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子标题 | 作者 | |
---|---|---|
![]() |
另外有的人,他心目中有一个想法,他说:实际上,我做人也不是坏人啊,其实我算起来还算是个好人呢!我看到有穷苦的人,我在街头那边就会布施给他一点钱啊!我看到人家很痛苦的时候,我也跟着掉眼泪啊!我又不是十恶不赦的坏人,为什么你佛法一定要我来学佛呢?这样的话,听起来好象也有一分道理,但实际上我们检讨来说,真的是如此吗?我们平常对于看不惯的事情,没有办法接受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此,西谚中的那句:每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也就有据可寻了。14、牙痛和茶茶对身体健康有益处已经众所周知,最近科学家又发现了茶叶的另外一个优点,即:茶叶有保护牙齿的作用。茶水中含有丰富的氟和茶多酚等成分,可以达到防龋固齿的功效。因此,饭后用茶水漱口可以保持口腔卫生。另外,茶叶中的糖,果胶等成分与唾液发生化学反应滋润了口腔的同时,还增强了口腔的自洁能力。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他想,以后我做善事做善业,然后得到善果,我就生到天上就好啦!那我为什么要学佛呢?他想你说的自我能够庄严,能够知道这生死的道理,可是我在生死中,我一样非常的快乐啊!我一样有天人的、美妙的世间可以去拥有,即使那是未来,但我还是可以享受这一切。可是佛法在说明的一件事情是假设你可以到天上去,过着快乐无忧的日子,这确实是快乐而没有忧愁,你不用担心会有衣服、饮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筠州洞山悟本禅师语录》卷一)当然这里面就有更深一层的意涵,不过我们现在不讲这个部分;只举说红尘一词,已经被广泛被佛门里面所使用,然后作为引导,跟后面所要说明的佛法义理,来作一个联结。(原标题:步步踏红尘通身无影像)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当他真诚地发了说,愿意生生世世来到世间利乐有情的同时,又由于亲证这个本来就无我的如来藏,世世随分转依之后,一样也有解脱的功德受用,也就是说,他在入世的同时,同时有出世的功德受用;这个时候我倒是要请教看官说:那这种状况您到底要说是入世还是出世呢?所以说,假如一定要在佛法上说厌世、出世的话,应当是说,学人已经了解五欲的贪着就是生死苦恼的根源,所以想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怎么可能不吃饭,以禅悦为食?那不会饿死吗?世间的人常常生气时,骂人说:喝西北风去吧!难道色界天不吃饭,靠类似于西北风一样的那种没有质感的东西生存?不可思议!由此而又衍生出一个问题,我们在吃什么?简单的认知是,我们有两种食物,物质食粮和精神食粮。物质食粮很好理解,只要不吃,就会挨饿,就一定会被饿死。所以,保命的东西是最珍贵的,彼此间唇亡齿寒的联系。可 | 三摩地 2018-07-23 |
![]() |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此部经称为轮转五道,意思就是指我们众生时常在五道中轮转。一般来说我们常听到六道轮回、或五道轮回,其实是一样的,只是分类不同而已。五道就是天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而六道是加了阿修罗道,因为阿修罗道遍布在五道中,因此也可以称为五道轮转。《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的白话翻译如下:我阿难是这么听佛说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在《铁城泥犁经》里面:【佛言:我见天下人不孝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畏县官禁戒、不畏今世后世者,不惊不恐,如是曹人死即入泥犁,与阎罗王相见,即去善归恶。泥犁卒名曰旁,旁即将人前至阎罗所,泥犁旁言:‘此人于世间为人时不孝父母、不事沙门道人、不敬长老、不布施、不畏今世后世、不畏县官,阎罗处此人过罪!’阎罗即呼人前对,阎罗言:‘汝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应当知道的是,各个宗派都不应当独立的立宗,应当回归于一佛乘的全面修证,应当依世尊的六度方便,先修福德,同时熏习正知正见,以期证法,然后才能够深入。(原标题:如何看待佛门中的宗派问题?)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我们每一个人一辈子都为了赚钱养家活口,为了准备退休金而努力赚钱。古德云:人人知道有来年,个个尽种来年谷;人人知道有来生,何不修取来生福?人为了明年、后年、晚年的生活都会努力存钱了,何况是未来世,更应该也要努力准备自己的福报。