的众生,他也是本自具足的啊!三界六道的众生——不管是天道的众生、乃至于饿鬼道的众生、乃至于畜生道的众生、乃至 三摩地

2018-07-21

等觉菩萨在百劫于一切所知境中,断除所知障中极微细执着愚痴,及修集福德满足已,成最后身菩萨,住兜率天观察世间时节因缘;众生法缘若熟时,即降神母胎,人间受生,隐其威德神力,现如凡夫,方便善巧示现出家修行,终于菩提树下明心,大圆镜智及上品妙观察智平等性智现前,确定必将成佛;复于夜后分,曙光将显,明星出时,睹见明星而见佛性,成所作智现前,圆成佛道。人间舍寿 三摩地

2018-07-21

于等觉位百劫修相好,无一时非舍身时,无一处非舍命处,不管与生命有关的内财,或者与财物、眷属等有关的外财,统统布施出去,为了成就自己的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这样百劫累积福德圆满上升天上,在天上观察人间因缘成熟诞生人间,于菩提座下一手按地明心,夜睹明星而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这就是宗通具足圆满的部分。阿弥陀佛!-----《三乘菩提之宗通与说通第006集总 三摩地

2018-07-21

但这个自性清净心而有染污虽然如是难知难解,连大阿罗汉都无法证解,而这种般若境界却只是禅宗初悟明心的菩萨们所知,但明心悟后的禅宗菩萨们,却对上面所举的少数问题都仍无所知,还得要仰仗大善知识的悟后指导,才有可能渐次观察证实之。由此看来,以佛学的学术研究而想要证知佛法的密意,是难过肉身登天的。所以,一个懂得依自性清净心──阿赖耶识──如理作意的人,一定常 三摩地

2018-07-21

3,第八识阿赖耶识:此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禅宗开悟明心之内容,又名:心、识、如、我、真我、真如、如来、法身、涅槃、本际、异熟、阿陀那、种子识、如来藏、所知依、非心心、不念心、菩萨心、无住心、异熟识、无垢识、庵摩罗识、无心相心、等如是多名皆同一识。所谓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这个心这个识,就是阿赖耶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本。阿赖耶本 三摩地

2018-07-21

此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禅宗开悟明心之内容,又名:心、识、如、我、真我、真如、如来、法身、涅槃、本际、异熟、阿陀那、种子识、如来藏、所知依、非心心、不念心、菩萨心、无住心、异熟识、无垢识、庵摩罗识、无心相心、等如是多名皆同一识。所谓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这个心这个识,就是阿赖耶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如来藏)是一切法的根本。阿赖耶本心是真正的主人,它能 三摩地

2018-07-21

次则加行位,外门广修六度万行,至六住位修学般若及作断除我见之加行;我见确实断除以后,在此加行位之末,彼悟入唯识性故悟入三性(依他起、遍计执、圆成实性),此即禅宗之破参明心,即是实相般若之总相智,大乘别教真见道位也;未来进入极喜地,及进入唯识相与唯识行之所需功德,即此见道也。弥勒菩萨《瑜伽师地论》云:已入于地,得见道已,入于唯识。即是此真见道也。此谓 三摩地

2018-07-21

佛地的无垢识真如,就是因地的第八识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所以在明心开悟以后,还要继续悟后起修,要断尽一切烦恼障与所知障;在断尽这二障随眠以后,所转的名称本来就是同一个第八识心体,只是在不同的修证阶段把祂施设为不同的名称。因此,我们不可以外于阿赖耶识心体而说另外有真如可修可证,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就是异熟识。第八识心体在还没有究竟断尽烦恼障与 三摩地

2018-07-21

由是缘故,说证得第八识者,由有根本无分别智故,即能发起下品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之初分,即能渐次提升下品妙观察智与平等性智,经由修诸胜行而渐次引发後得无分别智,若至初地之入地心时,则能具足下品二智;既然下品妙观察智及平等性智等根本无分别智,以及部分後得无分别智,都是由亲证阿赖耶识心体所在,於现观心体的真如法性时所生起,当知初明心之时即是大乘真见道位之菩 三摩地