所以布施就像在投资一样,是为了修集未来世的福德;布施也像种田播种一样,果报收割是在未来世。现在多布施,未来世就能远离贫穷;就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这家喻户晓的一段话就是在说明因果昭昭不爽,因为佛道的基础在于相信有三世轮回、因果业报,如此我们所作的一切修行才会功不唐捐,因为我们所作的业都会被带到未来世去。众生会有生死轮回、因果业报,代表我们在生死轮回中,一定有个永远不灭的主体,把我们的身口意所造的业从上一世带到这一世来,再从这一世带到未来世;而我们身体和意识心在死亡时都毁坏了,所以这一世出生的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可是,今天我们希望说,纯粹依佛法上的义理,乃至可以兼顾表相上的摄受众生,以及住持佛法的角度上,来作说明跟讨论。出家这个词,一向兼具有出世俗家与出三界家的意涵。而出世俗家是在外相上剃头、着染衣,当然这个染衣是指坏色衣,而不是光鲜亮丽的衣服。因为,先要有一个出离种种三界烦恼的表相上的示现,所以进一步才能够除去三界的烦恼;那这个部分初步的是要指证解脱果,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常常看到有一种人,嘴里面讲的说我要解脱,我要学佛,然后就到处去赶场,哪里有、有拜忏、有讲经就去啊;可是听完了,拜忏完了回家,照样是妄想一大堆,照样是跟一般人一样,喜欢发脾气,喜欢贪求五欲的享受,那这样子想参禅就很难。那想要参禅,首先就要亲近真悟得如来藏的善知识,闻熏正确的知见;由善知识的教导,次第增进无相念佛的功夫,来修习动中定力;有了这种动中 | 三摩地 2018-07-23 |
![]() |
而其中很多的目的,我们简略来说常见的几个目的——第一个目的,乃是要让行者起信,能够继续进步,但是却不是让众生要执著这个瑞相。因此,加持有些人见到瑞相的目的,不外乎就是让这个行者能够生起信心,成就信力;对于三宝的信心生起的缘故,对于佛法僧三宝生起信乐,对于自己能够产生足够的信力;所以,诸佛菩萨偶尔会现起一些特殊的境界,让某些众生遇到;但是不 | 三摩地 2018-07-23 |
![]() |
由世尊在这部经中的说明我们可以知道,第一义谛的究竟法宝指的还是有情众生的本心如来藏。世尊所开示的三乘经典中,都是同一种说法,只是应听法者的因缘方便,用不同的名相来说明祂的体性;因为第一义谛真理只会有一个,不会有互相矛盾的两种以上的说法,佛说「诸法无二、法界无二」,就是在说明这个道理。因为一切诸法都是由如来藏所出生,因此如来藏能够摄持一切诸法,所以我 | 三摩地 2018-07-23 |
![]() |
因爲打坐而没有把我见断除,所以会追求境界法,追求三界有爲有漏的这些境界法,那个时候因爲追求境界法,所以会产生很多很多的后遗症;如果您能够把我见断除了,这时候鬼神魔的阻碍干扰才会降到最低。但是,外面一般的道场,他们无法断除我见,他们的禅定,说实在的,也没有证得;但是他却将修定的方法当作是学佛,所以他们很容易遇到鬼神魔的干扰。而鬼神魔来的时候,他往往化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我们得到好对象时也会跟对方说:能与你当夫妻是我上辈子修来的福气!俗话说:七世夫妻。或愿生生世世结为眷属。因此中国人是相信有三世轮回的,在古印度也是如此深信著,所以佛陀在两千五百年前降生于印度修行成佛,后来佛法又传到了大中华地区而发扬光大。佛陀是一切智者,有的大神通和大智慧,能在一念之间就了知我们所有众生过去世的所有事情,而许多有宿命通的大菩萨或大阿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首先我们看一下大小乘的差别。在《大智度论》第二十六卷,龙树菩萨提到说,佛法有二道:一个是声闻道,一个是佛道。那这个部分跟平实导师所说的佛法二主要道——解脱道跟佛菩提道,其实是异曲同工的。也许有的人会说:那平实导师所说的佛法二主要道中的佛菩提道,跟龙树菩萨讲的佛道是一样的,这个我们可以接受;可是另外一个部分的解脱道,就跟龙树菩萨所说的声闻道 | 三摩地 2018-07-23 |
![]() |
那么到底这个佛教相信阎罗王的题目,我们可以进一步去思维什么事情?或者是说,我们来想想看说,佛为什么要为我们宣说阎罗王这一位有情?可是再进一步思维之前,我们得先要了解一下,阎罗王在这个世间到底是扮演什么角色。而经典中提到阎罗王这个角色,又是怎么说的呢?先看《长阿含经》第十九卷里面的记载:【佛告比丘:阎浮提南大金刚山内,有阎罗王宫,王所治处纵广六千由旬 | 三摩地 2018-07-23 |
![]() |
慈童女又问:我是作了什么福德与罪业而有此报?狱卒答:你以前在阎浮提时,每日以二钱供养老母,因此可以到达琉璃城,而有四玉女、四如意珠等福报可以享受。后来每日以四钱供养老母,因此可以到达颇梨城,而有八玉女、八如意珠等福报可以享受。后来每日以八钱供养老母,因此可以到达白银城,而有十六玉女、十六如意珠等福报可以享受。后来每日以十六钱供养老母,因此可以到达黄 | 三摩地 2018-07-23 |