2018-07-21

明心的人断了三缚结,见性以后,殷勤的舍除贪、瞋、痴以后再配合悟后的思惟修,以及见性的体验,然后继续修学后得智——差别智,而得到牢关的解悟,在因缘具足以后,体验牢关境界,称之为破牢关。那么这个破牢关的人,或者进入三果向,或者还在二果之中,又或者断五下分结进入三果位乃至四果,并不一定。为什么会不一定?因为破牢关,配合他本身过去的习性,配合他今 admin

2018-07-21

因此禅三明心回来的人,他本身原来习性很重的人,现在仍然还会习性重,这是正常的;见性回来的人,当他的禅悦期间过了以后,习性还是会有一部份又恢复了,这也是正常的,因为都还是习种性的菩萨嘛!习种性的第二个部分就是说,他还要熏习很多的法,也就是还得要熏习很多的相见道位所应修的般若别相智,以及熏习入地所必须有的道种智,还要熏习很多的法义,所以也叫做习种性。这 admin

2018-07-21

这不是明心时看见如来藏具有能使人成佛的自性,更不是指眼识的能见之性。佛说诸菩萨所证的佛性有四种层次:凡夫菩萨所知道的佛性、未入地的十住菩萨所证的佛性、已入地菩萨所随顺的佛性、诸佛所运作的佛性。本书所说的见性──眼见佛性,乃是指十住菩萨以肉眼看见佛性。以下将针对末学所知,略说佛性的本质。凡夫所知道的佛性是识阴六识的自性──能见之性、能闻之性、能嗅之性 admin

2018-07-21

 悟有深浅,智有广狭,所以禅宗设有三关:破初参明心,过重关眼见佛性,破牢关成慧解脱而证尽智。 错悟之人不证实相本际,不能眼见佛性,不得涅盘尽智,而执坛经之方便说,每谓:“一悟即至佛地,明心证悟已,则同释迦佛,故悟后不必修行。”便否定禅宗之三关。 若人言悟后必须修行,彼则加以破斥,并谓人曰:“主张悟后起修者,皆是未悟之人。& admin

2018-07-21

悟有深浅,智有广狭,所以禅宗设有三关:破初参明心,过重关眼见佛性,破牢关成慧解脱而证尽智。错悟之人不证实相本际,不能眼见佛性,不得涅盘尽智,而执坛经之方便说,每谓:“一悟即至佛地,明心证悟已,则同释迦佛,故悟后不必修行。”便否定禅宗之三关。若人言悟后必须修行,彼则加以破斥,并谓人曰:“主张悟后起修者,皆是未悟之人。”如是邪见之人 admin

2018-07-21

譬如,上品中生者往生极乐后,在莲花中“经宿即开”,相当于娑婆世界的半个大劫,花开以后闻佛菩萨说法,七天以后证位不退(七住位开悟明心),过一小劫才得无生法忍而进入初地,时间很久。上品下生的人住莲花中,一日一夜花开,七天才能见佛,经三小劫才能证入初地得无生法忍,时间更久。中品下生,往生七天后,才能见到观世音与大势至菩萨,闻法以后证得初果,一小 admin

2018-07-21

如今各大道场异口同声说:“萧平实所弘扬的明心是证如来藏,与我们各大道场所证的‘离念灵知、放下一切烦恼的觉知心’都不一样。”这已显示各大山头所弘扬的实证内容都是意识,而不是天童宏智正觉与径山大慧宗杲所悟的如来藏。有智之人由此即可了知各大道场的所悟同样都落入意识中,与常见外道的落处并无不同。差异之处只是常见外道们不用佛法名相来弘扬, admin

2018-07-21

相关搜索
您是不是在找?
今日排行
本周排行
本月排行
网站首页  |  弘法利生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三摩地  |  虚幻之相,开谢不停  |  网站地图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鄂ICP备20210199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